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饰品的挑选与佩戴有讲究,千万要了解!

珍珠与玛瑙、水晶、玉石一起并称为我国古代传统“四宝”,在西方有“宝石皇后”之誉。然而,放眼当今市场,从几十元到上百万元,珍珠价格悬殊,令人困惑:什么才是珍宝级的珍珠?哪类珍珠具有保值功能?珍珠饰品的挑选与佩戴有何讲究?

今日为大家揭开真相。


珍珠饰品的挑选与佩戴有讲究,千万要了解!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珍珠品种归纳起来有两大类:天然珍珠&养殖珍珠。


珍珠饰品的挑选与佩戴有讲究,千万要了解!


天然珍珠极为罕见,目前市场上所见的几乎都是养殖珠。如今珍珠价格便宜,完全无法感觉它的名贵,这与大量低档淡水珍珠充斥市场有关。

目前,我国淡水珠的生产总量达到2000吨,占全球的90%以上,但产量虽有绝对优势,品质却普遍不高。不过近两年,淡水珍珠不断研发新的养殖技术,珍珠品质逐步好转,虽然产量有所下降,但高品质的淡水珍珠越来越多。


珍珠饰品的挑选与佩戴有讲究,千万要了解!


相比之下,国外高品质的海水珠还是占据了高端珍珠的大部分市场。

日本海水珠品质佳,走俏在国际市场,而稀少的南洋珠和黑珍珠最为矜贵,在拍卖市场屡创高价。


珍珠饰品的挑选与佩戴有讲究,千万要了解!


南洋珠产自澳大利亚、印尼、菲律宾等地,闪烁白兰地般色泽的金黄色南洋珠最受人追捧,珠径12毫米的高品质金黄色南洋珠每颗要2万美元。比南洋珠更罕有的是黑珍珠,每年产量只有南洋珠的1%,绝大部分产自波利尼西亚的塔希提岛,一颗珠径10~14毫米的中上等黑珍珠已超过一万美元。


珍珠饰品的挑选与佩戴有讲究,千万要了解!


鉴别高品质珍珠:珠径至少9毫米以上

目前市面上珍珠种类繁多,令人眼花缭乱,但达到珠宝级的珍珠只占很小的一部分。珍珠是在贝、蚌体内形成,每一颗都是独一无二的,要判断单颗珍珠的价值,一般要从六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如果是珍珠饰品还需考虑其设计、手工、搭配等方面的因素。


珍珠饰品的挑选与佩戴有讲究,千万要了解!



1、大小

判别珍珠级别最重要的原则之一。珍珠粒径越大,孕育的过程越艰难,价值就越高,民间素有“七分珠、八分宝”之说。在行内,珠宝级的珍珠珠径至少达到9毫米以上。

2、形状

分为正圆形、圆形、椭圆形和异形四个级别。珠宝级珍珠一般要达到圆形以上。

3、颜色

珍珠颜色丰富多彩,以金黄色珍珠价值最高。

4、光泽

所谓珠光宝气,珍珠的光泽是由珠子表面的反光形成,除了在表面,也在珍珠层的内部反射,造成发亮闪耀的光芒。光泽好的珍珠有强劲而尖锐的反光,珍珠表面的光和暗的范围有较大的对比。

相反,光泽差的珠子不甚闪亮,而反光程度偏弱,看上去就像扫了一层粉在表面的感觉,又称呆光。

5、珠层厚度

如今业界通常分五个等级:0、25mm以下的称为极薄,0、25~0、35mm的称为薄,0、35~0、5mm为中等,0、5mm的称为厚,而珠层厚度在0、5mm以上的称为极厚。珠宝级珍珠通常要达到极厚的标准。

6、光洁度

珍珠表面越光滑,瑕疵越少,品质越高。不过世界上没有一颗完美无瑕的珍珠,些许的瑕疵有一种自然的美。



珍珠饰品的挑选与佩戴有讲究,千万要了解!


