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天、12174公里,2018自駕「重走中央紅軍長征路」:第2站!

【第二站:松毛嶺戰爭遺址】

松毛嶺戰爭遺址,位於福建龍巖長汀中復村幾公里外的319國道旁,有兩個出入口,國道旁有比較明顯的交通指示標誌,但是,由於沒標明哪個是進口、哪個是出口,自駕車輛前往要特別注意:其中一條上山的道路特別狹窄、坡度特別陡,無法交匯車輛。

“松毛嶺保衛戰”,國民黨方面稱為“朋口戰役”。

因為紅軍在“松毛嶺保衛戰”中失利,中央蘇區東大門失守,才開始了戰略大轉移,所以,松毛嶺保衛戰是中央紅軍長征的前導之一。

92天、12174公里,2018自駕“重走中央紅軍長征路”:第2站!

1934年8月,第五次反圍剿後,國民黨集中了50萬兵力,重點進攻中央蘇區。

國民黨東路軍總司令蔣鼎文轄李玉堂第三師、李延年第九師、李默庵第十師、宋希濂第三十六師、陳明仁第八十師、劉戡第八十三師、洪士奇炮兵第五團等,共計十餘萬兵力,向中央蘇區的東大門:松毛嶺逼近。

保衛松毛嶺就是保衛汀州、保衛瑞金!為保衛中央蘇區東大門,紅九軍團、紅一軍團和紅二十四師2萬多人集結在松毛嶺西南面的鐘屋村一帶。

9月23日,敵人向松毛嶺發起猛攻,數小時內發射了123毫米榴彈炮、130毫米山炮及80毫米迫擊炮共幾千發炮彈,同時還出動了飛機輪番轟炸。

紅九軍團、紅二十四師近萬人,據守在山上工事與敵激戰。為配合紅軍作戰,當地的老百姓幾乎全體出動,和紅軍一起修工事、挖戰壕、或參戰、或抬傷員、運物資、或送茶水飯菜。在“一切為著前線的勝利”的口號號召下,當地“地方無閒人,戶戶無門板”。

松毛嶺的山勢尋常,並非易守難攻,加上紅軍又無優勢兵力和火力,難以堅守。

經過七天七夜的血戰,守衛松毛嶺的紅軍,終因勢單力薄,於9月29日奉中革軍委命令撤出戰鬥。

松毛嶺一線,遂告失守。

92天、12174公里,2018自駕“重走中央紅軍長征路”:第2站!

松毛嶺保衛戰,紅軍和地方武裝犧牲了1萬多人,負責斷後的紅二十四師,最後只剩下一人。

這裡的山澗水幾天幾夜都是被鮮血染紅了的,許多樹上都掛著殘臂斷腿。直到戰鬥結束的半個多月後,松毛嶺上空依然血腥不減、綠蠅如雲,吸附在松枝上的綠蠅,將碗口粗的松枝都壓折了。當地的老百姓有兩年多時間都不敢上山砍柴耕作。

《長汀縣誌》記載:是役,雙方死亡枕藉,屍遍山野,戰事之劇,空前未有。

遲浩田題寫碑文的“中央蘇區松毛嶺戰役紀念碑”,如今豎立在松毛嶺上。

92天、12174公里,2018自駕“重走中央紅軍長征路”:第2站!
92天、12174公里,2018自駕“重走中央紅軍長征路”:第2站!
92天、12174公里,2018自駕“重走中央紅軍長征路”:第2站!
92天、12174公里,2018自駕“重走中央紅軍長征路”:第2站!

紀念碑旁,是“松毛嶺戰役參戰部隊長征出發零公里處”紀念碑。

92天、12174公里,2018自駕“重走中央紅軍長征路”:第2站!
92天、12174公里,2018自駕“重走中央紅軍長征路”:第2站!

我繼續沿著紀念碑旁一條新修的柏油馬路,開車前往松毛嶺阻擊戰郭公寨前線指揮部舊址。

92天、12174公里,2018自駕“重走中央紅軍長征路”:第2站!

