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兵故事」王志威:「十五公里」科研路

「標兵故事」王志威:“十五公里”科研路

每天下午五點,王志威都會準時出現在操場上。熱愛跑步的他曾獲得學校運動會5000米冠軍和兩次一二·九長跑亞軍。15公里的長跑是他每天的“必修課”。這樣的習慣在他大二暑假的某天被打斷了——實驗數據每三小時要檢測一次,共計36小時的實驗時間把王志威“留”在了實驗室。

今年大四的王志威已經在實驗室待了兩年多。王志威來自我校盤錦校區食品與環境學院,在過去的三年中,共計獲得42項獎項,今年取得了我校2017-2018學年優秀學生標兵的稱號。

「標兵故事」王志威:“十五公里”科研路

時間倒回至兩年前,一心保研的王志威找到學院院長柳麗芬,表達了想進入實驗室做科研的願望,柳院長向王志威推薦了兩位老師,綜合各方面的考慮,王志威最終聯繫了周豪副教授開始了本科階段的科研之路。有趣的是,在工作能力與為人處事上為人稱道的教師周豪與王志威第一次相遇,不是經由這次推薦,而是在某天傍晚的操場上,王志威照例在操場上跑步時,被偶然路過操場的周豪老師遇到。經過熟識的學生介紹,周豪老師當時就對王志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當時就覺得這個學生的毅力很驚人”。

周豪老師接觸過很多嘗試進行科研的本科生,半途而廢的學生不在少數。王志威找到他時,他特地跟王志威強調,科研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王志威說,老師您放心,我最大的優點就是有毅力。

王志威的實驗項目有些“難啃”,相關研究基本處於空白狀態。少有的相關文章大多用英文撰寫,從零開始的王志威拿著文章,把不認識的單詞一個個標註出來——進度很慢。看得多了,王志威漸漸明白,認識所有的單詞並不是最重要的,而是找到適用於自己研究的信息。現在的他能夠熟練在一篇文章中找到有效信息,並養成了和教師周豪一樣的習慣——將每一篇文章的主要內容以及自己的想法記錄下來。

找到了閱讀文獻的“訣竅”,王志威面臨的困難只解決了一半。研究項目需要篩選具有特定功能的細菌,這意味著王志威要自己動手做大量的實驗。此前的王志威,從來都不是實驗室裡最“能幹”的學生,動手能力不強,課程內的實驗總是做得很慢,常常是課上最後做完實驗的學生。

大二一年,王志威的實驗任務是篩選細菌。他一邊大量閱讀文獻,與老師溝通確定研究計劃,一邊向實驗室的師兄師姐學習基本實驗操作、數據分析軟件的使用等。王志威篩選了一年的細菌,在大二下學期末時,噩耗傳來,經鑑定篩選的細菌對人體有害,王志威一下子就洩了氣,做事提不起精神,“不再像以前那麼有積極性了”。

王志威也說不清自己怎麼捱過了那段“鬱悶”的日子。周豪對王志威說,這樣的情況在科研中很常見,失敗的實驗並非沒有意義,而是為以後積累了經驗。周豪老師回憶,王志威的心態調整得很快。

王志威記得很清楚,細菌篩選失敗後,6月23號上午考完最後一門,王志威下午找到導師商討下一步計劃。最終,王志威的實驗採用了實驗室已有菌種,“效果肯定沒有特定篩選的細菌好”。之後的一個多月裡,王志威需要做實驗時,常常第一個來到實驗室,最後一個離開。八月初,實驗得到了初步數據,王志威才開始自己的假期生活。

大三上學期在王志威看來,是最辛苦的一個學期,一學期分佈了十六門課程考試。學期前兩個月,王志威一直在做實驗,常常要凌晨一兩點才能從實驗樓出來,白天正常上課。“晚上休息過,上午就有精力,午睡過後,從下午到晚上就不會再困了。”學期的最後兩個月,王志威忙著寫文章,寒假也用來推進實驗進度。

最終,王志威作為第一作者的論文發表在國際知名SCI期刊上。在第十三屆全國環境友好科技競賽中,王志威戰勝眾多清華、同濟等名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在500多個同類作品中脫穎而出,取得了大賽理念組的第一名。

大四一年,王志威將在原有基礎上繼續自己的科研項目。目前,他已經收到了來自清華大學、南京大學等名校拋來的橄欖枝,他選擇前往清華大學繼續深造。在王志威的人生規劃中,科研始終是他的主要課題,他希望自己畢業後能在高校做一名教師。

王志威當選為優秀學生標兵後,周豪特地在QQ空間裡發了一條狀態祝賀他。讓周豪覺得非常有意思的是,在認識王志威之後,自己意識到跑步是一件非常鍛鍊毅力的事,在連續堅持了半年每天跑步五公里後,他自己的體重也成功地減掉了三十斤。

對王志威而言,科研並沒有佔據他全部的課餘時間。在擔任班長和團支書的同時,王志威的成績也非常優異,本科前三年綜合成績位列專業第一,連續三年獲得學習優秀(一等)獎學金,連續兩年獲得盤錦校區“十佳學子”,“校優秀三好學生”等榮譽稱號。

在他的同學付闖眼中,王志威是一個很少玩遊戲和看劇的人,對自己的要求很高,級隊群中有關學習的內容,王志威會立刻轉發到班級群中,也常常提醒成績不理想的同學學習,還會在上課時主動坐在有掛科經歷的同學旁邊,督促他們認真聽課……環生1502班在他的帶領下獲得了優良學風班的稱號。王志威自己則獲得了校優秀團支書和團幹部的榮譽稱號。

新聞來源:大連理工大學記者團 學生工作處

校對:陳 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