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网上的剃须刀,为什么火爆到抢不到?

小米网上的剃须刀,为什么火爆到抢不到?

避开巨头,是创业者的惯例,须眉科技却有点反其道而行之。

2017年双11,须眉科技研发的米家便携电动剃须刀,仅用30分钟就售出1万只。事实上,米家便携剃须刀在几天就收获了远超备货量的预订量,小米销售部门更是告诉须眉科技CEO陈兴荣:剃须刀生产多少,我们就要多少!

小米成立七年来,成就了小米自己,用互联网的思维来做产品,创造了很多奇迹,使小米品牌自带了销售渠道属性,所以也让小米网成为了中国三大电商平台之一,在双十一期间更是创造了当天26亿销售的壮举。然而对于能够用“小米”或者“米家”品牌的品项,打上小米或者米家品牌的小米生态链商品屈指可数,且大多是智能硬件,切入的领域也都没有行业巨头。剃须刀却不同,飞利浦、博朗、松下等巨头环伺,初创企业如何挑战象群?陈兴荣给出的答案是另辟蹊径,在使用场景中去寻找机会。

巨头们的产品陈兴荣视之为男人的“第一把刀”,如果正面碰撞,确实机会渺茫。但第一把刀也有弱点,那就是不方便携带,且充电烦琐。

如果剃须刀能像地铁卡片一样随身携带,一个月不用充电,并且如Zippo般精致得像个玩物,陈兴荣觉得一定有机会。这便是男人的“第二把刀”,更是须眉科技杀出红海的利器。

巧合的是,“第二把刀”的想法竟然与小米生态链管理团队的意见不谋而合。小米联合创始人刘德曾说:“创业公司和大公司不同,大公司要找最大的市场,创业公司要找市场的缝隙。”小米生态链认为,须眉在传统剃须刀和大公司正面开战会很困难,但在便携剃须刀方面,则大有可为。因为这一品类对手很少,且产品已多年不迭代,还有剃不干净和续航的痛点,正是须眉的机会。

于是须眉由谷仓完成了从0到0.5的早期孵化,接下来将是小米生态链完成从0.5到1的持续孵化。

小米网上的剃须刀,为什么火爆到抢不到?

发现“第二把刀”

“要不我们做洗碗机吧?”2016年年中,面对谷仓学院院长洪华“你创业想干点啥”的疑问,陈兴荣这么回答。

那时陈兴荣已经在家电行业摸爬滚打了整整22年。先后在美的、格力、TCL和奔腾任高管,在遇见洪华前已经连续创业三次了。

“之前的经历有点顺,现在看未必是好事。”陈兴荣生自福建一个小县城--柘荣,少时家贫,但穷人家的小孩早当家。从小好学,加上勤奋,靠读书走出了福建大山,1997年到了广东加入美的。

那时的美的正赶上了中国白电家庭化的巨大机会,陈兴荣在销售岗位上又踏实肯干。“公司开年会的时候,我还在外面收淡季款。”陈兴荣晋升之路如果窜火箭,半年一提,23岁时就成了事业部的高管。之后陈兴荣碾转格力、TCL和奔腾,都是一流家电企业,也都干出了非常不错的成绩,用他的话说:没有受过什么挫折。直到他开始自已创业。

现在须眉科技是小米生态链的一员,但在2015年陈兴荣就和小米生态链有过一面之缘。那时是第二次创业,方向则是空气净化器。但当他到智米一聊,得知小米的净化器只卖599元,心知这事儿干不成了。

再次将陈兴荣引入小米生态链的是谷仓学院院长洪华。“陈总可是我花钱买来的。”洪华时常这么开玩笑。当时陈兴荣混迹于北京创业圈,洪华则在猎头合适的创业者。一次某个创业空间找到谷仓学院赞助活动,洪华一口答应,只有一个条件:参会嘉宾有哪些我得认识认识。在其中,陈兴荣的履历一下抓住了洪华的眼球,很快就约出来聊聊创业的事儿,也就有了上文中的一幕。

