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救白血病哥哥,爷爷带着一岁半的妹妹每天剥蒜20斤,辣到哭


“我有很爱自己的亲人,我们一家人不富裕但是很幸福,那一天,恶魔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我的生活失去了色彩和缤纷的世界,围绕我的只有冰冷的病房,需要花好多好多的钱,那天晚上我得知,还需要很多钱,我们真的是没有办法了,可我想回家,我还有好多事要做,我的人生不应该就这样匆匆结束了。”写下这段话的孩子叫刘宁,13岁的他是河北省唐山市滦县第四中学的学生。6月22日,医院验血报告单显示他得了白血病,建议去北京复查

6月24日,刘宁和父亲刘强在北京天安门前留影,这一天,13岁的刘宁第一次尝到了肯德基的味道。刘强告诉记者,“老家距离北京只有220公里,但35岁的他是第一次出远门,为的是给孩子救命。能在北京旅游是因为挂号的医院周日血液科没有大夫出诊,这是刘宁出生后父子俩唯一的一次‘旅游’。”

2018年6月25日,在北京海军总医院,刘宁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型。医生建议尽快做配型移植。刘强根本想不通,孩子只是反复感冒耳鸣,就被检查出白血病,辗转了多家医院后,刘宁在北京京都儿童医院等待移植。移植前刘宁的腰穿很不顺利,遭了很多罪,心理也出了问题,一晚上蒙着头,饭不吃水不喝,看到医生做体检就躲在床的最里面,全身颤抖抽出的哭,不敢看医生……


刘强在老家与父母共同经营蒜肠生意,白血病的医疗费用很多不能报销,家中的积蓄已经用完了。刘强想到了卖房,可是卖了房子一家四口住在哪里?同村的一个好大哥借他20万,对于刘强来讲,这不是一个小数,他用房子做抵押,如果将来还不了钱,房就不要了。3个月的治疗就花去50万,面对巨额的医疗费,爱子心切的刘强流下眼泪。

蒜肠一斤4块钱,每斤有5毛钱利润,平均每天能赚百余元,刘强的父母本打算今年退休,将蒜肠的生意交给刘强来做,可刘宁的突然病倒,让刘强与爱人手足无措,父母也只好继续经营生意。可这份糊口买卖,实在难以维持刘宁的药费。图为刘宁的奶奶在老家的菜市场,早出晚归的卖蒜肠,为孙子筹集医疗费。

刘强的爱人吴琼没有固定工作,婚后一直在家中带孩子,小女儿出生后,儿女双全的他们本是别人羡慕的家庭,虽谈不上富裕,但一家人在一起很幸福。自从刘宁生病后,吴琼就放下女儿,跑到北京照顾儿子。图为吴琼为孩子拉帘子,生病后的刘宁相貌与脾气变化比较大,不愿与外界接触。


小女儿从今年6月份开始就没见过爸爸妈妈,一直由爷爷奶奶带着,吴琼曾经和孩子视频过一次,女儿哭闹一晚不睡觉,从那后再也不敢与孩子视频,怕女儿吵着要妈妈,爷爷奶奶不好带。爷爷每天在家里每天做蒜肠,需要大量剥蒜,爷爷告诉她,做肠肠卖钱救哥哥。小女儿每天陪着爷爷剥蒜,曾经剥蒜的手指碰到眼睛辣到哭。

刘宁夜里曾经看到过父亲偷偷的流泪,问爸爸是不是家里没钱了,他知道家里的经济状况,可父亲却不敢告诉他实情。刘宁自己在水滴筹上申请捐助,但他的朋友圈里只有爸爸妈妈……

看过《我不是药神》电影的都知道格列宁,它的原型格列卫副作用比较小,一盒药现在10800元,能吃半个月,可刘宁家庭条件吃不起,只能吃可报销的国产药维持。印度的仿制药价格在500元左右,但是渠道不明又怕耽误病情,刘强不敢给孩子吃。

如果不是生病,刘宁清秀的外观,可以算是网民眼里的小鲜肉了,13岁的他本该在校园里读书,打球,太多的事情等待着他去尝试。如果您能够伸出援手,也许可以改变一个孩子的命运,改变一个家庭的现状。目前刘宁在北京京都儿童医院等待移植,父亲的配型达到8个点,医生说治愈的希望很大,但刘宁的移植治疗还有20万的缺口。

如果你想献出一份爱心,可以复制链接(https://yglian.qschou.com/gongyi/publicSite/detail?ChannelId=zhech&id=201810290000000025622587)在浏览器中打开,完成捐助。也可以扫描后面下一页的二维码进行捐款。该项目由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9958儿童紧急救助中心发起。原创作品,侵权必究!


如果您愿意帮助他们,可将此二维码保存至手机相册,打开微信“扫一扫”,从相册中选取二维码进行识别,即可献出你的爱心,完成捐助。该项目由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9958儿童紧急救助中心发起,善款由发起方直接资助受助人进行治疗,并对治疗情况和资金流向进行公示。详细请关注捐款平台动态。监督电话:400-006-9958。

关于“感光计划”:是2018年7月12日由今日头条携手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华 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联合发起的公益项目 ,参与项目的公益摄影师,在符合《慈善法》要求的基础上,将通过自己的头条号持续发布反映救助线索的公益图片,为有需要的受助人连接社会募捐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