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报来临!濒临腰斩,业绩和股价背离的海康威视


周末去公司加班,在途中刷了一下公众号后台,很快收到一条短信,因为开车违规看手机被罚了50块钱。

收到这条短信的时候我已经坐在办公室了,最近一直因为无法区分营业网点客户的行为而困惑,违章摄像头的这个行为识别的实现方式让我很困惑。

它是怎么知道我看手机的?

这个看起来不难分辨的用户行为,对于摄像头来说有一定的工作量,它要对用户拿手机的动作进行区分,确认拿的不是茶杯、矿泉水瓶等其他物体,这原本识别车牌号要复杂的多。

正好我司正要上海康的设备,第二天,海康威视的售前小哥给我打来电话,带着PPT上门演示。小哥在PPT里一点一点的解除了我的疑惑,原来摄像头后面有一台叫做“超脑盒子”的小型服务器,这个超脑盒子进行实时运算,通过人工智能对“观测”到的图像进行分析,与之前训练好的模型进行对比,符合一定标准的就会识别为看手机。

一、安防之王的苦恼


恍然大悟的我打开了海康威视的财报,发现刚刚发布了三季度季报。其中营收同比增加21.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加了20.20%。

三季报来临!濒临腰斩,业绩和股价背离的海康威视

(累计三季度季报情况,单位:万元,数据来源:Wind,整理:路过银河)


用近年来的三季度季报数据进行对比,其实从公司今年的发展情况看,海康的增幅是相当可观的,在体量不断膨胀的情况下,增长率并没有很明显的下滑。而且海康交出了有史以来最好的三季度单季季报。

三季报来临!濒临腰斩,业绩和股价背离的海康威视

(单季三季度季报情况,单位:万元,数据来源:Wind,整理:路过银河)


这个结论可以从公司的毛利率、净利率情况推断出来。

三季报来临!濒临腰斩,业绩和股价背离的海康威视

(单位:百分比,数据来源:Wind,整理:路过银河)


近年来公司的毛利率和净利率变化幅度极小,说明公司对产品市场的掌控力非常强。一方面公司牢牢把控着安防市场;另一方面公司新推出的产品都维持着极高的毛利率。

据海康威视年报披露,公司连续6年蝉联视频监控行业全球第一,拥有全球视频监控市场份额的21.4%。从市占率来看,海康的核心业务—安防摄像头已经接近了行业天花板。

三季报来临!濒临腰斩,业绩和股价背离的海康威视

(单位:百分比,数据来源:Wind,整理:路过银河)


以2017年年报数据为例,公司的安防相关业务占据了八成以上的营收。但是在公司的年报中介绍业务的部分,创新业务却用了近八成篇幅。可见公司对这些业务充满了期待,却迟迟发展不起来,让公司很尴尬。

一般而言,上市公司的经营领域接近天花板的时候,公司会选择多元化发展寻找突破。

海康最先突破的是雪亮工程,作为安防行业的老大,雪亮工程首当其冲。但是雪亮工程的弊端也在公司的报表上展现出来,工程主体以城际、乡县、农村网络监控为主,而基层政府的偿债能力和信用都堪忧。公司的应收款急速上升。

三季报来临!濒临腰斩,业绩和股价背离的海康威视

(单位:万元,数据来源:Wind,整理:路过银河)

然后需要突破的是海外市场,比如在国内做到独孤求败的格力、安琪酵母,都到海外发展。而8月1日美国众议院的禁令给了海康威视一击,虽然实际上对海康的当前的业绩影响并不大(3季度的季报也显示并未因此受到影响),但对于公司未来可能的海外市场关上了门,导致公司股价开始下滑;到了9月12日,在各路消息的影响下,公司股价大跌8.94%,之后一路跌到24。距离44.06的最高价格已经跌去了45%,濒临腰斩。

曾经的大白马,跌到让股民怀疑人生。

二、创新业务之痛,转型要比想象中的更艰难


如果不是打算换个行车记录仪,我甚至不知道海康威视开始做行车记录仪了。

三季报来临!濒临腰斩,业绩和股价背离的海康威视

海康威视把超脑盒子的概念融入到这款只有几百元的行车记录仪里,能够感应红绿灯切换,并给驾驶员语音提醒。

这样我就可以在等红灯的时候安心看手机了。


为了多元化突破,海康威视通过萤石生产线实现创新业务的突破。创新业务主要面向互联网,包括智慧家庭和智慧商业。5年来,萤石业务线条已经实现了超过10亿的营收。

这并不是一个非常优异的成绩单,因为作为营收超过400亿的大型上市公司,5年才发展到10亿的规模并不算大,且新业务的毛利率只有35%-38%左右,远低于50%左右的安防摄像头业务。

三季报来临!濒临腰斩,业绩和股价背离的海康威视

原有市场接近天花板,海外发展遇到阻力,多元化发展迟迟没有快速实现足够的营业额。在充分竞争的市场,海康威视无论是营收增幅和毛利率的掌控,都有些力不从心。

从财报披露的情况看,在海康尝试的所有创新的领域,都不是什么“新”领域,而大多是一片红海,虽然和安防摄像头有所关联,但公司遇到了原有领域竞争对手强有力的挑战。


三、新零售的战舰什么时候启航?


无论是海康的年报还是半年报,都无一例外的提到助推商业的解决方案。

它可实现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全国范围远程视频巡查,并根据管理需求,对视频巡查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统一管理;同时,通过前端智能设备,实现客流、人体属性等多方面的结构化数据采集,结合场景化需求提供终端客流分析、客群分析、定向广告推送、人脸考勤等企业更为关注的管理及运营数据。

与线上业务可以埋代码分析用户每一次点击、浏览行为相比,长期以来,线下零售行业在获取精准客户和客户行为分析方面没有非常好的手段。

会员卡几乎是唯一维系商家和客户的手段,但是大型商超的大部分客户并不习惯办会员卡,对这些现金客户的行为分析是个巨大黑洞。而海康的基于人脸识别的技术可以分析这些客户的消费行为,甚至对于未消费的客户,在哪个柜台站了多久都可以精准分析。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线下的“百度”。


按理说,零售行业对这些方面的需求是强劲的,我在去年也乐观的预测海康的新零售解决方案将得到热销。

但是事与愿违,原因出在哪?

根本原因在于,市场的教育成本是非常高昂的。

作为传统行业的龙头企业,海康威视并没有在市场推广方面做出太大的努力,许多零售企业对海康的这些功能并不知晓,依旧只是把海康当做一家摄像头厂商。


同时,对这些功能有所了解的企业,由于最终能够实现的效果无法量化,也对是否投入巨资进行相关建设充满疑惑。

倒是汇纳科技通过低成本、云平台的方式在一些小零售领域进行推广和尝试,开始培育市场。


四、三季度季报开启年报行情

三季度季报基本可以预测公司的全年经营情况,并且公司也在季报中发布了预测:预计2018年全年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幅10%-30%左右,大约在103亿到122亿之间。

我根据海康威视公告的上下限做了一张图,结合近年来的净利润情况,趋势就很明显了。

三季报来临!濒临腰斩,业绩和股价背离的海康威视

(单位:万元,数据来源:Wind,整理:路过银河)


不难看出,即便是最差的情况,海康威视2018年的净利润也是有史以来最佳成绩。无论是资产负债率还是现金流,公司都维持在较好的水平。

但是,失去信心的投资者,还会再青睐海康威视吗?


不过,细心的粉丝可以开始关注三季报了。通常年报行情由此开启,会一直持续到明年4月份年报公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