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港IPO的映客,最應該感謝這幫北上廣深「多金女」

赴港IPO的映客,最應該感謝這幫北上廣深“多金女”

映客即將IPO

“你醜你先睡,我美我直播。”這句出自映客的簡單粗暴的話,一度刷爆中國人的朋友圈。

這股直播風潮的締造者,如今終於等到了 IPO。6月27日,湖南人奉佑生和他的映客團隊,在香港開啟了全球路演。

赴港IPO的映客,最應該感謝這幫北上廣深“多金女”

映客IPO路演

這臺“賺錢機器”,終於笑到最後

創業三年,年年盈利,去年經調整淨利7.91億。賺錢速度,讓映客的IPO並不令人意外。

錯失了阿里之後,港股打開了同股不同權的大門,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港交所正在以最耀眼的速度成為中國新經濟的收割機。

小米、美團大眾、映客……

中國移動互聯網的黃金時代收割者,加上巨無霸騰訊——中國互聯網經濟最大的受益者加持,港股看起來成為最大贏家。

密集衝刺港股的小米、美團大眾和映客,都有一個共同點——殘酷市場大戰笑到最後的人。

“千機大戰”,“千團大戰”,“千播大戰”……目前的直播和短視頻平臺,均是從殘酷的市場競爭中存活下來的紅利收割者。

不過,和另外兩家最大的區別是,映客不僅活下來了,而且從創立第一年起,就實現盈利。

到2017年結束的時候,這家公司總共融資不過4個多億,但此時,映客擁有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已經高達21.8億。

平臺經濟的魔力

就像我們去年在後廠村來信的第一篇觀察裡所述的,直播不只是一種公司形態,正在崛起為像遊戲、廣告、會員收入一樣的互聯網經濟支柱。

赴港IPO的映客,最應該感謝這幫北上廣深“多金女”

映客應付款週轉天數

赴港IPO的映客,最應該感謝這幫北上廣深“多金女”

映客應收款週轉天數

映客的現金流到底怎麼樣?

除了公司賬面擁有的錢,這家公司的“應收賬款週轉天數不到4天”,“應付賬款週轉天數接近90天”。

這個簡單的數字,展現出這家公司在其產業鏈條上的絕對強勢地位。

相比起傳統公司幾乎相反的週轉表現,映客幾乎是互聯網時代平臺經濟的完美闡釋。

百萬主播大軍

讓我們換個說法。映客的這兩個數字,分別反映的是下游用戶的付費熱情,和映客對上游主播的談判力。

赴港IPO的映客,最應該感謝這幫北上廣深“多金女”

映客活躍主播數量

去年映客平均每個月擁有252萬活躍主播,在直播最高峰的2016年,每個月有500萬活躍主播。即使在受到春節檔、抖音爆發影響的今年第一季度,每個月仍然有近百萬主播,而這僅僅是在映客一個平臺上。

換句話說,僅僅映客一個平臺的主播數,就比全中國一年的全部網吧從業人員都多。

主播這個職業為什麼有這麼大魅力?

映客的招股說明書透露了其中部分秘密:去年映客最賺錢的主播,從映客平臺獲得了2200萬收入。

赴港IPO的映客,最應該感謝這幫北上廣深“多金女”

映客前五大主播成本

平臺前五的主播,分走了6400萬人民幣。當然,這5個主播,在這一年給映客創造了一個億的收入。

依靠顏值,才華和勤奮,一個最普通的年輕人,有機會年入千萬,並且受到粉絲追捧,擁有巨大的成就感。

這是一個比買六合彩更可靠的走上人生巔峰的選擇。

這樣的選擇,每個月吸引了數百萬人在映客的平臺上嘗試。

“直面”抖音

這些渴望成功的年輕人,不會放棄任何一個走上人生巔峰的機會。

所以抖音和短視頻同樣是一個挑戰。在今年的第一季度,映客的月平均活躍主播數的下滑,一方面是受春節檔的影響,直播間裡洋氣夢幻的主播們紛紛回到了小鎮鄉間,另一方面或許也不少開始去嘗試抖音的小視頻。

但是在這些草根的內容創業者群體裡,一直存在著所謂的30小時法則——他們樂於嘗試任何新的能給自己帶來回報的平臺,因此當新的機會到來,他們願意花上30個小時,相當於連續一個月,每天一個小時的時間去投入嘗試,但當他們發現沒有獲得新的回報時,便會回到他們最熟悉和離錢更近的平臺上去。

對抖音的好消息是,這些內容創作者會帶著希望而來,壞消息是,他們可能會帶著失望離開。特別是,在抖音失去了微信、QQ這個去中心化的社交流量入口之後,為了保證下游觀看用戶的體驗,可能不得不將頭部內容的推薦權重提升,依靠頭部內容來留住用戶習慣。

這意味著,留給這些懷抱夢想而來的新創作者們的流量幾近乾涸。

捫心自問,你在抖音裡刷到的小視頻裡,還看得見幾條點贊數在萬以下的?

