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辉:我说写生(附2018新作)

我认为,应当认识和追求有“独立作品意义”的写生

王辉:我说写生(附2018新作)

王辉写生现场

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国内战争不断,与政治无缘的油画家画风景多以模仿欧洲印象派以来的户外写生方式,产生了作品,并在规模不大但在当时都算有影响的展览会上展出。这时期,尽管已有清醒认识的早期油画前辈将本土文化的情感与心结融进这样的写生,并出现了我们熟悉的早期重要油画家的重要作品。但是,在整体时段上看,展览会上不排斥写生作品,写生方式受到肯定。这是第一个时期。

王辉:我说写生(附2018新作)

河洛河口 60X80 王辉

王辉:我说写生(附2018新作)

青龙秋枫 100X80 王辉

王辉:我说写生(附2018新作)

青龙山高 120X80 王辉

1949年后,中国开始全盘苏化,不仅在意识形态上,而且在体制建置上都在学苏联。属于意识形态范畴的美术创作接受了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并以此作为产生油画作品的唯一通道,“创作”成为一个专属概念,成为美术工作者的天职。“创作”被狭义化,并与另一种产生作品的“写生”方式剥离。从“创作”出发,写生降为辅助手段。由于中国油画处于初期阶段并缘于这样时代的认识,更将写生仅仅看成为基础训练手段。

于是,“写生”屈从于“创作”,成为不上大堂、另眼看待的二级品。尽管也仍有大家将写生画得极好成为“作品”,亦不乏精品。但世风如此,在俨然尊贵的“创作”观念下,对“写生”的认识已被定格。这是第二个阶段。三十年之久乃至六十年之久,这样的认识与观念依然沉浸在目前中国在世的老一辈油画家头脑中,甚至在头脑未曾清醒的中青年油画家中也大有人在。

王辉:我说写生(附2018新作)

请翻转手机欣赏

王辉:我说写生(附2018新作)王辉:我说写生(附2018新作)

请翻转手机欣赏

王辉:我说写生(附2018新作)

在这个阶段中,“创作”、尤其是“主题创作”是老大,不论其美丑高低胖瘦,画品再劣也捧为至尊,受到鼓励,因为方向路线对头。“写生”则不类,不论其美丑高低胖瘦,画的再好也要屈尊堂下,因为可能涉嫌“唯艺术观”或“唯艺术论”,方向路线成问题。在此意识主宰下,又在苏派系统把持下,当年林风眠、吴大羽、吴冠中、关良的作品均不属“创作”,都被另眼看待,打在冷宫里呆着,直到八十年代才焕放出纯真艺术的光彩。这就是第二阶段国门禁闭、思想僵化、意识愚蠢造的孽。思想解放、国门开放后,其实人们已经知道,塞尚的作品,马蒂斯的作品,毕加索的作品,康定斯基的作品,中国文人画在书斋中产生的花鸟、山水、人物作品,石涛、八大(乃至更多!)的作品均不是所谓的“主题创作”。但那个时候,花鸟画、山水画也一定要冠以“人民公社”的名下才成为有“主题创作”的花鸟山水,才能登入大堂。今天,当我们回观中国现代美术的绝大多数油画“创作”作品,除了能回忆到并体现出那个年代,除了原谅性地回忆当年的整体水平,在略去时代性、宣传性、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等等,在艺术质量上能与上述大家的艺术比肩齐观么。

2018年无锡最新写生

王辉:我说写生(附2018新作)

写生现场

王辉:我说写生(附2018新作)

巡塘古镇

80×80 cm

王辉

2018.7

王辉:我说写生(附2018新作)

巡塘园林

60×80 cm

王辉:我说写生(附2018新作)

凤凰岛水潭

王辉:我说写生(附2018新作)

七月荷花开

王辉:我说写生(附2018新作)

荷塘

王辉:我说写生(附2018新作)

写生现场

当代中国,“主题创作”应仅仅是中国社会体制的一种需要,绝非唯一需要。非“主题创作”作品更应是中国当代社会的广泛需要,而且更应是千百万创作主体的本能需要,是创作主体精神抒放、思维选择和自我意志的需要,而反观产生“主题创作”的机制,其累加的和产生的对艺术主体不利的种种弊端也是明明白白的。

近二十年尤以近十多年来,对东西方艺术与文化关系的理性思辨和批判,是与中国国力日渐强大、文化觉醒日益深刻、世界格局越加清晰、政治氛围越加开明、人本的主体意志越加独立的时代氛围密切相关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新意识总要取代旧意识,这不论是否取得或把持话语权。

2018年敦煌写生

王辉:我说写生(附2018新作)

写生现场

王辉:我说写生(附2018新作)

莫高窟前的宕河60x100王辉2018年

王辉:我说写生(附2018新作)

敦煌四月60x80王辉2018年

王辉:我说写生(附2018新作)

三危山中 60x90王辉2018年

王辉:我说写生(附2018新作)

岩壁60x100王辉 2018年

王辉:我说写生(附2018新作)

三危山的佛光80x200王辉2018年

王辉:我说写生(附2018新作)

春临炳灵寺60x80王辉 2018年

王辉:我说写生(附2018新作)

三危山的佛塔80x200王辉2018年

王辉:我说写生(附2018新作)

岩壁80x120王辉2018年

王辉:我说写生(附2018新作)

寺沟峡60x160王辉2018年

王辉:我说写生(附2018新作)

岩崖 100x200 王辉 2018年

王辉:我说写生(附2018新作)

黄河奔流100x400王辉2018年

国门打开后,思想禁锢打破后,一元艺术格局破除了,对东西方艺术传统和文化脉络结合着近现代中西方社会历史的再认识,第三阶段的写生已不仅仅还在重复契斯恰科夫教学体系的基础训练,也不仅仅是为“创作”收集素材,而是它本身就是一种创作方式,进一步说,它就是在户外现场的创作方式,就是一种产生作品的方式。这种方式在中国绘画历史和欧洲绘画历史中都有明证,却不是中国在第二阶段中对“写生”的僵化愚蠢认识所能定格的。把欧洲写生的作品经典捧为至宝,却对中国的油画写生方式嗤之以鼻,大有人在的中国油画界此类不知持何种心态?

