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养羊真的比放养要难吗?

圈养羊真的比放养要难吗?

说到圈养 小编猜想大家几乎所有人想到的是比放养难得多,对吧?真的是这样的吗?其实说到底也就是管理模式或许有所不同,总结简单介绍下:总体的几点不外乎营养,运动,和防疫。羊在处于放牧饲养时,采食的饲草是多样化的,其中的营养很多是可以互补的,在生产性能不是很高时,即使什么也不添加,羊也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但是圈养以后,普遍的缺陷是饲草单一,像个别养殖户的羊,整个冬春季节完全是靠干的玉米秸杆儿为主不但能量和粗蛋白低的可怜,所含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更是微乎其微,必须要靠人为的添加,稍有疏忽,营养代谢性疾病所带来的损失绝不次于传染病。所以养羊就是养胃,羊病重在预防的道理。

说到运动,放养的羊是不用考虑的,它们每天都有足够的运动量,有时为了饱腹甚至会运动过量。合理的运动是保证羊体健康的一个关键,处于圈养的羊必须靠人为的来满足它。一个是应该有合适的运动场,一般情况下,每只羊的圈内面积应该在一点五平米左右,具体还要根据羊的体重大小而定。圈外的运动场以圈内面积的四倍为佳。

但是多数情况下,建厂时很难满足这个标准,个人觉的,即使达不到四倍,至少也要到二至三倍,在运动场面积缩水的情况下,可以认为调开水槽料槽以及休息地的位置,在增加羊的运动量上能起到一定作用。

很多地方宣扬自己养的羊根本很不设运动场,照样很好,这点我不完全赞同。没有合理运定量的基础母羊,可能在一胎两胎不会出现大的问题,但是肯定会降低母羊的利用年限,养羊的同行都知道,培养一只生产母羊不容易,选育一只生产性能好的母羊更不容易,这种损失不应该是我们忽略不计的。

在就是圈养的疫病方面,疫病方面圈养放养各有所长。放羊的羊运动量大,体质相对健壮,对一般的普通疾病抗性强,但是开放性大,感染传染病的几率有所增高。之所以说是有所增高,也就是说真有烈性传染病的时候,即使关在家里也难逃感染的结果。

圈养条件下,羊的环境相对封闭,和外界接触少,虽然安全系数稍有提高,但是羊的体质相对要弱,普通型疾病相对多发,因为相对集中,密度较大,一旦感染传染性疾病,会以比放养更快的速度感染全群。

总结起来说,圈养的防病要求稍高于放养,免疫必须到位,这里所说的免疫不单单是打疫苗,主要在日常防疫,日常添加保健性药物,比如微畜牧研发的益生菌和中药添加。还有每次喂食注意观察羊的上槽情况,稍有情况切勿延误治疗,这方面几乎没有多大的难题。以前我们只做过一次实验,一只普通的感冒母羊,本来打上针可以马上恢复,为了做一次试验,我等了整整二十四个小时再做治疗。最后的结果是连续治疗了四天才恢复正常,而且这只母羊还在发病的第五天流产了,这就是延误二十四小时的代价。

提到放养,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利润低或没利润。其实这个感觉是相对于放养条件下广种薄收的模式而来的,即使在放养模式下,生产性能高的精细管理模式成本也是一般人接受不了的,放养模式成本低的说法只是人工不列入支出的一种错觉而已。假如把每一个工时都折算成成本投入,我想放养成本低的说法也就不复存在了。

因为我的羊在放养阶段,实行的就是高投入高产出的管理模式,每天想的是怎样以一个劳动力来获得最高的报酬,所以圈养以后倒是没觉得成本增加多少。圈养条件下,虽然粗饲料会额外支出一定的费用,但是圈养条件下,羊的活动量减少,维持消耗也相应降低,精饲料的投入大大下降。即使这一块儿补偿不了粗料的投入增加,至少也能抵消一部分。

再说了,我们几乎都是农民养殖户的模式,还到不了大型养殖场的管理模式,很大一部分投资可以用花些力气去替代。秋收季节大量的农作物秸秆儿就是资源,只要我们付出劳动,它们是没有任何费用的。到了夏季地里有的是野草芦苇,我想也没有必要非花钱去买。听好多朋友说过,他们没有这些资源,没有这些资源的其实根本就没有养羊的基础条件,只能说他们入这一行的开始就错了。

至于处处靠费用维持的大型羊场的可行性,我们不去讨论,我觉得那些东西已经脱离了咱们一个养殖户应该去研究的话题了。以上望大家参考,多提意见。

圈养羊真的比放养要难吗?
圈养羊真的比放养要难吗?

在牛羊生产实践中,你是否遇到过以下情况:

1、粪中有饲料粒,过料;

2、肉牛羊拉稀便,肠胃不好;

3、牛羊不爱吃精料,胃口不好;

4、牛羊饲养周期长,不赚钱。赶快关注壮乐康,它能在不出现以上情况之前调整牛羊的生理状态到最佳状态,从而减少牛羊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效益。

壮乐康,为您揭开牛羊快速增肥的秘密。更为您省钱!

圈养羊真的比放养要难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