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帮助你做百万富翁的思维方式!

1.法无禁止即可为的思维方式

99%的人都死在没有这个思维方式上。什么叫法无禁止即可为?就是没有不让你做的,你就可以做。我每天都能听到各种各样的抱怨,“公司不给员工机会”、“老板死脑筋,非得按照他的意见去执行工作”、“所在公司的发展机会太有限了,不能在这里呆下去”等等等等,超级多这样的抱怨,哎我擦,好像都是抱怨别人不对,因为外部环境的问题,导致自己不能发挥自己的能力。

扯淡。谁拦着你去证明自己的能力了?举个栗子,很多在暖石(专注学习互联网营销知识)学习互联网营销的同学都非常清楚,做营销工作,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做用户调查。因为营销内容的成功,是因为了解用户的需求,了解用户的痛点,所以制作出来一个目标用户喜欢的内容,那么了解用户的方式,就是做足够多的用户调查。我经常举的一个例子是,如果你的目标用户是一个广场舞大妈,那么你每天和10个大妈去聊天,10天你能聊100个,过了10天之后,你会有2个结果,第一个是,你已经快聊吐了。第二个是,你身边的人,将会没有一个人,比你更了解广场舞大妈真正在想什么,真正需要什么。

可以帮助你做百万富翁的思维方式!

员工A跟老板讨论一件工作,信誓旦旦的说,我认为我们一定要做用户调查,老板却说,用户调查时间周期长,成本大,不要那么做。在这个交谈里面,根本没法证明谁是对的,谁是错的。那么显然,由于你们都是“觉得”,那么最后当然会按照老板“觉得”的方案去执行。A员工现在已经开始抱怨了,妈的老板只会一意孤行,我真没法在这样的公司待下去了。

B员工狗剩儿出现了,他在完成公司交代的工作之余,去自己做了用户调查。由于他了解自己产品用户的需求,所有他有针对性的制作了营销内容,举例,他通过这个内容,给网站带来了1000次访问,因为这些访问,都是产品的目标用户,所以这1000次访问,有300次注册,有100次付费转化,他通过一次营销内容,给公司带来了20w的盈利。这时候老板笑的下巴都脱臼了。我们看狗剩儿,没跟公司提议,自己去做用户调查,他法无禁止即可为,他去做尝试,他有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做事方法,他仅仅是给公司一个满意的结果,这个结果是盈利。这时候老板再问B员工狗剩儿,你丫到底怎么做的,狗剩儿说,因为我做了用户调查,做调查的原因是,了解用户才能做出有针对性的内容。老板崩溃了,说,营销工作以后就由你全权负责吧,用户调查真tm重要啊。

我们看到了两个例子的不同结果。一个是法无禁止即可为的、能独立思考、用行动去验证结果,不断进步的人;一个是骨子里法无允许不可为的奴才思维。这就是千年普通员工和不断进步收入越来越高的员工的思维差异。99%的人平庸在这个思维方式上面。

2.价值度量的思维方式

人生中会面临超级多的选择:是花几千块变成暖石的会员进行系统学习呢(互联网营销学习的课程)还是自己百度搜索知识去学习?去健身房花5k大洋请个私教还是自己摸索着健身呢?周末是加班还是回家看望父母?我经常去问不同的人这些问题,多数人的回答是:在找老师带着系统学习和自己摸索之间,选择自己学;在请私教和自己锻炼之间,选择自己练;在加班和看望父母之间,选择牺牲看望父母。

这些选择背后,让我们思考的是,怎么度量价值的问题。我们索性俗一点,把所有事情换算成钱,统一度量衡之后,做选择将会变得:异-常-简-单!

花几千块买暖石的课程系统学习(互联网营销学习的课程)或者自己百度搜索知识去学习这个问题,可以用金钱换算成:你的个人学习速度和时间值多少钱这个问题,我靠我认为我的20多岁一年的学习速度至少价值他妈的100万,时间太宝贵了。所以在一个培训靠谱的情况下,几千块,简直太便宜了对吗,便宜的让人发指。反过来,你认为不用花这几千块,你可以自己慢慢搜慢慢学习,这么想没问题,牺牲的是你的个人时间,你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找不知道靠不靠谱的学习资料,你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时间很值钱。那么几年之后,你的时间就真的不值钱了。

举一反三,你是认为5k块请一个健身私教贵,还是认为由于做了错误的健身动作,导致运动损伤或姿势不标准练出来不好看的身形更贵?我认为正确的姿势和好的身形价值50万。再看去看望父母这个例子,加班也许可以让你多挣500大洋,那你认为去看望一次父母值多少钱?即使你每星期,注意是每星期都去看望一次父母,那一年不过几十次,更别说在北上广打拼的人,一年、几年才能见到父母一次,你觉得你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值多少钱,你觉得你花多少钱,能买回来,一个和身体还很硬朗,一起出门走走的父母的时间!?也许N多年后,你很有钱,那时候你的父母已经没有精力,跟你这个有钱的儿子/女儿一起去旅游,去看看这个世界。所以我认为看望父母这个事情无价;

虽然把生活中的每件事情都统一度量衡变成金钱这个方法,可能会有点媚俗,但是无论如何这个方法超有效,让我们开始分辨清楚,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有价值的。我们马上可以做出选择。

最后送给你两句话:1.如果你犹豫要不要买一件东西的时候,只是因为它比较贵,那就买下来。2.在你选择花钱能买来的东西和花钱买不来的东西时候,选择花钱买不来的东西。

可以帮助你做百万富翁的思维方式!