步行幾百米上山後,首先看到了當年的紅軍崗哨:松毛嶺阻擊戰期間,紅軍戰士在這裡站崗放哨,保衛郭公寨前線指揮部的安全。

92天、12174公里,2018自駕“重走中央紅軍長征路”:第2站!
92天、12174公里,2018自駕“重走中央紅軍長征路”:第2站!
92天、12174公里,2018自駕“重走中央紅軍長征路”:第2站!
92天、12174公里,2018自駕“重走中央紅軍長征路”:第2站!
92天、12174公里,2018自駕“重走中央紅軍長征路”:第2站!
92天、12174公里,2018自駕“重走中央紅軍長征路”:第2站!

這是一棵護紅樹,在松毛嶺戰役中,一架飛機投下的炸彈正落在這棵大樟樹上,被樹尾擋住,炸彈在大樹上炸開,郭公寨指揮部得以保全。

大樟樹旁,還有松毛嶺阻擊戰期間,紅軍開挖的防空S型戰壕遺址。

92天、12174公里,2018自駕“重走中央紅軍長征路”:第2站!
92天、12174公里,2018自駕“重走中央紅軍長征路”:第2站!
92天、12174公里,2018自駕“重走中央紅軍長征路”:第2站!
92天、12174公里,2018自駕“重走中央紅軍長征路”:第2站!

松毛嶺阻擊戰郭公寨前線指揮部設在這棟老房子裡,它原為黃氏祖祠,當年有七戶人家住在這裡。這個地方背靠松毛嶺主峰金華山高地和朱鬃嶺高地,與對面的七嶺高地遙相呼應,從七嶺看過來,這裡的敵情盡收眼底,所以,紅軍把前線指揮部設在這裡。

1934年7月到9月,紅一軍團、紅九軍團的指戰員林彪、聶榮臻、羅炳輝、蔡樹藩等在這裡指揮了兩場激烈的戰鬥:溫坊戰鬥和松毛嶺阻擊戰。

92天、12174公里,2018自駕“重走中央紅軍長征路”:第2站!
92天、12174公里,2018自駕“重走中央紅軍長征路”:第2站!

房主人就是這位大爺,他是黃家的後人,每天不辭辛勞把房屋裡外、周圍都打掃得乾乾淨淨,有遊客來參觀時,他總是熱情地向遊客講述紅軍當年的故事。

92天、12174公里,2018自駕“重走中央紅軍長征路”:第2站!

屋子裡的牆上分別陳列著:

【1】紅24師組織表:師長周建平、政治委員楊英、參謀長詹得天。

紅24師前身為新紅20軍,1933年冬改編為後紅一方面軍直屬總部獨立第24師,共有人員6000餘人。

【2】紅九軍團組織表:軍團長羅炳輝、政治委員蔡樹藩、參謀長郭天民、政治部主任黃火青、供給部主任趙鎔、保衛局局長李濤、偵察科長曹達興、作戰科長劉雄武。

紅九軍團於1933年10月29日成立,長征時共有人員11538人,劉少奇於1934年10月被任命為紅九軍團中央代表,在長汀城隨隊出發長征。

1934年8月,紅九軍團勝利完成護送北上抗日先遣隊紅七軍團渡過閩江北上抗日後,回到蘇區。

【3】紅一軍團組織表:軍團長林彪、政治委員聶榮臻、參謀長左權、政治部主任李卓然、保衛局長羅瑞卿。

紅一軍團於1930年8月在長汀成立,由紅四軍、紅三軍、紅十二軍組成,長征前夕,共有人員19880人。

1934年4月廣昌戰役後,國民黨以北、東兩路軍分六路向中央蘇區推進,紅一軍團奉命東進福建轉戰建寧、泰寧,於8月31日急行軍趕到鍾屋村一線。

【4】東方軍入閩作戰序列表:司令員彭德懷(兼)、政治委員滕代遠(兼)、參謀長鄧萍(兼)、政治部主任袁國平(兼)。

1933年夏,東方軍由紅三軍團、紅七軍團一部及閩贛獨立師合編而成。1934年初,各部歸原制。

【5】松毛嶺阻擊戰示意圖。

92天、12174公里,2018自駕“重走中央紅軍長征路”:第2站!
92天、12174公里,2018自駕“重走中央紅軍長征路”:第2站!
92天、12174公里,2018自駕“重走中央紅軍長征路”:第2站!

自駕路線、路況及其他景點等即時遊記信息,請點擊↓

第四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