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中院:圍繞「品質法院」建設 強化法院審判管理

昆明中院:围绕“品质法院”建设 强化法院审判管理

200000+雲南人關注的政法公眾號

昆明中院:围绕“品质法院”建设 强化法院审判管理

10月10日,全國法院審判執行工作會議暨審判管理工作座談會在北京召開,本文為雲南省昆明市中級人民法院在該會議上的經驗分享。

昆明中院堅持司法為民和公正司法工作主線,把創新審判管理作為提高法院管理效能、解決人案矛盾、提升審判質效、整合優化資源配置的有力抓手。今年以來(截至9月28日),昆明兩級法院收案178720件、結案120444件,收、結案數同比分別上升了34.3%、28.5%,人均收案數達322件。全市法院555名員額法官以全省13%的員額法官數審理了全省近1/3的案件,昆明中院以全省3%的員額法官數審理了佔全省149個法院15%的案件,全市法院收、結案數是位列全省第二的曲靖法院的4倍,昆明中院收、結案數是曲靖中院的6倍。面臨不斷攀升的審執工作任務,昆明中院圍繞“品質法院”建設,創新審判管理,提升審判工作水平,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的司法獲得感。下面我主要彙報三個方面:

一、強化審判管理,推動法院工作科學發展

(一)黨組重視,院長主抓。昆明中院堅決執行最高法院“審判管理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的決策部署,始終把審判管理作為法院工作的有力抓手,作為審判工作的指揮棒、審判質效的晴雨表放在法院工作全局中去定位謀劃和推進,要求全市兩級法院把審判管理作為“一把手”工程,由院長親自主抓審管工作。2018年,圍繞“品質法院”建設,我院加強審判管理宏觀佈局,全力部署、推進全市法院工作任務。

(二)健全機構,完善體系。按照最高法院和雲南省高院關於創新和加強審判管理工作的要求,我院重視審判管理機構和人員設置,調優審管力量,審管辦主任列席審委會和黨組會,參與法院重大事項研究。加強審判管理制度建設,構建全方位、多角度的審判管理體系和上下一體的審判管理工作模式,先後制定了163項審執工作規章制度,建立起以《完善司法責任制改革實施辦法》為總綱的1+N審判管理制度模式,多項制度輻射基層法院,促進層級管理、“全員、全程、全面”大審管格局日趨完善,形成層層抓管理、人人重質效的良好氛圍。

(三)突出績效,考核引領。以抓目標管理為紐帶,堅持兩級法院統一制定目標任務和一體化考核,一方面以基層法院和業務部門為考核單位,設置了人均結案數、平均審理週期等審判質效16項指標進行考核,促進單位和部門發揮監督管理作用;另一方面,以各業務部門近三年人均結案數和最高結案數確定員額法官的辦案基礎數和飽和數,通過對法官辦案任務的分段考核,拉大獎金兌現差距,構建起對基層法院、業務部門和法官辦案的三級考核評價體系,促進和激勵審執工作良性發展。

二、依託信息化,提升審判管理水平

(一)全市統籌,一體推進。狠抓信息化建設,注重借鑑學習,堅持高起點、同推進、重應用。全市法院信息化工作由中院統一規劃、統一部署、統一建設、統一推進和應用。2017年僅用兩個月的時間在全市法院引入了五大智能化辦案系統,建成“昆明智慧法院”。全市法院數據和裁判文書質檢合格率達99%,電子卷宗製作、歸檔率均超過90%。

(二)注重應用,突出效果。審判管理是嚴格的管理,同時也是務實的管理。我院信息化建設高度關注一線法官辦案需求,目前,昆明中院部署了各類應用58個,法官通過“左看右寫”系統進行網上辦案,同時輔助文書智能生成;所有法官和法庭均配備了辦公、庭審語音轉寫助手,一年來節約時間2.6萬餘分鐘。全市法院均建立訴訟材料收掃中心,對集中掃描的電子卷宗進行數字化處理,實現立案、結案信息自動回填,格式化文書自動生成,進一步服務法官辦案,同時通過“雲櫃”流轉訴訟材料,在各節點加強電子卷宗同步生成。2018年1月1日至9月28日,全市法院使用掃描錄入電子卷宗114105件,昆明中院21960件。此外,還開發了廉政風險防控、陪審員管理等10餘個審判輔助辦案系統,增加了採購社會化服務的力度,大力提升審執工作便利化水平。

同時,信息化建設助力審判管理,通過“雲櫃”、電子卷宗收發採集等系統實現案件辦理的全程監管、全程留痕;通過辦案系統進行隨機分案和指定分案,並實現院、庭領導對案件的全程監督管理;利用審判質效信息,實現法院、部門和法官辦案情況縱向大排隊、橫向大比較,加強審執工作的規範、科學和精細化管理。

