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回到2年前 業主:能賣就賣

據《經濟觀察報》報道,房產中介介紹,近期,一些堅守價格的業主信心開始鬆動,“原來是報出一個價,能賣就賣,賣不了就掛著”,但從八九月開始,有業主著急起來,降價房源明顯多了。

中介發現,從9月開始明顯的變化是,業主出貨的意願變得強烈起來,新掛出的房源價格開始走低。

他負責銷售的小區由一家美國上市的房企開發,2015年交付,2016年初,二手房價格2萬元出頭,到2016年底,房價已經突破4萬元大關,到2017年3月,成交價格超過5萬元/平方米,“限購升級後,價格開始下跌,到現在中間有漲有跌,整體算下來跌了1萬元左右。”

《經濟觀察報》稱,賣方定價鬆動背後是供應增加、成交放緩。

中指院數據顯示,10月北京庫存漲幅超過12%,一手房成交面積環比下降29%,截至30日,二手房成交套數環比下降105.24%。

事實上,樓市降溫明顯的不只是北京。根據廣州市房地產中介協會最新發布的數據,10月廣州市(含增城、從化)二手住宅交易市場中介促成的新增放盤面積與簽約面積分別為46.28萬和51.24萬平方米,環比分別降低17.06%和21.62%,同比分別降低23.98%和24.69%。以中介促成方式成交的二手住宅佔市場總體成交的比重環比降低2.81個百分點至66.10%。

《廣州日報》援引有關人士觀點稱,10月中介促成的二手住宅放盤和簽約面積再度下探,連續六個月呈現降低態勢,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十一”長假效應。“十一”長假期間,民眾出遊或返鄉大幅增加,導致部分置業計劃延後或取消。二是一手住宅的分流效應持續。部分房企為完成全年銷售目標,加大促銷力度,對二手住宅市場帶來了較大沖擊。三是二手住宅市場已連續多月成交低迷,價格也有鬆動跡象,導致觀望情緒加重。

第三個原因點出目前買賣雙方對樓價走向持有的不確定性。業主想急售,但是距離買家還價的缺口還很大。一位濱江東業主告訴記者,她的房屋放盤價從最初的450萬元,已一路下調到420萬元,但買家還價還是低於400萬元。假以時日,或許等業主終於接受400萬元的市價事實,到時候買家的預期又到了360萬元。

另據《證券日報》稍早之前的報道,記者從克而瑞地產研究中心瞭解到,在其監測的全國29個重點城市中,10月份商品住宅供應量為2028萬平方米,環比下降43%,成交量為2302萬平方米,環比下降6%,總的來看,10月整體成交表現不及2018年月均。

具體來看,一線城市成交低位回升態勢在10月份戛然而止,同比、環比齊跌,環比銳減45%,同比微跌3%,且10月份成交量也不及2018年月均水平。其中北京、廣州的跌幅比較顯著,跌幅均在45%以上;雖然二線、三線城市成交量環比持平,但各城市市場熱度持續分化。

克而瑞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楊科偉接受採訪時指出,在調控政策常態化背景下,市場降溫已在情理之中,加之中央再次明確“決不會允許房地產調控半途而廢、前功盡棄”,預計後續政策層面放鬆可能性並不大。與此同時,預計未來兩個月的成交量或繼續維持環比小幅回落態勢,尤其是那些經濟基本面平平、市場購買力透支的二線、三線及四線城市來說,或將面臨更大地調整壓力。

一家香港上市房企的營銷總監認為,成交量變化受到的影響因素較多,短期下降並不意味著市場冷卻,“原來房地產市場有投資屬性的,加槓桿容易,現在把槓桿抽離了。300萬的房子,原來手裡有80萬就能買,現在起碼得200萬。”

同策諮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認為,在堅持調控不動搖的情況下,可預見的是市場調整的趨勢會更加明顯,這種現象大概會一直持續到明年三季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