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狂魔”不光修路造桥,还要帮埃及建一座首都!

中国人的建设能力之强早已闻名于世,走向世界的中国建筑企业在为第三世界国家带来急需的基础设施的同时,也创造了大量的利润和税收,优秀的建筑质量获得了国际建筑行业的一致好评,各国在进行建设选择合作伙伴的时候,更愿意考虑中国。

如今,中国的建筑已经不仅仅满足于给人修桥造铁路了,而是要帮人建一座首都出来。

(一)为了治好“城市病”,中国帮埃及建了个新首都

埃及是一个人口接近一亿的国家,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提到首都开罗,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金字塔。然而,照片中的金字塔是这样的:

“基建狂魔”不光修路造桥,还要帮埃及建一座首都!

可在现实中,金字塔是这样的:

“基建狂魔”不光修路造桥,还要帮埃及建一座首都!

没错,开罗的城市边界早已扩张到了金字塔的边缘,游人来到金字塔,首先看到的只有脏乱的城市。

20世纪60年代以来,开罗的人口一直在疯涨,已经从350万增长到1800万,预计到2050年还会进一步增长到4000万人。由于城市与基础设施建设能力的落后,开罗城里有1100万人住在危险的违章建筑中,城市周围杂草丛生的地区则毫无规划地不断出现新建的住宅区。

开罗城的扩张甚至将墓地囊入城中,有人直接生活在坟墓的墓室中。

“基建狂魔”不光修路造桥,还要帮埃及建一座首都!

(混乱的开罗城)

爆炸的人口使得开罗城遭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尼罗河绿洲的自然环境不堪重负,交通拥堵、大气污染等问题更是数不胜数。

由于阳光的暴晒和沙尘的侵袭,开罗大部分建筑的外墙都是黄色或者灰色的,上面还布满了数不清的卫星接收器和杂乱的电线。为了结束这一窘境,埃及政府决定在开罗以东60公里、苏伊士以西60公里处的沙漠中建设一个可容纳500万人口的新行政首都。

“基建狂魔”不光修路造桥,还要帮埃及建一座首都!

(新开罗的位置)

新开罗不仅承担政治职能,与行政相配套的商务功能也必须要带进新开罗城中,因此,除政府部门外,新行政首都还将建设110万套住房、2000所学校和600家医疗机构。

新行政首都未来还将拥有一座占地16平方公里的国际机场,面积是伦敦希思罗机场的1.3倍;一个中心商业区,面积是纽约中心商业区的1.5倍;一座占地8平方公里的主题公园,是美国加州迪士尼乐园的4倍;还有90平方公里的太阳能农场等等等等。

这当中的任何一个工程单独拿出来,都是能够吸引世界各大建筑公司争相竞标的超级大单。


“基建狂魔”不光修路造桥,还要帮埃及建一座首都!

(新开罗规划效果图)

在沙漠中兴建新城是一项举国的大工程,仅仅是第一期的预算就达到了450亿美元。而这项大工程的核心,就是新开罗的中央商务区(CBD)项目。

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70万平米,包括1栋345米高的非洲第一高楼、12栋高层商业办公楼、5栋高层公寓楼和2栋高档酒店,共计20个高层建筑单体及配套市政工程,合同工期43个月,总金额达30亿美元。

这一巨额大单吸引了来自美国、日本、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基建团队前来争夺,最终还是中国人不负众望,一举拿下了这个最大金额的项目。

“基建狂魔”不光修路造桥,还要帮埃及建一座首都!