为什么要做洗碗机呢?陈兴荣说,家电业中厨电是王者,谁掌握厨房谁就赢得天下。但也正因为如此,这一行业巨头环绕,想切入进去很困难。陈兴荣和洪华合计了很久,最后还是放弃了。

“创业方向很重要,在这上面多花点时间其实是值得的。”洪华说,他和陈兴荣用上了穷举法,几乎把可能的方向都排了一个遍。最后决定,个人护理产品可做,第一款产品就做剃须刀。

可是剃须刀的巨头一点也不比家电的少,须眉又有什么考虑?事实上,陈兴荣在奔腾电器任职时,就做过剃须刀。当时他为了打造产品,通过咨询公司研究了几万个案例。“几乎每个男人都会有下意识抚摸下巴的动作。”陈兴荣说,那么问题是,当男人做出这个动作,又恰恰发现胡子有那么一点点没有刮干净,要怎么办?

“就那么一点点其实是很烦人的,普通剃须刀又不可能带在身边。”这就是机会,一款便携的随时随地都可以剃须的刀子,陈兴荣希望它不仅实用,还能像Zippo打火机一样精致,成为男人的玩物。

如果说大牌剃须刀是男人必备的第一把刀,这就是须眉定义的男人的“第二把刀”。

小米网上的剃须刀,为什么火爆到抢不到?

小米认可,本质是满足用户

第二把刀这个概念一经提出,就获得了谷仓学院和小米生态链的认可,但要产品打上米家品牌,还有一段不小的路要走。

定了方向,第一关就是组建团队。陈兴荣脑海里冒出一位老战友的名字,就是后来的须眉科技CTO李镇宇。两人在奔腾电器时合作过,只是好多年没联系,陈兴荣不知道此时的李镇宇已移居国外多年了。抱着试一试的态度,陈兴荣加上了微信,没想到一拍即合。

打动李镇宇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小米。和陈兴荣一样,李镇宇在家电行业也扎根了20多年,也曾有过和小米合作的机会。2013年一家小米生态链企业就曾找过李镇宇,只是当时他出国在即,没有后续的合作。

小米网上的剃须刀,为什么火爆到抢不到?

“这些年我的朋友圈中,陆续有人加入小米生态链,我也一直有关注。”李镇宇觉得,加入小米生态链的机会碰到一次已是不易,如果错过之后还能再有,那肯定没有再放过的理由了。李镇宇说,如果须眉只是找到了一个投资方,他肯定不会来,但这个投资方是小米就不同了。“小米有资金、有供应链、还有用户群米粉,有了小米体系的加持,我们的产品有可能把市场打穿。”

不过,一拍即合之后,陈兴荣就给李镇宇出了一个难题。“我们三天后要有个PPT给小米,我负责市场部分,你负责技术部分。”三天时间提一个小米认可的方案,困难不小,但令人意外的是,李镇宇一击即中。

“其实很简单,得到小米的认可,本质是要满足最终的用户。”李镇宇说,剃须刀最主要就是要剃干净,刀头刀网的质量要好,而便携最重要的就是续航,在这些方面提出好的方案,那么自然也会得到小米的认可。

少有人知的是,须眉对产品的要求还要超出小米的预期。为了达到便携的效果,抛弃传统剃须刀笨重的充电头势在必行,最好的方案就是用手机的充电制式。“我们的产品是在小米的平台上卖,米粉一般都有手机,用USB线没有疑问。”但是须眉和小米的分歧在于,同是手机线,接口是用Type-C还是Micro-B呢?

小米的产品观,是能用成熟技术的就用成熟技术,以期降低不必要的风险。当时Type-C并未大规模使用,因此希望须眉不要太激进,用Micro-B就可以满足需求。但是须眉认为,Type-C是趋势,尽管还未广泛使用,但距离产品上市还有一段时间,等到上市时Type-C一定会流行,那时用户能够获得最新潮的体验,新产品也不至于因为技术换代而过时。

小米网上的剃须刀,为什么火爆到抢不到?

