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新文创与IP的未来想象力

腾讯新文创与IP的未来想象力

第2158期文化产业评论

近日,北京文博会组委会联合瞭望智库发布《面向高质量的发展:2017-2018年度IP评价报告》,报告根据公开信息追溯了企业参与的274个IP,占比最大为腾讯,参与出品IP110个。在中国IP产业将进入高质量发展期,腾讯从曾经“泛娱乐”的战略中化茧为蝶,升级“新文创”,对探索中国IP高质量发展和文化生产方式特色化道路的精准诠释,或许在未来将给我们更多的启示。

作者 | 刘庆振

来源 | 文化产业评论

正文共3609字 | 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

2011年,一个叫做米二的漫画在创作完《PROJECT大爱》后,编辑曾建议米二创作三国题材的漫画,以此为基础结合道家思想的“九九归一”和《三国演义》主题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由此命名为《九九八十一》。也是这一年年末,腾讯公司副总裁、腾讯影业CEO程武在第七届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中国动画电影发展高峰论坛”上首次提出“泛娱乐”的概念。

四年后,网络漫画平台盛行,米二转战腾讯漫画,连载了新作《异人》,随后改名为《一人之下》,第二年,《一人之下》电视动画推出,这个结合了中国道家文化和玄幻题材的作品瞬间吸引一众粉丝,成为最知名的国漫IP之一。

腾讯新文创与IP的未来想象力

在米二快速成名的2011年到2018年,IP这个词的热度如过山车一般波动——从初期的默默无闻,到手游时代的一夜爆红,接着是从去年开始的降温。而最近,去除浮华之后的IP似乎回到了正轨上,而与IP生产紧密相关的“新文创”也来到人们的视野之中。

腾讯新文创与IP的未来想象力

在前几日的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腾讯公司高级副总裁汤道生表示:“(腾讯)要以新文创的方式打造精品内容”。而腾讯公司副总裁林松涛则称:“谈到精品化,就绕不开IP。”

而在10月25日,北京文博会组委会联合瞭望智库发布《面向高质量的发展:2017-2018年度IP评价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给出了国内首个可量化的、科学、全面的IP价值评价标准,为评估IP价值和打造精品IP提供了权威的官方指引。

值得一提的是,腾讯成为其中最大的赢家——中国最大的IP拥有者和建设者。报告根据公开信息追溯了企业参与的274个IP,占比最大为腾讯,参与出品IP110个,与排名其次的24个拉开了巨大的差距。

腾讯新文创与IP的未来想象力腾讯新文创与IP的未来想象力

其新文创战略在报告中还被多次点名表扬,如 “已有企业明确提出文化价值的重要性。如腾讯:从‘泛娱乐’升级到‘新文创’,希望通过以IP构建为核心的文化生产方式,‘打造更多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中国文化符号’”。

腾讯缘何成为其中最大赢家?其新文创为何能获得认同?从其实践中我们或许可窥一二。

中国IP产业将进入高质量发展期

《报告》指出,IP是打造世界级文化符号、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有效路径和方法,是文化发展的关键因素,但在资本回报的压力下,大量作品一味追求粉丝经济与IP流量变现,品质粗制滥造。

唯流量论、恶意炒作等现象只能让热爱原著的粉丝们大呼失望——在网文领域大获成功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其电影豆瓣评分仅有3.9;刘镇伟参与编剧的《大话西游》电视剧,评分3.3。

英国著名演化经济学家佩雷斯认为,产业在高速发展经历的泡沫阶段是资本追捧所造成的必然现象,但泡沫过后,产业的发展就会进入一个良性发展阶段。在经历了前两年的野蛮扩张后,观众对IP有了更高的要求,产业急需转型,进入高质量发展期。

何为好IP?据《报告》所述,必须既具有产业价值(经济效益),也有文化价值(社会效益),缺一不可。

产业价值是“底盘”,没有产业价值,IP就难以进入市场和公众视野,更难以从一个文化产品成为文化符号;没有文化价值,IP就难以持久,而且文化价值正是IP凝聚淬炼、从产品“跃升”为文化符号的核心动力。

腾讯新文创与IP的未来想象力

腾讯积极探索IP多重价值

《报告》认为面对文化软实力和国家文化符号建设的重任,面对IP高质量发展要求。腾讯全面参与到了IP产业从开发到衍生的各个环节,并坚持立足产业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双重支点,通过科学认识、开发和放大IP,全面发挥自身在互联网、大数据、社交应用、游戏动漫、网络文学、影视内容等方面的巨大优势,为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提升了强劲动能。

以《报告》中排名前20的IP——腾讯出品的漫画《狐妖小红娘》为例,截至目前,其点击量超100亿,动画全网播放量超40亿。该动画2017年在B站上线后其点击量快速破1亿大关,成为B站首部破亿的国产动画,也是B站上播放量最高的动画,#狐妖小红娘#微博话题阅读量3.5亿,日文版单集最高5星好评率88%,是国产动漫IP动画在日本的最好成绩。