(新开罗的CBD效果图)

2018年3月18日上午,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务区项目举行了开工仪式,埃及总理和中国驻埃及大使为项目奠基。

(二)好口碑不是一天打下的,中国基建深入埃及方方面面

中国的建筑企业为何能够获得埃及人如此的信赖?那是因为,中国已在埃及深耕多年。

从2000年开始,埃及政府为了解决开罗的无序发展和日趋严重的大城市病,在开罗周围建造了数个卫星城,这些卫星城的建设都有大量中国企业的参与。

例如中国中铁中标了开罗与斋月十日城之间的轻轨修建合同,中国国家电网则获得了总长逾120公里的埃及电网改造合同。这些由中国企业承建的工程以其优良的质量和严格的工期赢得了埃及人的信任。

“基建狂魔”不光修路造桥,还要帮埃及建一座首都!

(埃及谢里夫总理砌下了第一块代表项目正式启动的基石)

在新开罗的建设中,中国企业也参与进了整个工程的方方面面。

除了中国建筑拿下的CBD外,中国国家电网公司还与埃及电力及新能源部签署了《埃及输电公司50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总承包合同》。该项目是埃及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电网升级改造,投资规模达7.58亿美元。

此外,中国亨通集团与埃及HitekNOFAL集团也在2017年开始合资建设埃及本地第一家光纤光缆工厂,为新建的城市提供信息与通讯配套设施,将新开罗打造成“智慧城市”。

新首都工程的建设是一项极其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涉及到上下游无数个产业,其中就包括现代建筑行业至关重要的工程机械。埃及新首都的高温、高风沙环境对建筑设备的要求极为严格。

针对这一情况,中国企业专门量身打造了一系列工程机械,采用了大量的行业领先技术,包括精确计量技术、智能可靠控制技术以及融合德国施维英的先进搅拌技术等。

“基建狂魔”不光修路造桥,还要帮埃及建一座首都!

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工地上,中国企业已经成为了施工机械的首选,为各国基础设施建设和工程施工提供成套设备解决方案,并具有完备的全球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

除了工程机械外,建筑所需的钢材、重要构件等也来自中国。

中国企业已经深入到了建筑产业链的方方面面当中。从中国万里运来的高强度合金钢材虽然价格更高,但品质更加可靠,建筑的安全可以得到更好的保障。

(三)在国外建工程,技术和人员的配合少不了

虽然从新开罗的正式开工才刚过去没多久,但在中建的高效施工下,目前的新开罗城址已有数条双向三至四车道的道路通车,一排排公寓楼雏形显现,大型发电站已有机组开始运行,一座科普特大教堂已投入使用。购物广场、儿童乐园、游泳泛舟设施一应俱全的钻石酒店也已开始营业。

“基建狂魔”不光修路造桥,还要帮埃及建一座首都!

(埃及新首都的地理方位)

在海外建设工程不比国内,配套设施、人员、材料和设备都无法做到国内那样召之即来,许多材料还要从国内运来,这就要求施工单位有很强的调度能力。在万里海运之后,许多材料和设备的质量还会发生变化,水泥会发生劣化,钢材也会发生锈蚀,这就需要更高的材料质量和品质控制。

新开罗的项目由中埃双方共同协商,人员共同参与,政府密切配合。

在城区的功能构成及比例方面,埃及方面充分听取了经验丰富的中国公司的意见。在施工时,中方人员只负责高级管理和技术工作,90%的工程建设者都来自埃及当地,这对拉动当地就业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些埃及施工人员与中方配合密切,极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

为提升埃籍工程师专业技术水平,中建还专门从中国抽调有海外施工经验的技术骨干,与埃籍工程师组成10人以内规模的业务小组,传帮带效果明显

在中央商务区项目完成后,中埃两国投资者将会持续分享相应比例的收益,该项目也会作为成功之作载入包括中建在内的中方参与企业史册。

中企在埃及新行政首都核心区修建地标性建筑,其意义远超经济层面,不仅会成为中埃产能合作的重要“标杆”、“一带一路”的重要标识,更象征中埃两国乃至中非长期而坚固的友谊。

结语:

短短7年间,埃及的中资企业已经从20家增加到了100多家,这其中不仅仅限于基建。在未来,它们将会为中埃两国带来数不尽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将会在海外继续造福中国和世界人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