工匠精神做产品

先后闯过组队和产品定义,须眉还要面临和供应链一起打造产品的难关。

现在在创业者中,工匠精神这个词已经泛滥,那么什么是工匠呢?洪华和知名财经作者吴晓波曾有一次小小的“交锋”。

那是在2017年11月8日百匠大集论坛上,吴晓波提出了工匠的四条标准:品牌人格化、年销售200万到5亿内、符合消费升级的需求和非大规模标准化生产。洪华对此有点不同意见,在论坛上他从裤兜中拿出了米家便携剃须刀,详细介绍了这把刀的刀刃。

剃须刀最重要就是要剃干净,但其实剃干净是很难的。“皮肤和胡须,千人千面。”陈兴荣说,每个人的脸型不同,胡型不同,卷曲不同,软硬不同,皮肤干燥油腻程度也不同,一把刀要适配所有人其实非常困难。

这要求刀头一定要好,而剃刀最关键的指标是刀刃角度,角度大了剃须效率不高,角度太小,刀又容易崩断。“这个角度博朗是33度,松下是30度,而须眉做到了27度。”洪华说,须眉团队在工艺材料上下了大工夫,用打造日本刀的安来钢来做一把剃须刀。

末了,洪华说:“这算不算工匠精神呢?我觉得绝对应该算。”

这款剃须刀上工匠般的极致,不仅仅在刀头,更大的难点在其全金属的机身。事实上,轻薄卡片机最早出现在日本,须眉致敬了前辈,同进也完成了全面的超越。

“我们的机身只有13.2毫米,非常的轻薄,而且外壳上没有一颗螺丝。”陈兴荣说,日本的同类产品外壳是装配的,因此不得不用装饰线来掩饰断差。但须眉定制了一体成型的铝壳,这也成为“第二把刀”产能最大的瓶颈。

“铝壳需要加工方法叫做薄壁深腔加工,常被用来加工香水瓶盖或者眉笔筒。”李镇宇说,铝壳最终厚度在0.6毫米,但剃须刀的外壳要深得多,并且不是规则的圆柱体,很容易在拉伸中破裂。而这还仅是铝壳加工的工序之一,全部工序一共有18道。

这导致须眉几乎找不到敢于接手的加工厂,最终是一家苹果手机的供应商答应一试。即使如此,初期的良品率也仅有四成李镇宇一直坚持驻厂和供应商一起想办法,才把良品率提高到七成。

“我们肯定不希望合作伙伴亏钱,相反我们希望帮他们赚到钱,这样生意才可以持续。”李镇宇说。

这些幕后的辛苦,或许并不能完全为用户所感知,那么逼迫至极致的意义何在呢?李镇宇说:“我们已经从业20年了,如果不做有挑战性的事情没有意义。”陈兴荣则说,挑战极限既是在锻炼团队能力,同时也是产品最好的护城河。“如果我们面临市场的模仿,那么对手必定要付出比我们高得多的成本。”

付出之后是回报。米家便携电动剃须刀机身薄至13.2mm,重量约为100g,宽度相当于一张地铁卡的大小,续航时间长达30天,所有这些使得产品在全网一直处于缺货状态,黄牛价高出官方渠道三倍。

小米的销售部门更是向陈兴荣承诺:这款剃须刀生产多少,我们就要多少。这一切给了须眉在个护领域大展拳脚的巨大信心,正如洪华说:“工匠精神没有理由不成为好生意。”即使身处红海,第二把刀也大有机会!

小米网上的剃须刀,为什么火爆到抢不到?

— 开售预告 —

米家便携电动剃须刀第三次开售于12月19日上午10:00 登陆小米商城、有品 APP、小米天猫旗舰店和小米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