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趙匡胤的開國將領,爲何後人改姓,不願和他扯上關係?

他自幼便胸懷大志,少時曾言:“漢代(後漢)將要結束了,奸臣行虐,大丈夫不在這個時候建立功名,反而碌碌無為與萬物一併滅亡,直是羞恥啊。”後來他追隨柴榮,為柴榮打下後周江山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也與宋太祖趙匡胤交好,扶持趙匡胤登基,是宋朝開國名將。他就是潘美,但這樣的一個人怎麼會冠上千古罪人之名呢?這要從楊家將說起。

他是趙匡胤的開國將領,為何後人改姓,不願和他扯上關係?

楊家將英勇善戰,而且忠心耿耿,深得老百姓的愛戴。但楊不是本姓,他們是北漢的降臣,歸順宋朝後才改姓為“楊”,作為一個外來家族,宋朝明著委以重任,暗著處處提防,不少宋朝官員也同樣懷有“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想法。在這樣的背景下,為了抵禦遼軍進犯,宋太宗趙匡胤派楊業和潘美、王侁等人前去迎戰。

他是趙匡胤的開國將領,為何後人改姓,不願和他扯上關係?

楊王進攻策略產生分歧,王侁急於立功,一心想硬碰硬,而楊業則分析遼軍兵力強勁,選擇正面強攻,恐怕宋軍要全軍覆沒,他對潘美說:“宋朝士兵個個不怕死,但這次進攻怕是九死一生,我作為宋朝的降軍,理應衝在最前面,所以我率軍攻打遼軍的時候,希望你們能在谷口設置伏兵,這樣能把損失降到最低。”潘美答應了他。

他是趙匡胤的開國將領,為何後人改姓,不願和他扯上關係?

宋遼開戰,宋不敵,楊業隨即撤退到事先設置伏兵的地方——宋家谷口,但他發現此處並無宋軍。原來,王侁派人登上託邏臺眺望,錯以為遼軍大敗,隨即出兵“爭功”,不願讓“異族”楊氏獨佔鰲頭,場面混亂,潘美不能控制,於是只好撤軍二十里。孤立無援的楊業只好與遼軍背水一戰,無奈寡不敵眾,被遼軍所俘虜。遼軍想讓楊業歸順,但楊業忠於國家,據不答應,最後絕食而亡。

他是趙匡胤的開國將領,為何後人改姓,不願和他扯上關係?

此戰損失慘重,宋太祖追究將領責任,將王侁等人流放,潘美連降三級官職,雖然潘美后來又復職了,但老百姓並不解恨,在《楊家將》相關的小說、戲曲中,將潘美的名字改為潘仁美,進行了醜化,成為一代權奸,處處與楊家作對,並且勾結遼人,圖謀奪取宋朝江山。潘美的後人被老百姓罵怕了,無奈之下,改“潘”為“馮”姓。

他是趙匡胤的開國將領,為何後人改姓,不願和他扯上關係?

然而潘美在歷史上還是很有良心的人。曾經趙匡胤陳橋兵變後進入皇宮,宮人還抱著小孩子跪拜,原來這是周世宗的兒子。趙匡胤回頭對部將說:“這還留著幹什麼?”潘美在趙匡胤身後用手掐著宮殿的柱子,低頭不說話。趙匡胤說:“你認為不可以這樣嗎?”潘美回答說:“臣怎麼敢認為不可以,但是這在道理上不安心。”趙匡胤便將他送給潘美,潘美收養為侄子,趙匡胤此後不再過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