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桂英五十三歲又掛帥出征,我如今五十三歲再出門打工

穆桂英五十三歲又掛帥出征,我如今五十三歲再出門打工

1.

有人不解的是,你一個八十年代的大學畢業生,那時不是包分配的嗎?怎麼混到下崗打工的地步的呢?

可是我也不好回答,那時工作是分配不錯,如果你瞭解北大才子陸步軒的工作分配的經歷,你就知道了,分配工作是一個什麼樣的流程,他的經歷差不多代表了很多當時畢業生的分配經歷。

那時候,恢復高考已經十年有餘,高校已經向社會輸送了的不少的人才,大學生已經沒有了當初的優越感,已不再是以前的天之驕子了。

那時候,可能好大學的分配要好些,一般的普通大學,有後臺有關係的能分到好的單位,否則就隨便給你分個地方,你愛去不去。

有機會我要把我畢業分配的經歷也寫在這裡,絕對不亞於今天大學生找工作的難度。

就像北大畢業的陸步軒,費盡周折最後分到一個快要倒閉的柴油機廠,弄得最後不得不到街頭賣肉。

這就是流行一時的“學好數理化,不如有個好爸爸”,也就是現在的“拼爹”。

我那時分到家鄉小縣城糧食部門的一個下屬企業工作,當時糧食部門還很紅火,想進糧食單位很不容易,我也是託人找關係費了好大的勁才進去的。

誰知好景不長,上班幾年後,由於政策的變化,單位效益越來越差,苟延殘喘了幾年終於在下崗潮的衝擊下,很多人買斷工齡加入了下崗的大軍,從此與單位徹底脫離關係成為了自由人。

穆桂英五十三歲又掛帥出征,我如今五十三歲再出門打工

下崗後,我幹過很多工作,在學校當過代課老師,開過汽車美容店,當過幾年的職業股民,最後不僅賺來的錢全部吐了回去就連本錢也虧了。

炒股的那幾年,每當一天股票下跌虧損了好多錢,我走在路上看到討飯的,就會想:我還不如人家討飯的,人家至少一天沒虧錢。

後來,作為一個女性在四十大幾的年齡獨自去北京打工,在飯店洗過碗,在家政公司當過中介,當過小時工,在富人家裡當過保姆等。

其間經歷過許多奇葩的人和事,哦,在北京的打工經歷有機會我也要寫出來。

後來,我又和我家老張在北方的另一個城市開過修腳店,在街頭擺攤賣治療灰指甲雞眼腳氣的藥,還親自動手給人點痦子。

這段經歷很有寫頭,以後再寫。

擺攤的時候,左邊是一個討飯的,他腿有殘疾,面前擺著一個破碗,半天也不見有人給他一塊錢;右邊是一個女算命的,面前擺著一張八卦圖,有時一天有幾個找她算命的,有時一天一個也沒有。她是東北下崗的女工。

我在他們中間,面前擺著一個牌子,牌子上是用章子怡和陸毅的臉部圖像作為招牌,上面各個部位點滿了密密麻麻地黑紅點點,標記著不同部位痦子的吉凶,吸引過往的人把惡痣點掉。

呵呵,不知到章子怡和陸毅看到會不會告我侵犯肖像權,但我知道的是城管來到把那牌子撕了,把章子怡和陸毅長滿痦子的臉都撕爛了。

那是一個製作很精良的牌子呢,讓我心痛了好幾天.....

穆桂英五十三歲又掛帥出征,我如今五十三歲再出門打工

2.

