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創業」扭轉局面:華銳風電或首次連續兩年實現盈利

近日,華銳風電董事長兼總裁馬忠對記者表示,今年上半年、三季度均實現了盈利,並且三季報預測全年盈利,如果2018年實現盈利,華銳風電將是自2011年上市以來,第一次連續兩年盈利,徹底擺脫了過去經營不善的局面。這也是馬忠接任華銳風電董事長以來,首次公開對媒體亮相。

華銳風電曾經是中國風電整機生產的龍頭企業,於2011年在登陸A股,股價一度達到90元/股,市值曾接近千億。但上市之後,經營業績等各項指標便一路下滑,期間經歷管理層變動、虧損數十億、訴訟纏身、瀕臨退市等坎坷。如今,在新領導班子的帶領下,華銳風電經歷幾年的調整,開始扭轉這一不利局面。

最近幾年,華銳風電一直在解決重要的歷史問題,馬忠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比如積累的訴訟、閒置資產、產品短板、質保期內服務等。這些是關係一個企業能否長期健康運行的重要因素。”

如以備受國內外關注的美國超導案為例,馬忠說,目前已達成和解,為公司贏得了相對寬鬆的外部環境並維護了公司利益,更重要的是,華銳風電因此再次打開了海外市場。

資產處置也是一項大工程,據悉,華銳風電有10多個生產基地處於閒置、半閒置狀態,其通過部分資產抵債,其餘盤活的方式,處置了這部分資產。

質保期內風電機組的運維是每一家整機企業的責任,截至目前,華銳風電共有700萬千萬的質保期內機組需要維護,已經出質保的機組規模約為50萬千萬,大大降低了企業成本。

在補短板方面,此前,華銳風電2MW風電機組一直沒有量產,2017年底,新疆某項目使用了華銳風電25臺2MW/121風電機組,實現了2MW機組批量生產、裝機。

歷史遺留問題基本處理完畢後,馬忠表示,除風電整機銷售外,華銳風電還逐步增加了新的盈利點。風電機組運維就是其中之一。

根據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風力機械分會和國家可再生能源中心聯合發佈的《2017年中國風電吊裝容量統計簡報》,截至2014年12月31日我國累計風電裝機容量1.146億千瓦,2015年12月31日累計風電裝機容量1.45億千瓦,2017年12月31日,累計風電裝機已達到1.88億千瓦,並仍在持續增長。

風電設備質保期一般為2-5年,近年來大批量風電機組逐漸退出質保期並快速增長,基於風電場前期發展帶來的運營維護需求以及設備優化提升的需求,催生了龐大的風電後運維市場,風電後運維市場正迎來爆發期。

鑑於風電設備壽命一般為20年以上,且風電累計裝機容量持續增長,風電後運維市場前景十分廣闊,預計到2020年,風電後運維市場容量將達到200億元,並保持連續增長。面對如此巨大的存量市場和可預見的增量市場,國內各風電開發商、整機商、第三方運維企業紛紛湧入風電運維後市場,形成了三股主要力量。

銳源風能技術有限公司是華銳風電旗下全資子公司,為集團公司整合服務、技術、供應鏈、質量控制、生產服務網絡等優勢資源打造的“風電產業綜合服務供應商”。公司註冊資金1億元,員工1000餘人,產品貫穿風電場建設及運行全過程,涵蓋風電機組全生命週期。經過多年發展,銳源公司已累計服務全球數百個風電場運維機組萬餘臺,截至目前在手運維風電項目容量700餘萬千瓦。

銳源公司已成為風電後運維市場最具技術實力和競爭力的運維公司之一,業務量在行業內位居前列。自銳源公司成立以來,已逐漸形成較為穩定的客戶群體,公司業績保持高速增長,預計2018年度相比2017年度增長額超過50%。

風電機組運維包括風電機組發電性能提升,目前華銳風電已在山東、黑龍江、內蒙等多個項目完成施工及應用,後續將作為銳源公司核心產品之一,預期未來將實現訂單量8000萬元以上。高電壓穿越技術改造已陸續簽訂高電壓穿越改造合同累計7000萬元以上。

為拓展經營業務向風電場開發和運營延伸,華銳風電於2018年6月29日收購張家口博德玉龍公司開發有限公司80%股權並完成股權變更。集團公司委託銳源公司承擔玉龍公司風電場設備恢復及後續運維保障工作。

馬忠對21世紀經濟報道表示:“銳源公司將繼續保持業務及利潤的持續增長,2018年預計收入超過4億元。保守預期三年內後運維市場合同額超8億元,5年內實現合同額超10億元。”

此外,優化產業鏈佈局是華銳風電的另一項新增盈利點。“公司逐漸打造出了集風資源開發、風電場建設運營、風電整機研發製造、後運維服務、分佈式電源及售配電於一體的全產業鏈格局。”馬忠說。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