珍珠的护理

1

忌自来水冲洗、浸泡

因为自来水中有着固定含量氯(C1),会损害珍珠表面的光泽。同时珍珠具有吸水性,如果用水冲洗或者浸泡,水会进入到珍珠的小孔,不仅难于抹干,可能还会令里面发酵,珠线也可能转为绿色,同时还可能会导致珍珠发生龟裂的现象。

因此在每次佩戴完珍珠首饰之后,只需使用购买时商家配送的绒布或者是柔软的硅胶布拭去珍珠表皮的汗水和污渍即可,如果遇到比较难以擦拭的污渍可用绒布蘸一点蒸馏水(纯净水)擦拭表面,自然晾干后放回首饰盒。切勿用面纸擦拭,因为有些面纸的磨擦会将珍珠的表皮磨损。

2

忌高温或紫外线的照射

珍珠不耐高温,如长期在热源或紫外线的照射下,珍珠可能会出现水而龟裂、变色等劣化现象容易。所以,切莫将珍珠项链放置在阳光直射或高温高湿的场所。

3

忌与酸碱性物质接触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或食物中接触的某些物质,含有浓度不一的酸或碱,而这些不同浓度的酸碱化学物质可能损害珍珠项链。

珍珠的成分是碳酸钙,如珍珠接触酸、碱质及化学品,会发生化学方应,从而破坏珍珠项链的光泽。因此避免让珍珠项链与色拉酱和果汁等酸性物质以及发胶、香水、洗甲水等化妆品的接触。如果珍珠配件中镶有钻石,那就更要注意,钻石非常容易粘上油脂类的化妆品,因此在平日着装时应先化妆与喷洒香水后,再佩戴珍珠项链,以避免较高浓度的化妆品或香水直接接触到珍珠的表面。

4

忌戴珍珠首饰洗衣、洗澡

戴珍珠项链洗衣、洗澡,珍珠会跟洗发水、沐浴露、肥皂等等洗洁剂接触,而这些洗洁用品往往都是酸碱性的,容易腐蚀珍珠表面,并且肥皂等皂质也容易卡在珍珠项链镶嵌的宝石中,因而大大影响珍珠项链的光泽与亮度。

5

忌戴珍珠项链进厨房

珍珠项链不同于水晶项链等矿石类饰品,珍珠表面有微小的气孔,如果戴珍珠项链进厨房煮菜,蒸汽和油烟等空气中污浊物质都可能渗入珍珠,令它发黄

6

忌戴珍珠首饰运动

汗水中含脂肪酸、尿素等对珍珠有浸蚀。因此为避免含有酸性成分的汗水破坏珍珠的动人光泽,因此在您运动健身等,做大量剧烈运动时切勿佩戴珍珠项链。当人体流汗多时,需用柔软微湿的干净绒布擦拭干净珍珠项链的表面,风干后再保存好。

7

忌多件首饰放在一起

珍珠虽比其他宝石更富弹性、不易破碎,然而珍珠的化学成分为CACO3,珍珠在“摩氏硬度量表”上位列3.5到4.5度之间,硬度比空气中的粉尘还低,易磨损,表面容易留下擦痕。硬的钻石等宝石,可以轻易划伤珍珠表面,因此存放珍珠首饰时,应避免与其他珠宝接触,请务必单独存放在分格的珠宝盒内

8

忌干燥

珍珠的美丽光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其体内的水分所造成的,因此。一定要切记收藏时不能与樟脑丸等任何干燥剂放在一起,以免珍珠内部的水分被吸干,太过于干燥会使珍珠变黄。当珍珠周围的空气过分干燥时,可以在存放珍珠的附近摆一杯水,维持空气湿度的稳定,以免珍珠脱水

9

忌闷

珍珠是唯一有生命力的有机宝石,珍珠间是需要一定的新鲜空气进行呼吸的,因此不能把珍珠长期放在保险箱内,也不要用胶袋密封。长期被密闭保存的珍珠容易变黄,因此每隔数月便要珍珠项链拿出来佩戴,让它们呼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