3.获得反馈的思维方式

先说一个结论:从来都没有“万事俱备”的时候,只有做了才有反馈,有反馈才能指导你进行下一步的工作。大多数人面临的情况是:工作2、3年,高不成低不就,每天做着重复的工作,你也不知道自己的工作做得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应该怎么调整。因为你的工作没有反馈,你仅仅是做这个工作而已。因为我的职业是做互联网营销的,那么我就用市场推广这件事来举例子。

员工A做得职业是新媒体运营,每天的工作是在微信发布文章,一干就是2年,每天写文章,继续写文章,貌似文章效果一直平平淡淡,也不知道应该怎么调整,每天去看各种创意的网站去模仿,也没有看到什么效果。那好,怎么来评判你的工作是有效的呢?举例,同样是做微博的内容。A同学做了一个内容,得到100次转发30多个评论,针对他们的小业务,他觉得我擦效果不错啊,但是他不知道,到底这100次转发意味着什么,到底通过这个内容,给自己的网站带来了多少次引流,到底有多少流量,转换成了网站的付费用户,一说到具体效果,两眼一摸黑完全不知道。那请问你做推广,到底要的是热闹还是效果。B同学也做了一个内容,他在这个内容下面,留下了一条网站的链接,这个链接是被监测的,他可以清楚的知道,这个内容到底给网站带来了多少次访问,这些访问的质量如何,到底有多少人,最终购买了产品,这一次推广,到底是带来盈利,还是看不见的亏损,通过反馈和数据,B同学开始去优化自己的内容,让营销工作更有实际的成效。

很显然,有反馈才能知道问题出在哪,才有进行下一步工作的依据,才能给公司带来实际的效果,才能让自己快速进步。

4.跳出正在做的事情客观观察自己行为的思维方式

有一个经历至今让我历历在目。有一年公司一起去日本玩。几天后晚上9点多到了北京T3航站楼,大家都很疲惫,随着人流就来到了B1出租车等待区。无论如何,那天排队等出租车的人初期的多,巨多,真没看玩笑排队的得几百人,同事一行开始排队等出租车。已经排了半个小时,身后的队伍也排上了100人。这时候有2个选择:A,可以去坐大巴。B,继续等出租车。结果是,我选择了拖着行李去坐大巴,大概30多分钟之后,我到家了,时间是晚上10点多。同事认为,由于已经排了这么久的队伍,离开了非常可惜,所以继续去排队,排队的时间越久,他越不舍得离开这个队伍,他最终12点半到家。

这个小事让我很震撼。因为我发现:人经常会忘了做事情的最终目的,偏离了初衷,没有做到以终为始。显然排出租车的队,是为了早回家,既然是为了早回家,当你发现排队不能满足这个最终目的的时候,为什么不果断放弃呢?

可以帮助你做百万富翁的思维方式!

再举个栗子,你个人危机感特别强,你在传统企业里面干了好几年了,发现这个行业进入了非常大的天花板,你知道现在做什么都离不开互联网,你希望转行互联网,你上网去搜怎么转行互联网,你对学习互联网推广挺感兴趣的,你找到了好几条百度推荐的(给百度付费的)的搜索结果,有几家你听过名字,感觉蛮正规的,就是收费贵,线下授课,一个人要收3万5,你纠结了2个月,觉得自己必须改变,于是付了费,学习第一周你就后悔了,讲的都tm理论,给你听的云里雾里。这时候你发现了暖石的课程,讲的真tm的好,但是由于你交了3万5,所以你无论多恶心,也会把课程听完,因为你已经交钱了。你的最终目的到底是快速进步,还是仅仅为了把课程听完?

这是一个人进步非常重要的能力,当你快速进步的时候,就好像终点就在你的眼前,你现在在走一个独木桥,你应该做的,就是快速走过去,但现实的真实情况是,在你过桥的过程中,总有各种事情、各种人跳出来干扰你,让你停滞不前,让你迷失方向。你需要时不时跳出手头正在做的事情,审视自己,现在做的事情,是不是为了达到最终目的而努力,如果是,继续努力,如果不是,想想怎么才能达到目的。

最后大大方方的打一个广告,不要再说这是软性广告了,这明显是个硬广。如果你想进入互联网行业,互联网营销这个职位绝对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因为营销工作是一个:人的工作,人的工作很难被取代。90%以上的中国公司,都在错误的把营销工作的关注点,放在微博转发数和微信阅读数字上面,而任何一个企业,要的都是有效流量,有效流量带给企业的,是转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