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巴馬的外交政策理念

奥巴马的外交政策理念

近日,美國媒體刊登奧巴馬政府高級官員、(美國)德國馬歇爾基金會顧問德雷克·肖萊(Derek Chollet)的文章,在奧巴馬即將卸任之際對其外交政策理念進行點評。

肖萊認為,儘管不存在所謂的奧巴馬主義,但對於美國在世界上應當取得什麼樣的成就以及該如何做,奧巴馬的確擁有一套連貫的理念。這可以被稱作奧巴馬政府的“大戰略”或是“長線”外交政策。該政策包括一些關鍵要素:

平衡性

一是平衡。奧巴馬的外交政策在多個方面都體現出平衡特點,如美國利益和價值觀之間的平衡、國內重點和國外重點之間的平衡、不同地區政策目標之間的平衡、美國所承擔責任以及其他國家應當承擔的責任之間的平衡以及國防、外交、發展等手段之間的平衡。

奧巴馬剛上任時,其面臨的情況是美國外交政策嚴重失衡。就地區挑戰而言,美國重中東而輕亞太;就政策手段而言,美國重軍事而輕視外交和發展。可以說,當時的美國無論在國內還是在國外都處於衰落之中。

平衡理念的一個固有特點是承認美國雖然強大,但其資源也是有限的。一個成功大戰略的實質,是對目標進行優先排序,做出選擇,分配資源和進行取捨。根據定義,戰略平衡就是重新分配。然而,很多奧巴馬的批評人士卻不切實際地認為,美國能夠“在同一張盤子上堆更多的東西”,每當新的危機出現時就花費更多的時間、資源和注意力。

肖萊認為,平衡也顯示出美國在國際社會中的特殊作用。美國必須比其他全球大國處理更多的需求、不同目標和利益。儘管存在各種有關美國衰落的論調,但其他任何國家都無法像美國那樣受到如此高的期待。

可持續性

二是可持續性。肖萊稱,奧巴馬希望政策將能夠持續到其卸任之後。他將自己視為一個接力者。奧巴馬之所以強調政策的可持續性,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其當時從小布什手中接過了一個爛攤子,苦不堪言。如果不對國家發展的走向進行大幅調整,美國將會進一步走向衰落。

事實上,大多數外交成就都是通過在長時間內保持政策的一貫而取得的。例如,美國通過多年的遏制政策擊敗了蘇聯,通過對亞洲和歐洲盟友長達幾十年的支持使這些國家繁榮發展。肖萊認為,奧巴馬幾乎在每個問題上都制定了更具可持續性的政策。如今,美國的軍隊不再揹負超出自己承受能力的負擔,經濟也已經被從懸崖邊上拉回,失業率為近二十年最低。相比2008年,美國的石油進口下降了60個百分點。

美國仍是世界秩序的擔保人,並在海外建立起更加有力的夥伴關係和同盟關係,其在亞洲、拉丁美洲和歐洲與地區國家之間的關係均得到改善。伊朗的核武野心得到遏制。從監聽到無人機,美國在使用這些具有爭議性的國家安全手段時,方式變得更加透明。

奧巴馬的外交政策理念

剋制性

三是剋制。戰略既是關於決定做什麼,也是關於決定不做什麼。這體現在很多問題上,尤其是在涉及武力的問題上。肖萊認為,由於能力非常強大,美國往往會傾向於忽視權衡取捨。當單獨看待俄羅斯、敘利亞、烏克蘭、中國等問題時,美國該如何做往往較為明確。但決策者面臨的挑戰是同時實現多個且經常相互衝突的目標。在實際操作中,保持克制往往不受歡迎。強調不能做什麼或許是一種負責的做法,但很難鼓舞人心。因為將自己的外交政策解釋為“不要做蠢事”,奧巴馬遭到了不少批評。但外交事務正如醫學,在其中避免錯誤至關重要。