時至今日,因為種種原因,已過了知天命的年齡我再次踏上了外出打工的征途。

這可以說是一家食品外包公司,位於省城合肥。

公司的業務是把各種菜品炒熟了做成小包裝,每袋200克左右,送到各個大學食堂或者企事業單位的飯店,客人點什麼菜就拿這現成的袋裝菜在微波爐熱一下就好。

沒想到一些大學、單位食堂居然不炒菜了,炒菜也可以外包了。

通過朋友介紹,我從家鄉縣城來到省城的這家食品公司,本來朋友是讓我到冷庫發貨的,工資還比較高,但我有點擔心在冷庫裡每天幾個小時地待著會對身體有影響。畢竟五十多歲的老太婆了,為了多掙幾百塊錢的工資,再弄個關節炎什麼的在身上不划算。

另外,還有三個小夥子應聘這個崗位,那個冷庫的負責人明顯傾向那三個小夥子,他們都信誓旦旦的說願意幹。

看到這個情況,我主動說,那我到別的崗位去 ,讓他們幹吧。

朋友是這個單位負責人事的,她是我以前在糧食部門工作的同事,我們同時下崗,她後來和她老公一起到南方打工,開辦過企業,後來企業倒閉,他們又回來,兩口子四處找工作打工,孩子還在上中學,這個朋友一度非常焦慮,也是一把辛酸淚暫且不提。

因為朋友的老公現在合肥一個單位上班,她在今年孩子高考結束後立即來到合肥找工作,憑著自己二十年前的學歷,應聘到這家食品公司,在辦公室做人事工作,一個月三、四千多的工資她已經很滿足了,因為陪孩子在老家讀高中的這幾年,她找了好幾份工作,工資不到兩千還受盡了窩囊氣。

朋友知道我最近在家閒著沒事,這個公司在招人,問我願不願意來幹,在冷庫當發貨員,一個月三千五,包吃住還有四天的休息。

我想著在家閒著也無聊,寫作也沒有靈感也沒有天分寫不出什麼名堂,不如出來打一份工,既掙了一份工資還能蒐集了寫作素材,於是我就收拾了行李,一如過去出門打工一樣。

穆桂英五十三歲又掛帥出征,我如今五十三歲再出門打工

既然冷庫幹不了,我就跟朋友說換一個崗位吧,她就把我安排在配料崗位,這個崗位的工作就是把炒菜用的各種輔料比如油鹽醬醋、味精雞精胡椒大料蔥薑辣椒蒜瓣等等按照配方稱量好放在一定的容器內,炒菜的師傅直接把這配好的調料倒在炒的菜裡。可見現在分工多麼細緻。

我到配料車間去,加上我共有三個配料人員,一個小夥子也是新來的,他身形單薄滿臉稚氣,一問才知道他才十六歲,我問他為什麼不上學,想到自己一個老大學生不也半生打工,就不再說下去。

除了我們一老一少兩個新來的,還有一個女的是老員工也可能是這個工作間的負責人,她帶著我們幹。

我看到成大箱的油鹽醬醋雞精味精,成大袋的澱粉和糖,成大袋的辣椒大料大蒜各種各樣地調料都需要自己搬運到崗位上來,就有些發憷。

巧的是我在老家剛辭掉的工作就是配料,在那個崗位上,我每天搬很多重物胳膊腿腰都累傷了,因此辭職的,我看到這種情形,問那個負責人說:要搬這麼多東西啊?

她說是啊,每天下班之前都要到倉庫把缺少的東西到倉庫提出來備用。

我悠悠地說:我不能搬重東西,我的胳膊都累傷了。

她說,到哪裡不搬東西呢?哪個崗位都有東西要搬。

我不知道為什麼,突然之間淚水奔流而下,擦都來不及,我只好彎腰趴在桌子上用寬大的白色工作服的衣袖擦拭源源不斷滾落的眼淚,以至人家問我,阿姨你是哪裡人啊?問了幾遍我也沒回答她。我想她可能莫名其妙。

好還,這個崗位的一個本來要辭職的員工又回來了,我樂得退出來,到包裝車間去。

穆桂英五十三歲又掛帥出征,我如今五十三歲再出門打工

3.

