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穆青那样“接地气”

像穆青那样“接地气”

2015年10月31日,笔者在鄱阳采写通讯《鄱湖水 清又清》时情景。

希腊神话中,安泰俄斯力大无比,不可战胜,但有一个致命伤,如果离开了大地,就手无缚鸡之力。后来,赫拉克勒斯发现了安泰俄斯的这个秘密,设法将其举到空中杀死。一个寓言故事,给我们的启迪是深刻的:我们不可以离开这块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因为这块土地给了我们生命和力量,一旦离开这块土地,我们将一无所有。

结合新闻界如火如荼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我们每一个新闻从业人都应该深切地认识到,只有到基层去,到一线去,到群众中去,全身心投入风生水起的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置身于激情燃烧的当代生活之中,才能找到好题材,发现好新闻,写出好作品。

有一个很通俗很生动很形象的词,叫“接地气”。要成为一个称职的记者,成为一个优秀的记者,写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名篇佳构,就必须“接地气”。如何“接地气”?我们不妨重温一下《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作者之一穆青的故事。

像穆青那样“接地气”

2017年9月22日晚,笔者在分宜县洞村乡程家坊村采访黎掌妹老人。

当年穆青一行在兰考采访焦裕禄的事迹,行程5000多里,遍访焦裕禄生前去过的120多个村庄。听着焦裕禄一个个感人的故事,穆青他们一次次声泪俱下。只有自己被感动了,才能感动别人。深入细致的实地调查和采访,使得穆青等人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素材和细节,然后七易其稿,使一个有血有肉有情的活生生的县委书记的形象,出现在亿万中国人面前。

穆青交了很多百姓朋友,最多的朋友是农民。在河南,穆青七访兰考、八下扶沟的故事广为流传。据报道,穆青曾4次采访植树模范“老坚决”潘从正,在那个小小的农家院落,他们结下深厚的友谊。“老坚决”的堂屋里摆放着穆青的照片,苗圃里长着一棵他们合种的泡桐树。“老坚决”弥留之际,还用微弱的声音不停地喊着:“穆青,穆青!”穆青和植棉模范吴吉昌也是很好的朋友。吴吉昌到北京开会,是穆青家的常客。据报道,有一年,吴吉昌拿出两斤试验田里长出来的棉花,送给穆青做棉絮褥子。他对穆青说:“絮个褥子铺在身下,你暖和了,俺心里也暖和了!”正因为心里有人民,双脚不离开大地,穆青如椽的大笔,才为我们塑造出一个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形象。

像穆青那样“接地气”

2017年10月22日,笔者在分宜县钤山镇采访。

对照穆青,眼观当下,毋庸讳言,有些记者急功近利,心浮气躁。有的人一想到什么题目,先在电脑里搜索,然后采取复制、粘贴的办法,加上一点打打电话、发发邮件了解到的东西,再开始无厘头地“注水”,也算是一篇“稿件”了。有的人靠会议材料、工作总结写稿,或者是在通讯员写好的稿件上涂涂改改,就变成自己的“作品”了。有的人虽然也“下基层”,却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在酒桌上听介绍,在宾馆里找人采访,不愿到田间地头去,不愿到工厂车间去。你不去基层,你不接触生活,怎么能了解到鲜活的东西?当然,现在通信发达了,手机、QQ、电子邮件、传真等都可以为我所用,为新闻采访所用,但我们切不可忘记,要像穆青那样,写出鼓舞人、教育人、引导人的东西,要抓“大鱼”、抓好新闻,就一定要到一线去,到现场去,要多接触各方面的人,和他们交朋友。

随着新春的来临,在新一轮“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我们一定要像穆青等老一辈子优秀新闻工作者那样,到群众中去,以群众为友,拜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深入生活,深入基层,深入一线。生机勃勃的火热生活,日新月异的沧桑巨变,是等待记者开采的“富矿”,是有着我们写不完的新闻素材的。我们要像穆青他们那样,不仅把记者工作当作一门职业,更当作一门神圣的事业,为之不懈努力,奋斗不息。

永远不离开脚下的大地,我们就会有着无穷的力量和智慧;一旦离开了脚下的这块大地,我们就会庸庸碌碌,一事无成。脚踏大地,向着太阳,为时代放歌吧!

(2013年2月4日江西日报)

像穆青那样“接地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