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廉政網評論:以苟活爲羞 以避事爲恥

繼去年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向“亂作為”祭出殺手鐧後,近日頒佈的《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劍指“不作為”,向不擔當、不負責開刀。前所未有的鐵面問責,必將激發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幹部的擔當精神,激發幹事創業的活力。

問責條例頒佈的一個重要意義在於,將天經地義的政治倫理制度化,進一步提升擔當的精神境界。中國的文化向來尊崇擔當,最鄙視尸位素餐者,最看不起在其位不謀其政、當官不為民做主的碌碌無為之輩。“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從古至今,擔當的人、擔當的事,不勝枚舉,可歌可泣,魯迅先生稱讚“這就是中國的脊樑”。中國共產黨人秉承中國傳統文化“基因”,胸懷遠大理想,斷頭流血以求之、殫精竭慮以赴之,從一窮二白到全面小康,從頻頻創造“中國奇蹟”到為世界發展提供“中國方案”,更是把擔當的政治品質推向了歷史高峰。大時代呼喚大擔當,問責條例的頒佈,再一次昭示了共產黨人對擔當“眼裡不揉沙子”式的完美追求。

問責條例的頒佈,也是解決新的時代問題的“鑰匙”。在我們幹部隊伍裡,“不待揚鞭自奮蹄”的主動作為者是主流,是多數。但受成長經歷、社會環境、政治生態等多方面因素影響,當前幹部隊伍存在一定程度的“為官不為”現象。究其原因,有的是能力不足而“不能為”,有的是動力不足而“不想為”,還有許多是擔當不足而“不敢為”。有那麼一些人凡事“怕”字當先,怕得罪人,怕挑重擔,怕遇矛盾,一門心思當“圓滑官”“老好人”“牆頭草”。實幹興邦,空談誤國,看看黨的歷史,我們取得的成績,哪一個不是豁出身子、甚至豁出生命幹出來的,如果連得罪點人都瞻前顧後,乾點事都拈輕怕重,老百姓又如何能富起來、國家又如何能強盛起來?為此,對於不擔當者、不負責者,必須堅決採取雷霆之勢,鞭之責之。問責條例踐行“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次”這個樸素真理,對不擔當者、不負責者,高懸“達摩克利斯之劍”,使之產生強烈的危機意識,自我加壓加力,主動擔責履責,最終形成團結一心、擔當幹事的良好局面。

說起擔當,晚清名臣曾國藩有句名言:“以苟活為羞,以避事為恥。”在老百姓面前,在職責使命面前,在古聖先賢、仁人志士面前,為政者當以擔當為榮,以避事為恥,以問責條例為戒,以一人一己之努力,匯聚捨我其誰、奮楫爭先的時代強音。(甘肅廉政網評論員 李天倫)

甘肅廉政網評論:以苟活為羞 以避事為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