与人性有善恶一样,作品的内质有优劣之别,这不分所谓“创作”还是写生。好比文学创作中的长篇小说有劣品,诗词创作有精品一样。或不可类比,或要类比,就比精良比品相。与所谓“创作”一样,写生既然是产生作品的一种方式,它本身不是问题,也没有问题,艺术家当然可以选择写生这种方式来作画。写生中产生了大量不成熟的习作味太强的作品,不是写生这个方式的问题。其实,所谓的“创作”也会出现大量的不成熟的作品。这类不成熟的作品就是不具备作品“品质”。因此,无论是所谓的“创作”还是写生,都必须对作品的“品质”或者说什么是不成熟的作品有相当的认识。固然,这种认识是随着艺术主体对油画艺术的深度把握而获得的。我们这一代画家看多了老一辈油画家的写生,其习作性之多是毋庸置疑的,其缺乏“独立作品品质”也是毋庸置疑的。这样说,绝非我辈不尊敬前辈艺术家,因为这是油画发展的水准和观念意识的局限造成的。

王辉:我说写生(附2018新作)

早春

布面油画

80X80cm 2018

王辉:我说写生(附2018新作)

普洱乡村

布面油画

60X80cm 2018

王辉:我说写生(附2018新作)

马六甲河

布面油画

120X80cm 2018

王辉:我说写生(附2018新作)

冬临普洱

布面油画

100X80cm 2018

王辉:我说写生(附2018新作)

崇高的雪峰

布面油画

150X150cm 2018

王辉:我说写生(附2018新作)

塬之一

布面油画

100X200cm 2018

所谓的“创作”与写生是不同的作画方式,其过程就会有不同。不能以“创作”的步骤性和周详性的习惯来看待户外写生。在户外写生中,主观驾驭客观的搏弈冲突与短兵相接,主客观融会贯通后自由畅快与物我一体,技法经验、审美修养、艺术积淀、创造欲念和精气神的全部到位,其产生作品的过程与所谓“创作”作品的过程有所不同,其结果在审美经验上有所不同,但作品的品质却是相同的。

我们今天谈写生,当然具备了中国油画从认识到实践都发展到了一个新高度新界面的基础,也必须具备艺术个体对油画从技巧到艺术的较高把控能力作为基础。从构图到构成的认识转换,从三维空间到平面绘画的意识调整,从焦点透视转向对画面节奏的能动处理、从对写实色彩的认识到色彩构成性的主观介入,从看似小品到具有宏大壮阔性的处理,从平涂浅绘到笔触肌理的递进把控,从画面中心各项元素的强弱调整到强化油画力度和视觉力度,等等,都应在写生中有逐渐加强的”作品”意识,都应去除尺幅无论大小而显出的习作味和小品性。

在多元并存的艺术格局中,各格各局都有其道脉与学理。持一格、占一局而否定它格与它局,都失之偏颇,都与时代精神不相融。如同以写生这种作画形式可以成长为大家一样,中国写实油画有它缘起与发展的道路和空间,中国当代艺术有其认识调整的必要与不可缺或的阵容力量,中国写生油画这条道路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这些都与是否先进有创造、落后而老旧扯不上关系。同样,中国写意油画其内在本质在于建构扎根在中国文化精神基面的本土油画,有其悠远深厚的文脉和中国当代艺术文化建设的战略考量,在法国这一代表欧洲文化的国度里提出中国写意油画,便道出了、并体现了不卑不亢的毫不犹豫的东方中国的文化尊严与立场。讲写生,我不一定讲的好。但是,我确信写生一定是回归本土、回归生活、回归主体精神,回归本真艺术。从这一艺术基点上起步,它与我们倡导的中国写意油画的宏大阵容一定有必然的、内在的逻辑联系。

中国油画写生队伍已有数十万之众,这绝对是好事。在某一层面来说,这种追求是高雅的不俗的、健康的无害的,假如全中国人民都爱好在户外写生,在自然山水之间写生,有这一传统了,那么离不虚假的高度文明就不远了。

普及后当然要讲究提高,这无须赘言。

2015年于福州江南水都

王辉:我说写生(附2018新作)

王辉1956年生于福建。1982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艺术系美术专业。现为中国油画学会理事,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执行副院长,福建省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油画学会副主席。作品分别入选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中国油画精选作品展览,第六届、第八届、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第一届、第二届中国油画写生作品展等几十项全国性油画展览。发起2002年“印象武夷——中国油画家采风写生活动”,并应邀参加数十次中国当代油画名家风景写生创作展览活动。

-END-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89515619

(微信同号)投稿咨询:13552642966(微信同号)

地址:北京市宋庄国际艺术区龙吟雅风

官网:http://www.art579.com

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