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南京保卫战:打?不打?这也是一个问题!

国民政府在考虑守不守南京,日本人则在考虑打不打南京。

时任日本陆军参谋本部次长多田骏并不主张战争扩大化,而是倾向于通过谈判来迫使国民政府屈服。在多田骏看来,继续进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下图,陆军大将多田骏,甲级战犯,1948年12月16日,在东京巢鸭监狱病逝。

1937南京保卫战:打?不打?这也是一个问题!

11月7日,参谋本部向华东前线发出命令:

扫荡中国残兵限于苏州、嘉兴连线以东。严禁越过该『制令线』继续扩大战事。

同一天,上海派遣军和第10军编组为华中方面军,松井石根任华中方面军司令官,兼上海派遣军司令官。

下图,南京大屠杀元凶之一,陆军大将松井石根,甲级战犯。1945年12月23日,在东京巢鸭监狱被处以绞刑。

1937南京保卫战:打?不打?这也是一个问题!

四天以后,上海陷落……

然而上海派遣军和第10军的推进速度大大超乎松井的预料,以至于他不得不以华中方面军司令官的名义下令:

所有追击部队以上海派遣军攻至福山、常熟、苏州连线为止,第10军攻至平望、嘉兴、海盐连线为止。

陆军参谋本部希望华中方面军停止追击,原地休整,保持对南京的监视和威慑即可。必要的时候抽调一到两个主力师团支援可能实施的广东登陆计划。但松井不这么想。

淞沪会战,松井指挥的上海派遣军始终打不开局面,最后是柳川第10军的远线迂回敲开了胜利之门。东京方面对他的能力已经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如果能一举攻克南京,将是他重新证明自己的绝佳机会。更何况,中国军队的战力已经损耗大半,此时攻击南京比上海会战要容易太多。

想归想,松井也没敢立刻攻袭南京,毕竟客观条件摆在眼前,上海派遣军经过炼狱般的淞沪会战,已经接近崩溃。

有累的,也有不累的。柳川平助的第10军登陆以后,没遭遇强力抵抗,第6、8、114师团的阵亡人数加起来才1500人左右。第10军的将佐军官纷纷向柳川平助请愿,干脆甭管什么『制令线』,一路干到南京就完事了。

下图,南京大屠杀元凶之一,陆军中将柳川平助,乙级战犯,1945年1月病死。

1937南京保卫战:打?不打?这也是一个问题!

11月15日,华中方面军司令部和东京军部同时接到柳川的电报,内容很简单,第10军要去打南京了。

跟松井一样,华中方面军参谋长塚田攻不反对进攻南京,而是反对现在进攻南京。他认为在没有补给保证的情况下,孤注一掷进攻南京简直是自杀。

下图,陆军大将塚田攻,1942年12月18日由南京飞往汉口途中,飞机被第48军138师412团3营9连的高炮击中,是抗战期间中国军队击毙军衔最高的日本陆军将领

1937南京保卫战:打?不打?这也是一个问题!

塚田的顾虑不无道理。已是11月,十几万日军还穿着夏装,冬服都还没发到前线。桥梁大都被中国军队破坏,而华东又水系发达,为了渡河,很多部队甚至开始满世界挖坟头找棺材板搭浮桥了。

更要命的是粮食。淞沪会战时,日军后勤补给尚且只能勉强支撑士兵不饿死,每天只能定量吃干面包片。一下把战线拉到南京,后勤补给跟不上,士兵吃什么?

但柳川显然顾不上这些了,因为攻克南京的诱惑太大了,一举拿下敌国首都,这份荣誉足以让第10军以命相搏。

松井老鬼子坐不住了,虽然是华中方面军司令官,但他也是上海派遣军司令官。如果真的让柳川这个愣头青攻克南京,无异于把上海派遣军的胜利果实拱手让人。

既然如此,那就都别管什么制令线,大家往南京奔吧!上海派遣军也加速行动,继续向南京推进。

陆军参谋本部次长多田骏彻底怒了,这是不拿参谋本部当干粮啊。他立刻向下令,要求柳川第10军必须退回制令线。

一时间,陆军参谋本部和华中方面军司令部之间往来电报不断,嘴仗不止……

就在两边打嘴炮的时候,11月20日,东京设立大本营,直接指挥华北和华东作战。大本营是战争期间日本最高指挥机构,直接向天皇本人汇报。

大本营并非常设机构。第一次设立大本营是中日甲午战争,第二次是日俄战争,而这回是第三次。从这个举措来看,东京方面已经开始倾向于进一步扩大战事了。

11月24日,首次大本营御前会议上,陆军参谋总长闲院宫载仁亲王对昭和天皇说,进攻南京势在必行……(未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