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青藏线汽车兵—我的父亲

第一代青藏线汽车兵—我的父亲

父亲是我最敬重的人,他1954年(二十岁)走进军营,在青藏线上一干就是二十多年,父亲把自己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青藏那片神奇的土地。1976年父亲从部队转业回到家乡省城贵阳,被安置在商业厅下属的一家效益不错的公司,几年后又被调到另一家效益不太景气的商业汽修厂主持工作,父亲内心虽有想法,可老党员的他还是服从组织安排去了那家厂,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当年就使那家企业减亏,第二年开始扭亏为盈。随后国家经济改革大潮汹涌而来,强调干部要实现现代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父亲虽有领导才能却没有文凭,此时他主动让贤,反复多次申请退休,商业厅党组劝留无效,视父亲态度坚决,最后同意了他的请求。

提早退休的父亲精力充沛,不愿昏昏噩噩过平庸生活,开始尝试经商,却因多方原因屡屡失手,好在父亲性格开朗,经商失败并没有改变他乐观的天性,仍然每天在家写写画画,绕膝弄孙;因为父亲为人正直,大公无私,热情好客,乐于助人,不抽烟,不吃零食,不睡懒觉,饮酒少,良好的生活习惯,加上风趣幽默的谈吐,人缘非常好,从不觉得自己孤独。父亲生活朴素,爱整洁,喜欢整理内务,特别勤于观察和思考问题,更善于做思想工作。我有三姐妹两兄弟,五家人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从不分彼此,关系非常融洽,这与父亲善于做思想工作是分不开的,也是父亲最满意的地方。

父亲虽年过八十,身板却硬朗,很少生病,精力也充沛。2000年1 1月,父亲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编写的顺口溜《话说青藏高原汽车兵》一文,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青藏兵站部政治部列为青藏高原精神教育材料,上报总后勤部,并转发下属各单位学习,部队首长给了他很高的评价。

父亲写了一本十几万字的回忆录,文中真实再现了他人生八十年的风雨历程,读来令人肃然起敬。父亲呕心沥血写成的回忆录,是留给我们子女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父亲说他对家庭、子女很满意,别无他求,唯一的愿望就是有一天能和老战友们一道,再次重返青藏线,看看他早年曾经工作过的军营,看看历经五十年沧桑巨变的青藏线。言语中无不透着他对那片土地的眷恋。

受父亲的影响,我也特别想陪着他重返青藏,一是为了感受父亲当年的豪迈,二是为了欣赏那奇特的雪域风光。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开通,父亲的愿望最终变为现实,2009年父亲与西安几个老战友相约,重返阔别近40余年的青藏线,回访座落于青海省格尔木市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汽车一团,受到全团官兵极其热情接待,团领导全程陪同参观,合影留念,并将父亲一行的走访活动制成光碟赠送。2009年9月中央电视台《小说、诗歌、散文》栏目组经青藏总后勤部引荐,特派记者来贵阳家中采访父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制作《天路忠魂》纪录片寻找素材,《天路忠魂》第1至4集在中央电视台第三频道播出后,在高原官兵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漫漫人生路,父亲在经历沧海桑田后,暮然回首,才发现,生命的挚爱,近在咫尺。父亲的一生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也经历了少年家道中落、中年事业坎坷、晚年商海沉浮的波澜人生,一路走来已是数十载。他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人生态度,堪称我们做子女的典范!

云霞写于贵阳 2014年10月26日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