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現在還沒3周,想給他報興趣班會過早嗎?

你的不易我已懂


對,太早了。

畫畫,這麼早會干涉孩子的思維和想象力。現在所有的輔導班都說“我能保護孩子的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我能將孩子的想象力發揮出來”,這些純扯。我給孩子報了我們這裡最好的一個繪畫班,課程體系非常好,老師也很不錯,我們還是快6歲的時候報名的,你們這才3歲,誇張了。這個年紀,你不如帶他去大自然裡,做點樹葉畫這種原生態的東西好,每天困在輔導班裡幹嘛,將來他有大把時間在輔導班度過。

輪滑,三週歲也不行,用專業教練的話說,孩子腿沒有力量,不建議報。這個年紀不利於孩子骨骼發育。孩子在幼兒園一般會有輪滑課,那時候你可以讓孩子接觸一下,這只是一項小運動而已,將來你想讓他走體育路線嗎?四五歲時候再考慮輪滑吧。

街舞,看來你家孩子應該是個男孩,街舞對舞蹈基本功要求不高,如果不是小女孩,沒必要這麼早學舞蹈,五六歲時候考慮看看吧,而且那時候,孩子不一定喜歡呢。小男孩,一般喜歡樂高、輪滑、圍棋、跆拳道這樣的興趣班。

總之,在孩子4歲之前,你別考慮輔導班了,真的特別地早了,也沒必要聽別人說“越早培養越好”,操之過急、拔苗助長,一樣不利於孩子發展。

上那麼多輔導班,不如你好好陪伴孩子,每天帶他出門活動,感受大自然,可以去早教班讓他跟其他孩子一起玩耍,這樣會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


人學始知道6


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可以理解,特別是家庭條件又允許的情況下,恨不得把最好的都提供給孩子。但是,教育是循序漸進的,不同的時期孩子要給予不同的引導教育,作為家長我們要了解這一切。

三歲之前,我們給予孩子的不是說多少英語單詞,背多少古詩,數多少數,認多少漢字。而是要注重孩子性格的培養和行為習慣的養成。古語“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意思是三歲之前,是孩子腦發育的關鍵時期,是心理發育最迅速的時期,這時的兒童具有天才般的吸收能力,家長的言傳身教、行為、和期望,都會影響到孩子。三歲之前是孩子養成各種習慣的時期,是學習、模仿能力最強的時期,並且一旦養成很難改變,一定要培養孩子養成各種好習慣。而不是上各種培訓班。

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其實就是從小看父母的行為習慣而養成的,把鳳凰扔在雞窩裡,長大也就是一隻大個的雞。孟母三遷也告訴我們好的習慣有多重要。




微萍文化


孩子還沒有3週歲,就要上幼兒園了,家長首先要考慮的不是要給孩子報什麼興趣班,而是要為孩子入園做準備。幼兒園是孩子離開家人的呵護獨自邁向外界的第一步,讓孩子學習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才能更好更快地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家長應逐步調整幼兒的作息規律,儘量在中午安排白天的睡眠,調整孩子的生物鐘與幼兒園的作息時間同步。家長還要訓練孩子獨自吃飯、穿衣的技能,更要在生活中教導孩子學會與小朋友相處。

等孩子順利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給孩子安排一到兩個興趣班。輪滑簡單易學,年齡越小學習得越快,個人認為只要給孩子做好防護措施,報不報班,孩子都能很快學會。至於畫畫、街舞等興趣班,差不多到四歲才有興趣班願意接收的。想要孩子學畫畫,家長可在家教孩子塗鴉,買一些圖畫類的書籍給孩子一些啟蒙。

家長希望孩子變得優秀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一定不要操之過急。要根據孩子的興趣,合理安排學習內容,不要抹殺了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春風化雨花草香


瘋了!

徹底地瘋了!

孩子還沒有3週歲,竟然就琢磨著上興趣班了?試問,三歲的孩子能坐住嗎?試問,現在三歲的孩子能夠獨立上廁所嗎?

整個社會似乎都瘋了般!教育是要遵循規律的,不是你想怎麼著就怎麼著的,也不是你有錢了,就想著趕緊讓孩子學起來,贏在所謂的起跑線上!

這是錯的!

這是違背規律的!

最終的結果,更多的時候,是傷悲罷了!

再者,問問這位家長,三歲孩子知道興趣為何物嗎?只怕,這個時候,所謂的興趣,都是來自家長吧。家長說孩子對什麼感興趣,那就是什麼了,於是,就去給孩子報畫畫……

請給孩子一個童年!

本身現如今孩子的童年時間就已經很短了,請別再過多幹預了!

回想自己三歲的時候,好吧,其實什麼也記不住。不過,據奶奶講,自己三歲的時候,在村裡是真正地自己尿尿和泥玩呢。而且,還會撿羊糞蛋當糖豆吃……

唉!