當然,並不是在所有情況下剋制都是正確的。對領導能力的考驗在於選擇正確的時機將更多的籌碼放到桌面上。肖萊認為,奧巴馬其實是一個精於算計、願意投下大賭注的賭徒,伊朗核協議、利比亞戰爭、獵殺本·拉登以及無數特種部隊突襲行動都證明了這一點。

肖萊稱,對於那些聲稱奧巴馬的剋制只是“退縮”的批評人士,應當問問他們什麼才算是不那麼剋制的政策,以及這種政策該如何保持長期的可持續性並處理好與其他利益的平衡關係。大多數批評人士對於此類問題都避而不談。

精確性

四是精確。奧巴馬要求對具體問題採取具體方法。在其看來,手握解剖刀幾乎在任何時候都要強過揮舞大錘。其外交政策採用的是一種臨床醫學式的方法,關注的是行為和預期效果之間的因果關係。

對精確的強調也正是奧巴馬青睞特種部隊突襲、無人機襲擊、定點清除恐怖分子、針對性經濟制裁等權力手段的原因。這些手段都能夠用於對付具體個人的非常精確的工具。在如何定義美國的敵人這一問題上,奧巴馬也尋求更高的精確度,例如,用擊敗“基地”組織及其追隨者這一更為具體的目標來取代含糊不清的“反恐戰爭”。

耐心

五是耐心。戰略的實施需要時間。在一個一切發生在瞬息之間、提倡速度的時代,保持戰略耐心尤其困難。文章認為,奧巴馬政府最為重要的成就——如伊朗協議——都需要長達數年的耐心。在重返亞太、擊敗“伊斯蘭國”、應對氣候變化等其他問題上,甚至還需要更多的耐心。

奧巴馬的外交政策理念

勇於承認錯誤

六是承認錯誤。肖萊認為,奧巴馬願意承認美國的不完美,是其領導能力最具爭議性的一方面。美國的偉大不是來自於宣稱完美,而是來自承認錯誤、從中吸取教訓並撥正航向。肖萊稱,奧巴馬願意公開討論美國在海外的不光彩過去,並因此被批評為不愛國的道歉者。但其本人認為,自我批評是美國成熟和自信的表現。通過對自身的錯誤保持清醒並加以改正,美國的外交政策可以變得更加有效。

懷疑主義

七是懷疑主義。奧巴馬懷疑迅速給出的答案和簡單的理由,認為應當對問題進行徹底全面的調查,並嚴謹地進行各種假設。奧巴馬的懷疑主義影響到了其對於華盛頓外交政策專家們的看法。他認為,在冷戰結束後對美國影響最大的問題上——是否應該於2003年入侵伊拉克——大多數專家都做出了錯誤的評估。肖萊認為,在私人層面,奧巴馬及其核心團隊經常不受華盛頓那些所謂專家們的“待見”,後者經常會在媒體面前抱怨自己“沒有受到充分的諮詢”。

美國例外論

文章認為,推動奧巴馬戰略的引擎是美國例外論。奧巴馬堅信美國例外論,曾宣稱這是一個“根本事實”。奧巴馬心中的美國是世界上最為強大的美國。在其最後一次國情諮文中,他曾三次強調這一點。在奧巴馬看來,美國的特殊性給其帶來了巨大的責任。作為一個獨特的大國,美國的領導地位不可或缺。

本報專稿 餘淮安

奧巴馬的外交政策理念

奧巴馬的外交政策理念

歡迎點擊您喜歡的內容【朋友圈】, 法制文萃報微信平臺可以使您瞭解更多更專業的新聞熱點資訊、文化藝術信息、歷史檔案鉤沉、健康保健指南,並提供重要的法律服務意見。還能夠與本報進行互動、分享、交流!歡迎你通過以下三種方式關注我們:

1、點擊屏幕右上角按鈕,【查看官方賬號】可以關注我們;

2、在【添加好友】→【搜索公眾賬號】中查找:fzwcb1992010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