包裝車間就是把大廚房炒好的成品菜分裝在專門的袋子裡,新來的人按固定工資三千塊,第二個月後按計件算,由於工作時間比較長,通常超過十一個小時,所以這裡人員流動很大,車間裡還只有五六個幹了幾個月以上的老員工,其餘的都是新員工。

公司的大門外一個廣告牌,寫著“常年招收男女員工”,列舉所要招聘的崗位已經崗位待遇,可見公司的人員流動是很大的,網上有文章說,經常招工的公司不是好公司,因為如果這個公司待遇好,老員工是不會辭職的,還會介紹自己的親戚朋友來幹,根本輪不到招外邊的人,這是有道理的。

聽老員工說,包裝間有個別老員工一個月可以拿到五千多,但是因為計件,她們水也不敢喝,喝水本身耽誤時間不說,還要去上廁所,上廁所很麻煩,還要出來換掉穿脫都很繁瑣的工作服,耽誤時間。為了多拿工資,經常從早上八點開始幹到晚上八九點是常事。

每天早上八點前到車間裡,開始是幫助廚房摘菜,大多是茄子、洋蔥、海鮮菇等幾樣菜,既然是計件工資,對於包裝車間的人來說,這是義務勞動,不給任何報酬的,員工提出來要求給加班費,管理層的人說,這是包括在計件工資內的,意思是如果不幹這個活,都沒資格參加計件。

包裝是兩個人一組配合,一個人站在操作檯邊稱量,稱量好了倒在一個固定的漏斗裡,另一個人在桌邊坐著拿袋子套在漏斗口上接,然後再在小臺稱上稱量一下多了擠出一些菜湯,少了再添加一些,精確到克。

這個工作倒還適應,工序簡單,不是那麼繁雜,只是工作時間夠長,據老員工說,一天工作十二個小時以上是正常的。

不管怎麼說,既然來了,就要堅持幹一段時間,不然,出來一趟,白白花費了路費,再說,家裡人都知道我出來打工了,沒幾天又回去,豈不是打臉?

第一天稱量菜,有肉末茄子,湖南小炒,魚香肉絲,海鮮菇炒肉。

穆桂英五十三歲又掛帥出征,我如今五十三歲再出門打工

新來的員工不熟悉業務不熟,要一個老員工帶著幹,組長要我跟一個老員工搭班幹,說是老員工,這個女工也才比我早來一週。

根據菜品不同,不同的菜有170克一袋的,有200克一袋的,有210 克一袋的,我不明白為什麼要分這麼不同的重量,都按200克一袋,稱量還方便,價格區分開不行嗎?這是人家公司的規定,我一個新來的不要多嘴為好。

帶我的師傅開始在臺面上稱量,我坐在下面拿袋子套住漏斗的下端接菜,這個師傅也是乾的時間不長,才一週左右,她稱量菜也不快,一稱200克,來來回回要反覆幾次才能稱量準確,就是稱量準確了,倒在漏斗裡,難免碗裡和漏斗裡粘說黏糊糊的菜,到包裝袋裡很可能又不準了,只好再舔。

這樣大家幹得比較慢,只有老員工幹得比較快,我看到附近的哪一組兩個人,那個稱量的人也有五十多歲了,打菜的勺子在她手裡就像翻花,速度快極了,那個接菜的也是兩手不停,右手先把前面接下來的才快速放到小檯秤的盤子裡,同時左手從腿上摸出一個空袋子,然後兩手同時把袋子口打開迅速套在漏斗口上,左手固定住袋子,右手在操作稱量好的那一袋,多了用用手擠出一些菜湯,少了在添加一點菜湯。兩隻手簡直運用靈活,看得我目瞪口呆。

第一天,因為估計不足,炒出來的菜太多了,大家分裝不完,領導只好發動其他部門手頭沒活的員工前來幫忙,為了照顧新來員工的情緒到七點了,班長叫我們幾個新來的人先走,其他人繼續幹。

穆桂英五十三歲又掛帥出征,我如今五十三歲再出門打工

我們幾個新來的出來換衣服,幾個人議論說,就算七點下班是,從早上八點開始,也上班十一個小時了,聽老員工說,他們經常到八九點能下掉班,要是這樣的話,我就不幹了,說的三千塊一個月,,可是一天干的時間長了。

幾個人都符合說,是啊。

我是不管如何也要幹一陣子的,出來一趟不能空手而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