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之外,今日頭條、美團、京東等巨頭加碼B端業務


BAT之外,今日頭條、美團、京東等巨頭加碼B端業務

作者 | 王虎斌

B2B內參(ID:b2bnc1)原創首發 轉發引用請註明作者及來源

▼▼▼

“中國to C的公司都很牛逼,to B的公司居然找不到,或者說有活著的,但是活得很慘。”美團點評高級副總裁王慧文在一次內部演講中感嘆道。

有這種感嘆的不止王慧文。在一次晚宴上,GE(通用電氣)中國公司CEO段小纓對IDG資本創始人熊曉鴿提了一個問題:

“中國有很多偉大的公司和巨型國企,為何沒出現為企業提供服務的大公司,尤其是提供軟件服務的大公司?”

王慧文所說的“中國to B企業活得很慘”,以及段小纓的疑問都是顯而易見的。

中國的Oracle遲早會誕生

過去的十多年,在人口紅利、消費紅利的加持下,中國互聯網用戶端(C端)迎來爆發式增長,也由此催生了像BAT這樣的巨無霸公司。但反觀B端,幾乎就是處於剛剛起步的階段,基本沒有太多大企業——金蝶、用友、鼎捷這些老牌to B企業最高不過幾百億市值。

與美國成熟的企業服務市場相比,中國的企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SAP、Oracle、Salesforce三個to B巨頭公司的市值就已超過5000億美元,加上其他to B企業,整體to B市場高達數萬億。目前美國風險投資在To B領域的投資比例達到了40%,而在國內風投領域,這一數字僅為5%

有分析指出,由於兩國不同的人口、市場、技術、以及國情,造成中美to B市場如此之大的差距。

百度李彥宏曾經在百度聯盟大會上曾指出,過去中國勞動力成本很低,使用企業級軟件的效應並沒有起來,另外,很多傳統企業的老闆並不用電腦,不會用PC提升效率。

但一切都在悄然改變。企業服務市場一直被認為是下一個萬億級市場。正因如此,不計其數的創業公司和VC都將目光投向了To B市場。

2015年被稱為企業級服務的融資元年;2016年即經歷資本寒冬,死傷無數;2017年逐漸復甦,據IT桔子網數據統計,2017年共有 564 起企業服務領域的投融資事件,對外披露的金額約 311 億人民幣,而且有447家新的企業服務公司成立。騰訊2017年共投資了14家企業級服務領域的初創公司,投資方向主要聚焦在CRM、雲計算、大數據等領域,阿里2017年共投資了20家企業級服務領域公司,其中包括人工智能計算機視覺商湯科技、曠視科技,以及企業級雲服務商七牛雲、華棲雲等。

2018年,資本寒冬的話題再度被提及,但即便這樣,企業服務仍是投資的主要賽道。億歐智庫報告顯示,2018年1-9月共發生投資事件6088個,其中企業服務共獲得1652起,排名第一。金沙江創投楊志偉、經緯中國熊飛、啟明創投葉冠泰等投資者都認為細分垂直領域的SaaS機會很大,中國有2000多萬家企業,企業級SaaS市場巨大,但中國SaaS市場仍屬於早期階段。

每個硬幣都有兩面,中國to B市場規模仍然很小,但潛力無限。隨著國內人口紅利耗盡,“互聯網+”概念持續落地以及國家政策的推動,中國的SAP、Oracle、Salesforce遲早會誕生。

目光投向ToB

騰訊自9月30日正式公佈組織架構調整消息以來,各大財經媒體持續跟進報道,至今熱度仍在。

不難發現,在此次架構調整升級中,to B是其中的關鍵詞。新成立的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主要整合騰訊雲、互聯網+、智慧零售、教育、醫療、安全和LBS等行業解決方案。

劉熾平表示,此次架構調整目標是就是實現由消費互聯網到產業互聯網的升級,騰訊將之定義為“連接戰略的自然延伸,也是搭建新一代智能產業生態的未來路徑”。

產業互聯網是互聯網下半場的重要概念。目前,以往以C端業務見長的消費互聯網科技巨頭,也紛紛佈局to B業務。

這是因為2018年,中國互聯網出現了一個很明顯的趨勢,即人口紅利快消失殆盡,即便如騰訊、京東這樣的互聯網巨頭,也開始出現用戶增速或業務增速下滑的情況。這也意味著,2C這條路已經越來越難走了,天花板就在不遠處。

而在BAT之外,越來越多看似完全to C的互聯網科技公司,開始通過沉澱的技術延伸入B端細分垂直行業,如京東輸出物流技術,小米、網易輸出雲平臺,360輸出安全服務等。此外,京東還通過投資,擴大其在企業服務領域的版圖,據不完全統計,京東在企業服務領域一共有超過20筆投資,包括甄雲信息、EasyStack、通天曉軟件、凌雄租賃、加推科技等等。近日,京東在to B領域又有了最新動作。10月9日,京東商城首頁開通“企業購”旗下“工業購”入口,提升其子頻道地位為一級頻道。原本工業品採購只在“企業購”頁面的“企業購頻道”下拉菜單的最下方,幾乎沒有存在感。

京東方面對外表示,“工業購在商城首頁上的入口10月9日剛開通。約在10月底,我們會有更進一步動作。”

再如字節跳動(今日頭條運營主體),也在企業服務領域“佔坑”,據媒體消息稱,自去年底開始,公司內所有部門都在試用一款叫Lark的企業IM軟件,這也被外界解讀為今日頭條對標阿里釘釘和騰訊的企業QQ/微信產品。此前,今日頭條就已經投資了石墨文檔、tower等SaaS廠商,在企業服務領域蠢蠢欲動。所以,儘管Lark只在今日頭條內部使用,沒有打算對外推出,但很多人仍然認為,這不過是早晚的事。

美團在2B領域也逐漸加碼,它於2016年推出餐飲開放平臺,和餐飲ERP服務商共建餐飲生態系統,2017年還正式對外發布了生活服務開放平臺,2B是其上市後產生利潤的主要方向。在今年的一次演講中,王慧文表示,作為一個面向消費者的企業,美團要想更好地服務消費者,很重要的一點是要推動產業進步,而並非只做消費者端的生意。而要做到這一點,關鍵是要轉變思維,從“to C”的思維轉變成“to產業”和“to商家”的思維,幫商家提供他們的效率、做好用戶體驗的能力,使得進一步服務好消費者。

還有全行業的遷移,如互聯網金融經過早期野蠻生長後,C端機會逐漸減少,成熟公司逐漸將重心向B端轉移,百度金融與京東金融就添加了金融服務商角色,作為資本中介,為需要做債券融資的企業設計或發行ABS。京東金融今年更是提出的B2B2C商業模式:即通過服務B端金融機構,提升其在C端用戶的客戶體驗,最終達到幫助B端金融機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收入的目標。

在京東金融CEO陳生強看來,選擇回到核心能力上來非常有必要。在今年博鰲論壇上,陳生強在受訪時提出了“京東金融去金融化”的戰略方向,去金融化不代表即刻放棄C端業務,做C端業務有助於其積累服務金融的經驗,但其強調的重點,B端業務是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