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鄉村振興步伐的加快 木拱廊橋營造技藝在復興

隨著鄉村振興步伐的加快 木拱廊橋營造技藝在復興

工匠正在建造木拱廊橋。

隨著鄉村振興步伐的加快 木拱廊橋營造技藝在復興

鄭多雄(左一)在介紹木拱廊橋構件。

隨著鄉村振興步伐的加快 木拱廊橋營造技藝在復興

壽寧通過七夕節趣味搭橋比賽、廊橋文化進校園等活動進一步傳揚民間匠藝的別樣魅力,並激發廣大青少年對本土文化的自信和興趣。

隨著鄉村振興步伐的加快 木拱廊橋營造技藝在復興

大安鄉庭溪村新建的福星橋。

日前,位於壽寧縣犀溪鎮武溪村村尾的木拱廊橋開工興建,主墨師傅為該縣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省級非遺傳承人鄭多雄。

這是8年來,鄭師傅主持修建的第13座木拱廊橋。

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稱的壽寧縣,是全國現存木拱廊橋最集中、最豐富的區域之一。作為“古老概念的現代遺存”的壽寧傳統木拱廊橋,是世界橋樑史上僅有的品類,也是中國傳統木構橋樑中技術含量最高的一個品類。

近年來,隨著鄉村經濟的振興,木拱廊橋營造古技藝在壽寧得到復興,政府與民間力量持續努力,要讓廊橋文化一直延續下去,並更好地呈現在世界的舞臺上。

重建廊橋助鄉村振興

走進壽寧大安鄉亭溪村,一大片保存完好的古民居錯落有致地分佈在大山腳下,村頭處是上百畝蒼翠的原始森林,一條清澈的溪流穿村而過,在村尾處匯聚成一個靜謐的小湖泊,湖泊上一座暗紅色的木拱廊橋如一條巨龍橫跨兩岸。

這座廊橋名為福星橋,長36.6米,寬5.1米,於2016年9月建成。橋體採用木拱,橋上三閣鼎立,飛簷翹角,造型優美,古香古色,橫跨湖上,氣勢壯觀。它將大王崗原始森林與古香古色的馬仙宮通過兩地的健身步道連為一體,與美麗鄉村交相輝映,成了這裡一道獨特的景觀。

2014年至2016年間,該村在駐村幹部的努力下,村莊基礎設施得到完善,民居得到仿古修繕。為了留住鄉愁,讓美麗鄉村更有古風,村兩委帶領村民籌集資金160萬元修建了福星橋。

斜灘鎮鎮區虎口灘有座雙孔木拱廊橋,這橋全長106米,雙拱跨度86米,橋寬6.8米、高20米,是目前全國最長、最寬、最高的雙拱木拱廊橋。

“作為閩東四大文明古鎮之一,斜灘積澱了厚重的歷史文化和豐富的人文景觀,鎮域內曾完整保留著古代10多座廊橋,後因洪水和年久失修已蕩然無存。斜灘民眾渴望重建一座木拱廊橋,恢復古鎮曾經的人文盛景傳承非遺文化。2016年6月,斜灘鎮被福建省政府評為第五批省級歷史文化名鎮。為配合打造旅遊興鎮,重振昔日雄風,由斜灘社會公益協會牽頭,與鎮政府商定,集民間力量爭取多方支持,眾籌資金800萬元(實際造價1100萬元)修建了這座廊橋。”斜灘鎮鎮長徐飛介紹說。如今,這座新廊橋集交通、旅遊、休閒、信仰、風水於一體,成為古鎮的標誌性建築物,是遊客遊玩古鎮必到的景點之一。

近年來,壽寧縣各村民眾群策群力先後起了7座木拱廊橋。對於村民們來說,捐資修橋不僅是為了解決交通問題,更是留住鄉愁記憶、感受村莊人文歷史的重要載體。對於他們而言,一座木拱廊橋就好像一座村落的精神圖騰,代表著村人曾經開拓進取的精神,代表著村落重要的精神象徵。

轉行匠人成造橋主力

近年來,仿古涼亭、仿古長廊、木拱廊橋、寺廟等古香古色的復古建築成了美麗鄉村的“標配”。從事復古建築的工匠一個月的收入近8000元,比農民務工的收入高得多,吸引了轉行多年的老木匠重新投入復古建築行業,還吸引了新生代傳承,復古建築營造技藝得到復興。

今年70歲的坑底鄉林山村村民吳宗善,早年曾是大木作師傅,他與許多同行一樣,放下斧頭拿起了鋤頭,多年來僅靠在家種點田地、蔬菜維持生活。2011年,他被鄭多雄請去,組隊修建西浦村的木拱廊橋。

雖多年未建房,但從業20來年的大木作經驗還在,吳宗善向鄭多雄學習請教很快便掌握了木拱廊橋營造技藝,成了鄭多雄的得力助手。“雖然年齡大,但幹活依然利索,是團隊裡的主幹。在外工作的兒子叫我回家休息,但我還不想‘退休’。”吳宗善說。