(三)強化公開,倒逼質效。以司法公開四大平臺為載體,拓展司法公開深度和廣度,大力加強庭審網絡直播和裁判文書上網,重點抓庭審直播數量、質量、效果和加強對不上網裁判文書的清理,基本實現庭審直播和文書上網常態化。2017年,昆明中院以公開庭審數1242件名列全國優秀庭審直播中院第4,下轄盤龍、西山法院也被評為全國優秀庭審直播基層法院,全市法院共11名法官被評為全國優秀庭審直播法官。截至2017年12月31日,昆明中院以裁判文書上傳數量66614件名列全國中院第14。自2012年以來,全市法院共開展“陽光司法”活動2693件次,旁聽群眾達45700餘人,今年累計開展“模擬法庭(庭審)進校園”活動73次,參與學生多達35500餘人,促進中、小學生從小養成學法、守法、尚法的良好習慣。中院減假、暫予監外執行公開制度改革措施得到了最高法院領導的充分肯定。今年截至9月28日,全市法院陪審員參審案件佔一審普通程序案件的75.42%。通過強化司法公開增強了法官的責任心,從而提升案件質效,實現以公開促公正的目的。

三、創新審判管理,助推法院公正高效

(一)加強分析,服務決策。加大審執工作動態分析研判力度,為院、庭領導履行執法辦案監督管理職責、明確任務目標提供詳實數據。根據不同時期的工作重點,對兩級法院收結案情況、法官完成審判任務情況、案件長期未結、久押不決和發改情況等27項內容,通過專門的審判管理信息平臺進行分析通報,促進均衡結案、縮短訴訟週期。同時,充分利用審判質效信息,為人案調節和科學決策提供依據,整體提升審執工作質效。適時根據案件情況對民商事案件分案進行了動態調整。充分運用大數據統計分析形成調研報告,為法院不同管理主體和市委市政府決策提供參考。

(二)創新評查,促進公正。構建點、線、面質量管理體系,以問題發現為方法,以信訪投訴、上訴申訴、發回改判的案件為重點,創新案件評查機制。2017年開展了監察員、質評員列席合議評查工作,2018年對每名法官的庭審或聽證進行評查。強化落實發改案件溝通協調機制,要求發回重審和重大改判案件必須和基層法院承辦人溝通,溝通情況要向合議庭和審委會進行彙報,進一步規範法官的司法行為。

(三)加強監督,確保質量加強審判監督管理,院、庭領導充分發揮領導、監督、管理審判工作的職責職權,通過專業法官會議討論、提交審委會討論、藉助信息化手段加強院、庭領導對案件審理的全程監督管理,重大、疑難、複雜案件由院、庭領導親自承辦或參審等方式行使監督管理權。堅決防止一放了之可能帶來的案件質量問題,堅定改革方向,堅守質量底線。

(四)多措並舉,規範管理。一是突出重點,加強審執工作規範管理。規範庭審過程和案件審執流程,要求規範製作庭審提綱和審理報告,提高當庭宣判率,推進庭審實質化。規範案件審理的各個流程環節,充分提高案件審理、合議環節的質量和效率。二是加強對系列案件的統籌協調,同時發揮案例指引作用,通過下判前使用“案情智能分析系統”進行對比分析,審委會討論案件提交類案與關聯案件檢索報告等方式,避免同案不同判的情況產生。三是注重案件動態平衡,合理啟動案件調整分案制度。今年為集全院之力攻堅執行,將1300件執行異議審查類案件交審監庭、行政庭辦理。四是通過勞動爭議等類案模塊化審理規定加強對基層的業務指導。組織優秀裁判文書評選,連續十五年發佈昆明法院“精品案例”,促進執法標準的統一。

2018年,昆明中院在員額法官從145人減少到131人的情況下,人均收、結案同比分別上升101.6%、106.2%。執行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截至9月30日,全市法院3+1核心指標全部達標。執行完畢率、實際執行率同比分別上升7.44%、22.25%。案件平均審理期限比2016年減少23.85天。全市法院人均結案284.3件,最高結案數342.3件,平均審理期限為83.5天。審執質效持續向好,司法公信力進一步提高。

下一步,昆明中院將圍繞“品質法院”建設,深入推進司法改革,創新審判管理,不斷探索審判管理的新方法、新手段,確保審判質效,助推法院各項工作不斷提升。

省委政法委

新聞宣傳處

審核:裴衛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