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追名牌

小儿追名牌

小儿追名牌

我家儿子就读于一所寄宿制学校,当初我和先生看中的是这所学校的双语教育和师资力量,可现在儿子成了“名牌控”。

去年暑假他说要辆自行车,我给他买了一辆普通的脚踏车,他骑了不到一周,就扔在地下室不要了,说骑着不过瘾,同学们都骑山地车。

我不给他买山地车,他就打出租车。于是,我陪着他去自行车商场选了一辆品牌山地车,他的小脸上才露出久违的笑容。

平时学校里只要有比赛,儿子就和我讨价还价,吃穿用直指名牌。今天要一套耐克的运动装,明天要一双阿迪达斯的运动鞋,后天要一双特酷的旱冰鞋……

他正在长身体的时候,衣服鞋子穿一季就小了,穿小的衣服又不好送人。

儿子班上的同学大多家庭条件优越,在家里都是要星星不给摘月亮的主。

他的同学到家里来做客,几个小家伙的嘴里蹦出的都是一些新鲜词:他假期去香港迪士尼玩,她假期去马尔代夫玩,他有一款某国际品牌的限量版变形金刚……你家开的是宝马,他家开的是帕萨特,她家开的是奔驰……

听得我心惊胆战,现在的孩子在学校里到底接受的是什么样的教育。这哪儿还是学生,一个个简直成了名牌专家。

小儿追名牌

我给儿子讲我和他爸爸小时候的生活,我们小时候没有吃过肯德基、麦当劳,没有喝过可口可乐和雪碧,也没有穿过名牌服装。

一堂堂的忆苦思甜课,儿子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下次照犯不误。

不管走到哪里,儿子总是能和他年龄相仿的小伙伴们找到共同话题,讨论衣食住行的各种品牌,展开一轮轮名牌PK赛。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为了儿子的健康成长,我决定效仿孟母三迁。我和儿子商量后决定给儿子转学,转到我们家附近的小学,中午吃小饭桌,晚上回家吃爸爸妈妈做的饭菜。

起初我还担心儿子不能适应新班级新同学,没想到儿子的适应能力很强,新学校新风气带给儿子很多新变化。

他对自己的发型和着装没有那么讲究了,他说学校要求男生统一剪平头,班上的同学穿得都很普通,他穿得太好,就没人和他玩了。

同学过生日,他送的礼物都是自己亲手制作的,花钱不多很有创意;同学家里有困难,他自愿捐出自己的零花钱帮助同学。

学校经常组织义务劳动,植树、拔草、种花,儿子学以致用,担起了给我们家阳台上的花草浇水松土的任务。

儿子说校园需要美化,家园也需要美化。我清晰地看着他身上的优越感渐渐褪去,亲和力越来越强。

儿子终于明白,学习是比德智体美劳,不是比名牌比消费。

作者简介:徐俊霞,媒体撰稿人,笔名:海风,齐鲁海风(ID:haishangfeng2016)一个有血有肉真性情的女子,与你一起分享最走心的文字,最接地气的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