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商送貨單有「貓膩」 同安一店主經營反賠錢

供应商送货单有“猫腻” 同安一店主经营反赔钱

東南網11月6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陳捷 通訊員 同檢/文 陶小莫/漫畫) 貨越賣越多,錢越虧越多?店主辛苦經營反而賠錢,這是怎麼回事?店主劉女士一看監控,原來是供應商的送貨單有“貓膩”。

近日,供應商羅某因偽造送貨單詐騙錢財,被同安區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追究刑責。案發後,被告人羅某免掉劉女士未結貨款4萬餘元,羅某家屬幫其退賠錢款15萬元,取得了受害人劉女士的諒解。

怪事:貨越賣越多,錢越虧越多?

劉女士是同安一家雜貨批發店的老闆,今年初,她發現自己把貨賣完了,卻是越賣越虧。

劉女士和吳先生夫妻倆在同安經營一家雜貨店已有10多年,2017年10月下旬,他們開始向供應商林某(在逃)進貨,林某派羅某送貨,貨物主要是可樂、紅茶、綠茶、啤酒等。第一次收貨時,劉女士發現這些貨質量完好,價格還總比市場價低一些,就在送貨單上籤了字,並爽快答應與對方繼續合作。

送貨單一式三聯,分別為白色、紅色和藍色,其中白色留底,羅某拿走了紅藍兩聯後,把整本送貨單交由劉女士保管,並約定送貨幾次後再一起結算。

每次結賬時,羅某的老闆林某出示的藍聯上都有店家的簽名,與留在劉女士那裡的白色底單在數據上也完全一致,劉女士便沒有懷疑,每次都按照送貨單進行結算。而在結算之後,林某都會當面撕掉送貨單據表示賬目已清算。

進貨成本低了,原本應該是利潤越來越高,但幾個月下來,劉女士把店裡的貨賣完了,卻發現總是虧損不少,而且還越虧越多。

真相:調看監控,發現送貨單有“貓膩”

找到了便宜的供應商,賣完貨怎麼反而虧錢了?劉女士很納悶。

為了調查清楚虧損的原因,2018年5月25日,劉女士開始在送貨單上做記號,這才發現送貨單被做了手腳,通過查看監控,她發現了供應商的貓膩,而且不止一個供應商這樣做!

原來,羅某經常在送貨後趁他們不注意,將送貨單本子進行“調包”。

發現真相後,劉女士再次訂貨,在羅某送貨來後立即報警,羅某在現場被警方抓獲。

據羅某供述,他和老闆林某合夥,從其他批發商那裡高價進貨,再以低價賣給劉女士,意在博取劉女士的信任。然後,他再通過將送貨單本子調包進行詐騙。調包的送貨單本上有偽造好的送貨單,假送貨單上還有羅某模仿被害店主筆跡的簽名。

僅今年4月和5月,羅某就利用偽造送貨單據的手法作案9次,詐騙金額達到30250元。

判決:構成詐騙罪,判處半年刑期

經審理,法院最終作出一審判決,認為羅某以非法佔有為目的,騙取他人錢款,應當以詐騙罪追究其刑事責任。一審判處羅某有期徒刑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3000元。目前該判決已生效。

據瞭解,劉女士通過監控發現,不僅羅某偽造送貨單詐騙,另一個供應商曾某(另案處理)也用同樣的手法在劉女士的雜貨店中進行詐騙。案發後,曾某也賠償貨款金額45000元,並免除未結款1萬餘元,取得了劉女士諒解。

檢察官提醒說,商家在日常經營中,首先要提高警惕,其次要做好賬目管理,既方便自己對賬,也能堵住偽造送貨單據詐騙的漏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