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了这瓶肥宅水,我、真、的、太、生、气、了

干了这瓶肥宅水,我、真、的、太、生、气、了

可乐生气了。

而且,它生气比啤酒快。

干了这瓶肥宅水,我、真、的、太、生、气、了


→一个自以为是的冷笑话。



说起可乐,31号本人对它真的是

又爱又……超爱

尽管现在,养生佛系早早在年轻人中自成一派,他们喝枸杞泡的温开水水,吃杂粮米糊,但是相对而言的另一派,可乐被他们所热爱,被他们的父母所痛恨。

-

干了这瓶肥宅水,我、真、的、太、生、气、了

抱着可乐瓶敦敦敦的快感,真的是任何别的饮品无法带来的。

雪碧,不行;芬达,NO;七喜?……?

啤酒,可能会成为爱喝可乐的人一时的替代品,但可乐却不会成为爱喝啤酒人的替代品。

那种直冲口腔、咽喉,快速侵入你的食道、肠胃,再使你的身体上下一贯通,而后那种带着果酸的甜蜜在口腔中滞留成甜腻的感觉,让可乐独特得,甚至能成为和“茶”、“咖啡”一样的日常饮品。

新环境中的口味选择,似乎也跟以前不一样了。

-


干了这瓶肥宅水,我、真、的、太、生、气、了

  • “可口”还是“百事”?

不同于茶叶有绿茶红茶黑茶白茶,福建的安徽的斯里兰卡的,咖啡有哪里产的豆烘焙的程度如何,加多少奶多少糖,

可乐,是个标准化生产的产品,厂家可以提供普通的、无糖、高纤维的,但是只要是那个牌子,那个包装,细微差别很难让人分出个具体究竟。

也有人说,可能北京产的,跟洛杉矶产的,就是不一样,但依旧是很难众口一致地,将不同原材料产地、加工厂址等作为分类的依据。

干了这瓶肥宅水,我、真、的、太、生、气、了

(转自知乎答案评论)

-

区分口味,对于可乐来说,真属于一种相当玄学的事了。

大多数人包括我,只是觉得,“可口”跟“百事”好像是有区别的。

“可口”还是“百事”?

这应该可以列为相亲时、或是男女朋友想进一步深化关系时,考虑两个人是否能“三观”融洽相处的问题之一。

就像问“你爱吃豆腐脑还是豆腐花?”、“你吃甜汤圆还是肉元宵?”、”你吃不吃香菜?”一样的。

干了这瓶肥宅水,我、真、的、太、生、气、了

对于可乐爱好者,这就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关系到

以后晚上一起看电影买哪个牌子的可乐来搭配炸鸡或者卤货吃;

以后去吃麦当劳还是肯德基;

过年时,年夜饭桌上饮品的选择(甚至是看哪个牌子的广告);

……

-


  • “罐装”还是“瓶装”?

以前还有个“玻璃瓶”的选择,但是现在一块(还是一块五)一瓶的玻璃瓶可乐已经很少见了。

干了这瓶肥宅水,我、真、的、太、生、气、了

至于麦当劳和肯德基那里大量兑水加冰的柜台可乐,不在考虑范围内。

31号我以前有个同事,牌子无所谓,却只爱喝罐装可乐。

罐装的气比较多。她说,而且拿在手上比较好看,有感觉。

好看,有感觉?

我想了想,大概明白了她的意思。

就像古代,文人喝酒用小杯,好汉喝酒用大碗一样,这样的选择,是种对于自身形象的定位

干了这瓶肥宅水,我、真、的、太、生、气、了

31号的选择根据却也不一样。

我选择塑料瓶,800ml还是1.25L的无所谓。

最重要的是,初中化学老师说铝溶于酸,像油条吃多了一样,罐装可乐喝多了,

患老年痴呆的几率好像大一点。

31号选择养生喝可乐,嘿嘿。


  • “少糖”?“无糖”?“高纤维”?

一罐普通的可乐,等于多少块方糖?

二十多块吧……31号记得好像……

据说不同地方添加的糖种类不一样,有的是果糖和葡萄糖,有的是蔗糖和葡萄糖,因甜味程度果糖>蔗糖>葡萄糖

,若是可乐添加的葡萄糖较多,你可能在尝到同样味道的可乐时不知觉摄入了更多的糖分

干了这瓶肥宅水,我、真、的、太、生、气、了

不过,对于可乐爱好者而言——

糖分的危害,我们是不考虑的。

就像奶茶一样。

干了这瓶肥宅水,我、真、的、太、生、气、了

赚了赚了。

当然了,如果可乐可以规范糖分的添加,而不是推出什么“无糖”、“高纤维”的产品,这才是广大可乐爱好者的福祉。

毕竟我们需要好一点的身体,去喝多一点的可乐

-

通过喝添加甜味剂的可乐来减肥,这很有可能也就是个徒劳无功的心理暗示。

干了这瓶肥宅水,我、真、的、太、生、气、了

说实话,都打定主意要喝肥宅水了,当然是要喝味道最好的肥宅水啦。

其他产品之类的,更多是抱着猎奇的心理去品尝了。

减肥什么的,跟喝什么样的可乐无关。

跟喝不喝可乐、管不管得住自己才有关。

干了这瓶肥宅水,我、真、的、太、生、气、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