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的中國與世界》系列之一零四第四章 中國與世界中的「政府」(14)新式腐敗」讓美政府失去公衆信任2016-01-04 08:38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訊(駐華盛頓記者 張小溪)近日,美國智庫「新美國基金會」(New America)發表評論文章探討了美國政府中的「新式腐敗」問題

《21世紀的中國與世界》系列之一零四第四章 中國與世界中的“政府”(14)新式腐敗”讓美政府失去公眾信任2016-01-04 08:38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訊(駐華盛頓記者 張小溪)近日,美國智庫“新美國基金會”(New America)發表評論文章探討了美國政府中的“新式腐敗”問題。文章作者,美國喬治·梅森大學政策、政府和國際事務學院教授珍妮·R.韋德爾(Janine R. Wedel)認為,美國有必要重新定義腐敗和加強社會道德領域的問責機制。在2014年的蓋洛普民意調查中,3/4的美國人認為美國政府中的腐敗現象是普遍存在的。在過去10年,大多數的受訪人持此觀點。韋德爾表示,多數受訪人認為的“腐敗”形式並不是傳統的賄賂和醜聞,而是一整套“非法操縱系統”,這種發展趨勢更加需要引起警惕。在2015年美國總統大選競爭中,共和黨人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和民主黨人伯尼·桑德斯(Bernie Sanders)都成為輿論場的“超級紅人”。前者多次在演講中批評美國政府的無能和政策的失敗,後者則成為平民最喜愛的候選人之一,得到了平民的青睞。韋德爾認為,二人的受歡迎程度顯示了美國民眾對政府的不信任。美國政府中存在的“新式腐敗”也許並不違法,但卻比傳統的腐敗更加複雜。這種“新式腐敗”讓美國政府失去了美國公眾的信任,且更具系統性、內部操作性和不易被發現的特點。“新式腐敗”的參與者漠視公眾的信任,只謀求自身利益,而公眾卻對內幕一無所知。在金融領域,著名的海岬金融集團(Promontory Financial Group)由美國貨幣審計署前署長尤金·路德維格(Eugene Ludwig)創辦,該集團利用與美國金融監管者的密切關係,專注於為金融公司解決關鍵的監管問題。它的僱員大多是現任貨幣監管員曾經的同事,集團400名僱員中超過1/4以前是監管員。2011年,該公司向有問題的全球曼氏金融公司擔保,6個月後該公司倒閉,成為當時的一大丑聞。在智庫領域,透明性的缺乏已是老生常談。《華盛頓郵報》2014年曾報道,布魯金斯學會接受的來自國外的捐款在過去10年中暴漲,其他很多著名智庫也有類似的情況存在。現在,即使是一些“草根”組織也接受來自企業和富豪的捐款並聽從其指揮,且拒絕公開一切資金來源。韋德爾認為,美國這種新形式的腐敗已經被發現存在於能源、健康保險、金融和外交政策制定等領域。而如今對政府的問責制經常被弱化至只看“政績”,即僅從技術層面看結果,而忽略了對道德倫理的考察。這種通過列政績清單來考查人際關係、工作成績和政府項目的方法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施行,結果就是政府越來越看重表面成績而並非實際。海岬金融集團在對全球曼氏金融公司考察的時候也是通過清單式的檢查,然後上交檢查結果,後者則向政府證明其已經修正了錯誤的做法,但這只是表象。海岬金融集團忽視了全球曼氏金融公司整體的瀆職行為。2014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政治學教授馬丁·季倫思(Martin Gilens)和美國西北大學政治學教授本傑明·I.佩奇(Benjamin I. Page)考察了美國1981—2002年的1779項公共政策,發現有錢人支持的政策通過率是45%,不支持的通過率只有18%。二人認為,在美國政府出臺政策的過程中,有錢人擁有絕對的影響力,而普通民眾則只有很少的或根本沒有影響力。韋德爾就此強調,在未來,美國政府需要做到在社會道德領域問責,美國社會需要在信任的基礎上運行,要讓美國民眾相信這個體制的問責是真實的,而不是表演出來的。(中國社會科學報華盛頓1月3日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