現在卻……


說文寫作


一堆diss你的,這要放在之前我也想吐槽,但是現在的情況是啪啪打臉。

三歲之前可能早了一點,去了解了解完全是可以的。我家閨女是兩歲八個月上的幼兒園,三歲多一點開始上的興趣班,報了舞蹈和英語。現在上了半年多,經歷了一開始的好奇,中間的略微排斥,到現在的真正接受,我對她的狀態還是比較滿意的。

誰都想孩子有一個瘋跑撒歡的童年,但是當週圍的孩子都報了各種興趣班,你不報會不會焦慮;孩子以後是準備上哪裡的小學,公立還是私立,私立的小學一般沒上過興趣班就直接被pass了。

不能跟我們小時候比較了,那會兒大家都差不多是玩泥巴長大的,可現在的小孩,他們以後的競爭對手都是在樂高、舞蹈、繪畫、鋼琴甚至編程、高爾夫等各種興趣班泡大的。所以我偏向於讓孩子既要學也要玩,當她對學習的東西有了興趣,她並不會認為這是負擔。到了週末的時候,放下手機,專心的陪著她瘋就好了。


艾小語0119


有點早啊!一般大部分興趣班從四周歲開始招生,部分三週歲開始。比如樂器類、舞蹈類、美術類、跆拳道等等。不過也有孩子從三週多久開始學習興趣班,比如朗朗三歲開始學鋼琴。家長可以看一下孩子的發育水平,高於同齡小夥伴的話,早一點學習也是可以的。

還有,興趣班對孩子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家長可以帶孩子去看看,參考一下老師的意見。然後,看看孩子的表現,孩子很感興趣,很喜歡的話,早一些學習也是可以的,畢竟現在還在的時間充裕,沒有其他啊的學習壓力等等。所以,學東西能更專注。

孩子的發育情況、特點各有不同,適合自家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Veeyn


這種教育誤區要把家長引導的不知道孩子該怎樣成長。把孩子這個年齡階段的成長過早的束縛在條條框框裡。

先說3週歲的孩子會有具有什麼樣的能力?

1.注意力,這麼大的孩子注意力已經開始從無意識注意逐步發展成為有意識注意力。注意力時間根據性格興趣不同,在3分鐘左右。也有10分鐘的,因人而異。活潑好動是孩子的天性。

我知道的畫畫班,可是有框框的。類似這樣的學前班把孩子的天真塗鴉……給束縛了。孩子注意力有限,精力有限,容易出現精力疲憊,煩……

2.孩子的身體肌肉還沒有發展完善,小肌肉群更是,所以有的孩子到了一年級為什麼字寫的不太好,也是有原因的。小孩子做不了太精細的動作。

3.危險意識,小孩子的各種意識也是隨著年齡增加而發育完善的。輪滑不是不好,而是孩子太小,肌肉和骨骼都在發育。有時發生危險,孩子有危險意識嗎?夠嗆,要不為什麼有的孩子,家長不在家,會爬到陽臺外……

還有家長沒有抓住主要的,就是孩子上幼兒園之前,應當培養孩子什麼獨立的行為和能力……平順的進入幼兒園生活和適應幼兒園節奏……這是家長現階段更應當考慮的問題,而不是學前班。


海涵快樂閱讀


無所謂遲早,至少在這個年齡,也不會有培訓機構傻到讓孩子去老老實實的上課學東西的,就算是興趣班,其實大多數時候也是在玩,只是玩的稍微有目的性一些而已。

所以在家長有餘力,負擔不重的情況下,去報些興趣班是沒啥問題的,就算啥都沒學到,好歹還能認識些小朋友不是嗎?這也算是一個收穫啊。

不要理那些強烈反對的意見,這些人基本都是沒小孩的,或者是小孩早都高中大學,已經與這個社會的教育現況脫節了……

現在都是說素質教育,,但是素質教育的前提之一就是:你好歹得知道自己孩子擅長什麼,有什麼特長吧?幼兒園階段,其實就是一個最好的試錯期。有錢有閒的情況下,啥興趣班都可以去報報,學學,看看孩子在擅長那些方面,這樣未來才能針對這些方面進行培養。特別是現在高考改革,等你的孩子到了中學後,很可能不靠自招就很難進985高校了。所以不從小做好準備,未來就要付出更大的精力和代價!

最後要提醒的就是:這個階段的興趣班不要太過目標導向,家長應該把心態放平,就當是付錢給孩子找了個可以去玩的地方,不要總想著很快就能出啥成果。這樣孩子開心,家長不累,最後還很有可能獲得不小的收穫!


一百分計劃


我不建議給這麼小的孩子報什麼輔導班。

孩子的天性是玩,而“玩”正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沒有心要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強加這麼一個看似“有利”的輔導。

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有好的發展,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輸給別的孩子,特別是不輸在所謂的走路線上,於是就有了許多家長過早地把孩子放在“競爭”的軌道上,各種各樣的輔導班佔據了孩子的所有時間,以為這樣就可以讓孩子有好的前途。

其實,這正是家長不成熟的表現。愛子心切可以理解,但不能把成人的想法不加選擇地放到孩子身上。而且,做家長的一定要正確理解“成功“的內涵一。成功決不是簡單的成績的提高,也不是會幾樣藝術形式,而是身心等方面全面的提高。

一個孩子,正處在對世界的初始認識階段,許多事情要靠他自己來感知,而“玩“就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途徑。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滿足孩子的好奇心,讓孩子自己去認識,去體驗。

過早地把孩子送去輔導班,容易讓孩子失去學習的興趣,造成以後孩子對學習的厭倦。

還是讓孩子好好地玩吧,讓童年真正地屬於孩子。


老樹說說


女兒一歲多的時候,我給她報過一個嬰兒音樂班,坐媽媽懷裡,唱兒歌,搖手裡的玩具打牌子,做動作。基本資料就是have fun,話都說不利落的,一個字一個字的蹦。老師有彈琴又唱歌的,一個小時很快過了。媽媽們也很開心,權當放鬆一下吧。

至於說對孩子的深遠影響,我還沒看出來,女兒10歲了,有一個美好回憶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