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车暗箱里的秘密

夜幕降临,亡命毒贩李某开着改装车,套用假车牌,在街头疯狂冲撞拒捕,一度金蝉脱壳。

这些似乎只有警匪题材影视剧中才会出现的惊险“毒战”,两次在海南省定安县街头上演。

近日,海口公安边防支队侦破一起重大贩毒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名,缴获毒品海洛因348.2克,依法查扣涉案毒资、车辆等作案工具一批。目前,该案已被移送海口市人民检察院起诉。

“瘾君子”变身“毒贩子”

“我的毒品是从‘阿东’手里购买的,他的‘货’纯量足,我的几个朋友平时都是找他买。”2018年2月初,海口公安边防支队东营边防派出所在办理一起吸毒案件时,一名吸毒人员不经意的供述引起了办案民警的警觉。

随着海南禁毒三年大会战的深入推进,琼岛已对毒品犯罪形成严打高压态势,当时正值两会、博鳌亚洲论坛年会警卫安保的关键时期,而这名绰号“阿东”的男子竟如此猖狂,顶风作案。

为此,海口边防成立专案组,循迹追踪,经过近一个月摸排,逐渐掌握了“阿东”的基本情况,结果令人大吃一惊。

原来,“阿东”是海南定安人,真名叫李某,42岁的他已是一名有着16年“毒龄”的瘾君子,曾因吸食毒品多次被公安机关打击处理。

不过,他仍不思悔改,“出来后”变本加厉干起了贩卖毒品的勾当,且毒品交易频繁,数量较大。

随着调查的深入,反侦查能力较强的李某似乎察觉到了什么,突然频繁地更换住所,多次与办案民警周旋,试图采取各种方式迷惑警方视线。

办案民警称,每一次贩毒时,李某都变得格外谨慎,如果有人想要购买毒品,必须提前电话预约,等自己从海口上家取得毒品并运至定安后,他再联系买家交易,而且会随时更改交易时间和地点。

然而,再狡猾的狐狸也难逃猎人的眼睛。不久,李某的贩毒特点、活动规律、藏匿地点等情况尽在警方掌握之中。细心的民警还发现,他曾多次前往广东、广西等地寻找毒品货源,近期回到海南准备大干一番。

此时,一张天罗地网正在静悄悄地铺开。

街头上演真实版“毒战”


3月25日,专案组获得一条重要线索:有人正准备向李某购买一批毒品。

这是一个收网的绝佳时机。专案组及时报请总队领导同意,果断决定伺机收网。

专案组分析:李某很有可能当晚要驾车到海口取回毒品,连夜返回定安家中后,再对毒品进行二次加工和分包。

当晚,专案组迅速派出多路警力在各个重要路段进行布控,为早日将李某绳之以法,办案民警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正如专案组民警所料,当晚19时20分许,犯罪嫌疑人李某驾驶一辆白色越野车从海口返回了定安,下了高速后,便匆忙往家赶,就在李某家附近一条狭窄的道路上,设伏的民警正张网以待。

见到这辆白色越野车驶入,一组民警迅速将准备好的车辆“抛锚”堵在前面的路口;另一组民警则驾驶车辆在李某车后追击斩断其后路,隐蔽在道路两侧丛林的民警正在慢慢靠拢,准备四面合围来个瓮中捉鳖。

此时,穷凶极恶的李某见势不妙,竟选择了疯狂拒捕。他加大油门,猛打方向盘,横冲直撞,冒险从前面车辆与围墙的夹缝中斜冲出去,最终疾驰而逃。

办案民警立即报告突发情况,同时兵分几路在县城内搜寻李某驾驶的车辆。几个小时后,民警在定安县城内发现行驶着一辆有碰撞痕迹的白色越野车,与李某驾驶的车辆极为相似,但悬挂的车牌不同。

民警分析,这很有可能是犯罪嫌疑人金蝉脱壳的伎俩,便立即对该车牌进行认真查询核实。果不其然,这辆套牌车车主正是李某本人。

为防止李某再次逃脱,专案组立即调集警力和车辆实施围捕。此时,李某似乎发现办案民警的车辆,随即加大油门伺机逃窜,办案民警对其穷追不舍、围追堵截。

“不许动!不许动!”当追到一个乡道时,穷途末路的李某驾车陷入菜地里,民警一拥而上将李某按在地上。

藏在轿车暗箱里的秘密

李某终于落网,办案民警振奋不已,立即对李某驾驶的越野车进行了全面搜查,但令人扫兴的是,在车上并没有发现任何毒品。

“车里必有玄机,毒品应该就在车上,大家再仔细找找。”办案民警又重新对整个车辆的各个部位进行仔细检查,但依旧一无所获。

如果李某此次驾车到海口的目的不是进行毒品交易,他为何要亡命拒捕呢?

正当大家一筹莫展时,轿车驾驶座下面隐藏的暗箱引起民警警觉。这个暗箱长约25厘米宽约10厘米,暗箱盖子和底部挡板均可打开,旁边黑色拉条连接着底部挡板,当拉动拉条时,底部挡板随即打开。

办案民警见状一脸兴奋,推断李某在发现警方堵截时,一定是拉动拉条将毒品丢至车外,以达到销毁证据、逃脱制裁的目的。

专案组立即组织警力赶赴冲撞现场,对沿途的路面、附近的草丛进行仔细搜查。4个小时过去了,办案民警仍然没有找到毒品的下落。

办案民警带着疑问对李某展开突击审讯,但李某心存侥幸,一直矢口否认。在办案民警耐心教育下,李某的心理防线最终被攻破。

据李某供述,为了更加隐蔽地运输和藏匿毒品,他特意到汽车修理厂对这辆越野车的暗箱进行改装。曾经在广东、广西等地贩卖毒品遇有突发情况,他将毒品丢至车外以逃避警方检查。

“ 当天,在我家附近那条狭窄道路逃离警方包围圈后,我驱车赶往经常吸毒的地方,更换了事先准备好的假车牌。”李某称,他还将毒品藏匿在附近的树林里,做好记号,准备通知朋友过来拿走保管,不料被边防民警抓获。

在海口市第二看守所,当本刊记者见到李某时,瘦小黝黑的李某隔着铁窗懊悔不已。他只有初中文化,没有固定职业,2002年因寻求刺激开始跟着朋友吸食毒品,导致家徒四壁,最后走向以贩养吸的歧途,多次被公安机关打击处理。

提起自己1岁多的孩子,李某抱头痛哭。他声称,这次购买了大量毒品,准备出售获得暴利后为小孩准备一笔钱,结果却是坠入深渊、毁了家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