蔡英文当局推动新南向政策成效不彰

蔡英文当局推动新南向政策成效不彰

潘锡堂

蔡英文当局推动新南向政策成效不彰
蔡英文当局推动新南向政策成效不彰

为了降低台湾对大陆的经贸依赖,蔡英文上台以来力推新南向政策,作为扭转台商西进的关键计划。诸如今年起台湾对泰国民众来台试办免签证一年半,但日前曾传出泰国自10月起欲加收台湾民众赴泰旅游签证费、后因台湾旅游协会抗议并抵制才使泰方仍维持现有收费。惟此事已引发各界对蔡当局新南向政策成效的质疑。

新南向政策是蔡当局对外政策的重中之重,然而推动该政策2年多以来,绩效仍乏善可陈。如去年“520”,亚洲台商联合总会会长李天柒直陈蔡当局对东南亚各国的联络窗口应赶快落实。今年7月底,全台工总发表白皮书,其理事长王文渊指出,新南向政策“欠缺有效或是具体措施”。若对照不久前台湾“经济部”投审会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台湾与新南向国家双向投资反而比去年同期减少。王文渊以企业家的观察切入,可谓一针见血。

事实上,拓展东南亚市场并非源自蔡当局,早在李登辉时期即已推动南向政策;马英九时期,台湾当局及台商也积极进军东南亚市场。实在蔡当局推动新南向政策之前,台湾对东盟的经贸关系已快速发展。

蔡英文当局推动新南向政策成效不彰

即使蔡英文持续唱衰大陆市场,但台湾对大陆的出口依存度不减反增。

然而,蔡英文上台2年多来的新南向,台湾与东盟的经贸、投资反而每况愈下。据台湾“经济部”投审会的资料,今年上半年核准新南向政策国家来台投资金额比去年同期减少近22%,而台湾对新南向国家投资更减少31.2%,堪称大幅倒退与缩水。此外,台湾在东盟5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的贸易总额比重也仅止于打平。根据台湾“经济部国贸局”的统计,2014-2017年,台湾在东盟5国的贸易总额比重依次为4.31%、4.39%、4.31%、4.33%,而今年1-8月已降至4.17%。由此可见,蔡当局新南向政策所发挥的功能实在微不足道。

再进一步言,蔡当局新南向政策之主旨在于遏制台商大幅西进,然而2年多来却适得其反。今年上半年台湾对大陆与港澳的出口成长14.2%,高于台湾总体出口成长率的10.9%,并占台湾出口总额的41%,创8年来新高。可见即使蔡英文持续唱衰大陆市场,但台湾对大陆的出口依存度不减反增。而蔡当局热切期盼的东盟市场出口占比却从2016年的18.5%,下滑至今年上半年的17.7%,等于2年多的全力投入都付诸流水。

不可思议的是,蔡当局为了拼新南向的业绩,不惜全体总动员,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例如单向开放很多东南亚国家免签来台,却非但挽救不了境外来台旅游萎缩的困境,反而造成台湾治安更加败坏。根据台“监察院”调查报告指出,自开放泰国来台免签后14个月间,该国来台从事非法色情活动的人数明显增多,泰人在台犯罪人数升高3成,严重影响台湾社会的治安。

蔡英文当局推动新南向政策成效不彰

今年上半年台湾对大陆与港澳的出口成长14.2%,高于台湾总体出口成长率的10.9%,并占台湾出口总额的41%,创8年来新高。

此外,蔡当局认为印尼与印度是新南向政策的“双蛋黄区”,也投入相对多的资金与人力。但明年印尼总统大选,“伊斯兰因素”恐更发酵,所产生的政治风险将给印尼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可见印尼的经商环境未臻理想,蔡当局若要扩大投资恐面临极大风险。至于印度,其总理莫迪今年4月访问大陆,与习近平主席进行数回合会谈,中印已展开密切的政经军的交流与合作。蔡当局意图在新南向的“双蛋黄区”获得较大进展,恐难上加难,更何况东盟与南亚其他国家均和大陆维持紧密良好的关系,台方想突破之难度亦大。

总之,蔡当局若要拓展新南向的经贸,则帮助台商创造与他国公平竞争的环境,恐是其当务之急。对此,在各国均加速推动签署多边贸易协议之际,蔡当局也想尽速参与以东盟国家为主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议”(RCEP)及日本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步协议”(CPTPP)(包括星、马、越等国),后者更是台湾发展新南向时必须争取加入的经贸协议。但由于两岸关系紧绷,台湾很难顺利参与这两个协议。可见唯有改善两岸关系,才有利台湾参与此两协议,也将有助于台湾推动新南向政策。

(作者系台湾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教授)

长按识别二维码更多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