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論太極拳綱要 問五:太極拳爲何要「松」著練?

太極拳歸屬內家拳種,先輩宗師開闢了一條不同於以往外家拳術的修煉方式,求意,求氣、先筋,後骨,再肉,由內而外,內外結合的一種修生養性、強身健體、舒筋活絡的武術拳種。

首先,太極拳放棄了直接的外在的刺激性訓練方式。太極拳主動放棄了對人體肌肉、骨格等實施“大劑量”的高頻度、高強度刺激的訓練方式。例如,用胳膊、手腕碰擊木樁、用骨架撞擊樹木、拳打沙袋、指插鐵沙,或者身體負重運動,或者依靠外部器械提高體能,甚至真人對抗演練等等。雖然這種刺激方式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豐富人體肌肉組織、提升骨頭的密度和硬度,從而迅速增強人體的擊打能力和抗擊打能力。但是,從長遠來看,這種刺激方式弊大於利。主要表現為功力、體能因年齡增長、身體機能衰老而退化;身體容易受到傷害,落下病根,不利於修身養性,保壽延年。

其次,修生養性,益壽延年是太極拳運動的內在之義。在太極拳理論看來,人體內充滿著一種“氣”(非現代理解之氣,亦非呼吸之氣),在靜、松、空、虛等意識的專注與引導下,可以對其加以調動和利用,而且這種“氣”還可以通過經絡、筋脈進行傳輸、傳遞,並轉化為一種能量,成為可以打擊外部事物的一種力量。因此太極拳更加註重人的內在修煉,人體內在生態環境得到淨化,生理機能得到調節和昇華。

再次,“松”體現了太極理論的辯證思維和太極拳理的智慧。太極拳的“道”在於陰與陽、動與靜、剛與柔、虛與實、內與外、開與合,當然也包含著松與緊的辯證關係。太極拳所講的“松”,不是軟弱無力,不是鬆懈無神,更不能沒精打采。而是松中有緊,緊中有松,鬆緊適度,自然平衡。有比較才能知鬆緊,習練太極拳時,一是身體間架要打開、骨架要拉開、意念有放大的感覺,這是緊;精神上要心平氣和、平心靜氣,意識放鬆而專注,這是松。二是全身肌肉自然均勻不緊張,身體各主要關節自然鬆開不僵硬,這是松;相應地,附著在人體骨架、關節之間的筋肉、韌帶要適度拉開,並有收回的感覺。就臂膀而言,似乎是用一條彈簧吊著手臂,能感受到手臂的重量,這是緊。三是胸、腹要空,這是松;丹田有“氣”,要實,這是緊。四是以人體重心(腰隙)為中心,上下適度對拉,這是緊;背部椎骨至尾閭關節自然鬆開,這是松。

最後,“松”是打通全身經絡獲取太極拳內勁的必要條件。太極拳理上的“松”是中國傳統文化獨有的智慧,體現傳統文化特有的魅力。通過符合規矩的拳招及輔助功法的訓練,因為松,所以能支配和調動身體內的太極之氣;因為松,所以能將體內太極之氣轉化為可傳輸的能量;因為松,所以松腳松踩堅硬的地板,就能獲取並傳輸大地的反彈之力而形與手指。一言以蔽之,就是以靜、松、空、虛、柔方式,獲取動、緊、有、實、剛效果,成就“極柔軟然後極堅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