腾讯新文创与IP的未来想象力

除了显著的流量业绩之外,这部IP作品的文化价值同样不容忽视,作品中的红线仙、转世续缘等中国传统元素还与陕西皮影、余杭油纸伞、蔚县刻纸等中国非传统非遗手工技艺相融合创作了大量的周边产品,放大了传统文化的符号价值,增进了国内外青年群体对中国文化的喜爱度和认同度。

《报告》提到,今天的互联网领域完全可以诞生可以与那些著名的历史性IP相匹敌的新型原创IP。例如,在排名前20的互联网IP中,除了《狐妖小红娘》外,既有《鬼吹灯》《斗破苍穹》等网文大IP,也有《王者荣耀》这样的全民游戏IP,更包括《狐妖小红娘》《一人之下》这样利用现代文化娱乐产品演绎传统文化的原创IP。只是用怎样的“IP观”去发展才是问题。

作为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领军企业,腾讯经过的多年的探索,逐渐形成了科学理性的“IP观”,它深刻的意识到,无论是国家文化亊业发展还是数字文化产业的进步,都需要正确理解IP价值,用正确的姿势打开IP的产业价值和文化价值。

因此,腾讯首先做出了改变。

从泛娱乐到新文创的生态进化

去年,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指出,腾讯未来的战略是两个关键词:科技+文化。

他在今年两会的提案《关于推动“科技+文化”融合发展 打造数字文化中国的建议》中指出,随着技术发展以及动漫、文学、影视、音乐等崛起共生,应推进“科技+文化”融合创新,打造中国特色文化IP,促进文化产业内部、产业与社会各领域之间生态化协同化发展,建设产业发达、文化繁荣、价值广泛的“数字文化中国”。

腾讯新文创与IP的未来想象力

如果说之前“社交”为腾讯带来的是用户流量,连接点是QQ和微信为基础的社交软件及其他数字产品,而未来腾讯将以长久以来在互联网深耕中所汲取的技术优势、连接优势、平台优势,联动广泛社会的文化资源,不单单是以用户流量为价值。

因此,腾讯在曾经以IP为核心的“泛娱乐”战略基础上,升级为“新文创。”新文创是指新时代下,一种以IP构建为核心的文化生产方式。而新文创最核心的目的,正是打造出更多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中国文化符号。

腾讯新文创与IP的未来想象力

正如腾讯集团副总裁兼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所言,“一个产业发达、文化繁荣、价值广泛的数字文化中国能为世界带来什么?最直观的,就是一个个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故事、形象,一个个有感染力的文化IP。”这些承载着人类普世情感的IP,就是跨越民族和国家的“世界语言”。 它可以让不同国家、不同种族情感相通、彼此了解、互相信任,也能带领人类走向正确的方向。

腾讯以IP为核心的新文创想象力

经过几千年文化传承,中国其实诞生了许多很好的IP。今天,腾讯正在借助“科技+文化”的新文创思维,再演绎中国传统文化IP。

《一人之下》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其中不仅仅世界观、招式、物品、场景等细节都取材于中国传统道家文化,甚至在故事情节当中,作者也不断的展示着道家文化的魅力。其中一个情节是,“罗天大醮期间,王也劝说主角张楚岚放下执念,脱离烦恼,引用了道家经典《清静经》的内容:常应常静,常清静矣。”这不仅仅丰满了人物的形象,推动剧情,更把令人陌生的道家经典融入流行之中,引起了读者挖掘传统的兴趣。

腾讯新文创与IP的未来想象力

过去几年,在全球数字化的大潮下,腾讯还以科技连接故宫、长城、敦煌、兵马俑等传统文化IP,形成了一个多元丰富、极具活力的创意生态。

腾讯新文创与IP的未来想象力

美国塞克勒基金会主席吉利安·塞克勒女爵士曾经了解过腾讯“新文创”,当她获悉腾讯用技术手段连接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创新和方式创新之后,用高度赞赏的态度表示,“我非常喜欢你们做的事情,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把传统文化介绍给他们,这个工作太重要了。

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把传统文化介绍给他们,用不同国家的公民喜欢的方式把中国文化介绍给他们,这就使得腾讯的新文创更具有包容度、灵活性、现代感和科技范儿,从而使得这些IP作品对它的用户更具亲和力和感染力。

结语

在市场呼唤高质量的IP、整个文娱市场转型升级的背景下,从曾经“泛娱乐”的战略中化茧为蝶,升级“新文创”,结合传统文化,打造有温度、高价值、高水平、正能量的文化内容IP和产品,探寻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多重统一的文化产业业态势在必行。

腾讯作为拥有社交、资讯、数据、网文、影视、游戏、动漫、教育等多条业务线的中国互联网领军企业,围绕新文创战略打通了各大业务板块形成强大的合力,并以IP的高质量发展为原则,通过自身的优势放大IP的产业价值和文化价值,打造出更多有典型代表性的中国符号和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故事,对探索中国IP高质量发展和文化生产方式特色化道路的精准诠释,或许在未来将给我们更多的启示。

//主题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