今年57歲的吳祥滿,是吳宗善的老鄉。吳祥滿19歲開始跟隨師傅學大木作造房,蓋到40多歲時他失業了。2014年,在吳宗善的介紹下加入鄭多雄廊橋團隊旗下,到大安鄉炭山村建造福星橋。“跟隨鄭師傅造了兩座橋後,也學會了造橋技藝。”吳祥滿喜滋滋地說,“造橋可比在家做農活有意思多了。”

十多年前,石匠出身的鄭多雄在大哥鄭多金的教授下學會了木拱廊橋營造技藝。2011年,西浦村籌資修建飛雲橋,請鄭多金任顧問,由鄭多雄主持建造。鄭多雄便叫上4個相熟的大木作師傅組成建橋小團隊。在8年的時間裡,鄭多雄先後吸收了坑底東山樓、林山、小東村裡10來名轉行的大木作匠人,輾轉武夷山、福安、閩侯、浙江晉寧及壽寧西浦、大安、斜灘、犀溪等地建造和建復木拱廊橋14座。

沒有造橋時,鄭多雄的隊伍還被請去修建仿古長廊和寺廟。此外,鄭多雄還經常接到定做木拱廊橋的手工活,他與另外一個同伴利用閒暇時間打磨起那一個個別緻的“小橋”。“工藝精細的模型可以賣上萬把塊,簡單點的幾千塊。這也是一種收入。”

為了將造橋技藝一代一代傳承下去,2015年,鄭多雄的兒子鄭暉民加入木拱廊橋建造隊伍,隨同父輩們一同前往大安碳山村建橋。

鄭暉民加入造橋隊伍以後,從最基礎的基本功開始,練斧法,學用斧子、鋸子、刨子,剛開始手經常被磨起血泡。四五百斤重的木頭也要與老師傅們一起抬,一天下來,手腳痠疼得無法動彈。

“真想放棄回去繼續開挖掘機。”鄭暉民說。不過他還是堅持下來了。如今經過兩年多鍛鍊,掌握了基本功,雖然離掌握造橋技術的路還有小段距離,但他相信,經過父輩的指導,擁有工匠精神的他會慢慢成長,把造橋技術傳承下去。

古法技藝盼後繼有人

不久前,壽寧縣首次舉辦木拱廊橋傳統營造技藝傳承人與志願者培訓班。為期兩天的培訓邀請了業界專家、學者面對面授課,課堂內容較為豐富,除了廊橋文化介紹,還有專業理論教學、現場實際操作。參加培訓的學員有20多名,既有民間工匠,也有企事業單位人員、大學生。

壽寧縣博物館館長龔健感觸地說,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是中國傳統木構橋樑中技術含量最高的品類,然而這項技藝長久以來僅流傳於閩浙邊界山區,而從事技藝的匠人文化水平不高,年齡偏大,無古建修復資質,而年青人又吃不了苦不願從事技藝學習,如今正處在青黃不接的傳承困境。“舉辦培訓班旨在提高木拱廊橋非遺傳承人群的理論研究及實踐水平,破解無古建修復資質尷尬,引導更多年輕人加入弘揚廊橋文化的隊伍。”

鄭多雄修建了這麼多年的廊橋,心裡一直有個夢想——組建自己的仿古建築公司。

“最早被一家公司請去主墨建了一座橋,後因工資被拖欠等原因無法再繼續合作。此後,我的建築隊只能掛靠在一家建築公司名下從業,僅賺取低廉的建橋勞務費。有幾個一起好多年的師傅嫌工資低離開了隊伍去做生意或轉投別的公司了。要是有專業資質的人才加入我們的隊伍,一起成立股份制建築公司,那麼手工藝人就有了長久的保障,不會那麼辛苦。薪盡火傳也更容易些。”鄭多雄說。

這次培訓班的舉辦讓他看到了希望。目前在壽寧縣住建局工作的李振,是一名取得橋樑與結構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學歷的廊橋文化愛好者。他參加了培訓班的學習後,經常利用閒暇時間到鄭多雄目前在建的際溪廊橋工地學習造橋技藝,從最基礎的功夫開始學習。

李振說:“我從初中時就對橋樑十分感興趣,大學學習的就是橋樑的設計與建造,精通繪圖,但是一直沒有實踐經驗。希望通過培訓學習,提高對木拱廊橋營造技藝的認識,利用自己的專業所長傳承非遺文化。將來有可能加入鄭多雄的隊伍,一起組建建築公司,讓沒資質的師傅們都能取得古建資質。”

在傳承人與愛好者自身努力的同時,壽寧縣通過投入保障,致力讓非遺文化得到保護與傳承。近年來,壽寧連續向國家申報了營造技藝傳承專項保護資金,鼓勵和資助民間修建木拱廊橋,推動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在造橋實踐中實現可持續的傳承發展。與此同時,通過生動有趣的七夕節趣味搭橋比賽、廊橋文化進校園等活動進一步傳揚民間匠藝的別樣魅力,並激發廣大青少年對本土文化的自信和興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