所以我們大可預測,映客在今年第一季度經歷的主播數下滑趨勢,會在今年內停止並回升。

畢竟,在抖音之前,快手早就已經覆蓋過更多的小視頻用戶了,事實證明,不論是快手還是陌陌,做過多少視頻社交,最後還是不得不承認,直播是最直接最完美的變現之路。

“重倉”95後和頭部內容

對映客的另一個好消息是,直播內容是一個屬於年輕人的遊戲。

赴港IPO的映客,最應該感謝這幫北上廣深“多金女”

映客用戶分佈結構

看看“映客人口”的分佈,村長不得不低頭:我們看不懂映客,因為我們老了。

上次被這樣提醒,是狂卷3億用戶的拼多多黃崢告訴我們,你們不懂五環外的人群和世界。

看不懂不是病,拒絕看懂或許才是老了的標誌。

這些年輕人想和他們的偶像是同齡人,想和他們更實時、更親密、更直接的互動,而不是聽“過時”的KOL和大佬們高談闊論。

2017年的映客,貢獻出一組數字:127億次觀看瀏覽,78億條互動,2億次社交分享。

我們只看見了一個百億級的流量平臺,沒看見,這組數字裡最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映客年輕人們,每1.6次瀏覽觀看就會產生1條互動信息,每60個瀏覽就會產生1次社交分享。

赴港IPO的映客,最應該感謝這幫北上廣深“多金女”

映客商業模式

想想我們微信訂閱號一代的數據吧。平均的打開率都不到4%,更別說分享和互動了。

強烈幾個數量級的互動,是映客成功的邏輯。也是B站“無彈幕不視頻”的成功邏輯。

有意思的是,最懂年輕人的B站,就是映客這次港股IPO的基石投資者。

世界是我們的,但歸根到底,世界是他們的。

另一個不能被忽視的數據是,內容產業註定的頭部效應。這不僅僅是二八法則,甚至是1:99的法則。

所以我們看到,即使在今年第一季度,映客的活躍主播數受影響明顯下滑,但是觀看人數不僅沒有下降,反而出現了上升,而且這個季度的收入還同比上升了。

赴港IPO的映客,最應該感謝這幫北上廣深“多金女”

映客直播間對戰

因為絕大部分的流量和收益,都來自頭部主播和直播間,和經濟價值最高的那部分用戶。

在爭奪這部分用戶的戰場上,映客從來沒有輸過。

根據沙利文的調查,映客57.4%的註冊用戶在中國的一二線城市,46.5%是女性,35%的用戶月收入過萬。

簡單的說,一線城市月入過萬的年輕人們尤其是女性,撐起了映客奇蹟。

“下沉”,並佔領心智

一線城市月入過萬,這個用戶畫像代表了映客的昨天,但另一方面也暗示了這家公司未來的潛在方向。

這個國家,精神生活最貧瘠的地方並不是一線城市,而是在廣闊的內陸城市。

依靠從沿海走向內陸的足跡,微博重回巔峰,抖音力戰快手,可以預見同樣的選擇,遲早會擺在映客決策層的桌上。

因為精神娛樂這個市場上,農村包圍城市是一條最難的道路,快手已經證明了這一點,而從北上廣深把時髦玩法滲透進低線級城市,卻有著大把的成功案例。

而在向二三四線城市擴散的道路上,傳統高舉高打的互聯網渠道滲透,或許不如更有效的地面部隊。

在映客這次的基石投資者裡,將下一場決戰放在城市下沉的分眾傳媒,或許可以和映客形成有效的線上線下合力。

儘管直播作為搖錢樹,賺錢太容易使得這家公司在短期內,並沒有巨大動力開拓其他盈利模式,但是在其極度年輕化、高強度互動的用戶流量池裡,潛藏著無數品牌夢寐以求的東西:下一代消費者心智。

赴港IPO的映客,最應該感謝這幫北上廣深“多金女”

映客直播間

但是如何找到打開這個沉睡金礦的正確姿勢,似乎不會是傳統的展示和效果廣告樣式,唯有寄望於映客團隊,加上股東序列裡的B站、分眾、騰訊、宣亞這樣的聯合戰隊,去耐心尋找和嘗試。

主動低估?

相比起映客驚人的盈利和港股IPO的平均PE倍數來說,奉佑生和他的上市團隊選擇了一個相對安全和保守的估值。

去年近8億利潤,據預測今年利潤或超10億,而這次IPO募資,映客最高估值105億港元,摺合人民幣88億元左右,PE倍數不過10餘倍。相比起同行虎牙,以及港股科技股的平均市盈率,都顯著偏低一個數量級。

一方面由於直播行業整體已經度過爆發期,另一方面或許受到近期小米等大宗IPO,以及市場資金面緊張影響。

但這背後也透露出奉佑生的野心,映客似乎希望參照虎牙的增值之路——虎牙擬IPO時約人民幣160.35億元到184.43億元之間的估值,而如今市值已經超過400億。

包括平安好醫生、閱文等內地科技股在港股的低迷,在一定程度上,與其IPO時定價較高,透支了未來預期有關,而較低的IPO估值,會給投資人留下更大的未來增值空間。

加上這次IPO的募資金額,映客手中的可支配資金將在40億人民幣量級,這幾乎是其謀求估值的近一半。也就是說,映客手裡的現金足夠充裕,上市後,映客手裡的現金,或將比這家公司IPO新發行股票的全部市值還高得多。

(文/後廠村來信,本文觀點不代表鈦媒體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