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走後,才知道原來世界上,武功最高的是時間……

金庸走後,才知道原來世界上,武功最高的是時間…

金庸走後,才知道原來世界上,武功最高的是時間…

最近幾天,我們的朋友圈突然因為一個人的離去,變得更像“朋友圈”,曾經的70、80、還是90後甚至是00後都是他的痴迷,他就是金庸。而在朋友圈裡也久違地看到了他們不加掩飾的真實情感和點滴的回憶。

金庸走後,才知道原來世界上,武功最高的是時間……

可能是年紀大了,對一些事情總會憂愁善感:“我們都曾經瞞著爸媽在被窩裡刷金庸到深夜,上課也偷看金庸,書被沒收,結果發現老師們輪流在辦公室重溫,捨不得還給我們。什麼都讀不下去、什麼都不想做的時候,都會覺得幸虧還有金庸”。

金庸走後,才知道原來世界上,武功最高的是時間……

為此特地整理了這篇特殊的文章,來紀念剛剛離世的金庸,網友真情的流露:

網友/千染的顏色:一個個熟悉的名字都成了碑上的文字,時間彷彿從抽象變成了可以看到的具體。我們在唏噓不捨與痛心中,努力與不願意面對的成長歲月鬥爭著,但其實我們早就從姐姐哥哥成為阿姨和叔叔了。

金庸走後,才知道原來世界上,武功最高的是時間……

馬末都:中國人特別崇尚武俠精神,尤其對武俠小說特別感興趣,因為它“以天下為己任”;讀者能把內心的不平事通過武俠小說排遣掉。號稱武俠小說三大家金古梁的金庸、古龍、梁羽生先生,時至今日全部駕鶴西行,迴歸道山,三大家陰間再次晤面長聊,想必快樂。惜武俠小說界少見俠肝義膽,鋤強扶弱,抱打不平;深秋天冷,失去先生,尚有餘溫。早年與金庸先生擦肩一晤,客套過幾句;先生仙風道骨,高山仰止。有人說,金庸走了,青春沒了。這是對他老人家的無盡懷念。

網友/土德飛哥:在那個不富裕的年代,我讀過的第一部武俠小說是《射鵰英雄傳》,得虧家裡有個愛讀書的二哥,十六開本,印刷質量很好。

網友/飛翔的翅膀:懷戀那可以看書的日子,如今拿起書,眼睛已老花,頗為感傷。

網友/PP粉: 昨晚看到新聞後我哭了,我一本金先生的書也沒看過,卻非常崇拜“以天下為己任”的俠客精神!或許他是一代人的青春座標,山峰一樣的存在。40歲的人感嘆青春已逝、歷史長河裡生命短暫、宇宙浩渺中生命無意義……

金庸走後,才知道原來世界上,武功最高的是時間……

最後感謝金庸和他的小說曾帶給我們的改變,讓我們一起痛快地度過一個江湖夢。悲傷的十月,一代文學泰斗離世,一個時代落幕了,江湖路遠,就此別過。

關於金庸的故事,你瞭解多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