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理学家:常用一个小方法,让孩子小脑瓜越学越聪明

妈咪读呀

最近办公室同事们在一起聊天的时候,谈到现在的幼升小竞争也很激烈。有时候老师会出一些题面试小朋友的数学能力。同事Lina说,“我们家那个气死人,大班了连10以内加法都搞不清楚。”

出于好奇,回家以后,我带孩子做了一个小测试。测试4~5岁的幼儿数学能力,小小费是一个什么水平。出乎我意料,他在推理、分析、以及5以内的加減法上,都完全正确。甚至在一些需要运用空间想象力的地方,都完成得很好。

当把这个测试结果告诉同事们,大家表示很惊讶。Lina问我:“你平时是刻意在教他数学吗?"仔细想想,还真没有!但是最近的阅读中,一个心理学家的实验让我知道答案是为什么了。

格斯塔的记忆实验

美国有一位心理学家叫格斯塔,他做了一个实验——把10个孩子分为两组(这10个孩子的智商水平都差不多)。第一组的孩子们在第一个房间里,给他们5本圣经,让他们坐在5张椅子上,试着背诵。第二组孩子们,除了给他们5本圣经、5张椅子外,还给孩子们几本宗教类画集,同时播放着庄严的宗教音乐。

美国心理学家:常用一个小方法,让孩子小脑瓜越学越聪明

一段时间以后,格斯塔检验两组孩子们对圣经的背诵。结果发现有音乐以及宗教画集的第二组孩子,比第一个屋里的孩子们能够背得多。格斯塔认为这是感官协同效应起了作用。

研究发现,如果只用听觉去记忆知识,大概能记住15%。如果只是用视觉去记忆知识,大概能记住25%。如果结合听觉和视觉,能把知识的65%记住。

幼儿学习启蒙,用好感官协同效应

回想我在对小小费的数学启蒙过程中,正是运用到了感官协同效应的原理。比如,为了教会孩子何为长方体,我是这样做的。

让孩子先听

我会先简单介绍下长方体的概念。然后,让他去找一个家里能找到的长方体。小小费会找来遥控器、或者一本书。

美国心理学家:常用一个小方法,让孩子小脑瓜越学越聪明

让孩子看

然后我会问他一本长方体的书一共有几个面。让他一边观察,一边我指给他看。

美国心理学家:常用一个小方法,让孩子小脑瓜越学越聪明

让孩子摸

既然长方体有6个面,我说:“那你自己数数看。”孩子就一边拿书,一边自己用手数。

以上这套学习过程,正是无意中践行了多感官一起学习的原理。所以孩子记忆知识又快又牢。

蒙氏教育的数学法

大家熟知的蒙特梭利也运用了这套方法进行幼儿启蒙教育。比如,家长都很头疼的数学学习,其实并没有那么复杂,如果能运用好这套蒙氏教具,就能让孩子轻松学数学。

蒙特梭利的做法是,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实物化。看下图。

美国心理学家:常用一个小方法,让孩子小脑瓜越学越聪明

这些小珠子就是用来数学学习的工具,数字都是用一颗一颗黄色小圆珠表示。一个珠子代表1,5个珠子代表5,一根串起来的代表10。

那么,在教孩子学习的时候,告诉他3621,要求他分别拿出对应数量,在玩游戏的指令中,培养了孩子数学运算的能力。其实,这个教具,我们自己也可以制作。用小石子、小果子就能在家简单地教孩子摆弄,效果很好。

我们古人很早就意识到协同效应在学习中的作用。

宋代的大学者朱熹总结了读书要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同时,他解释说,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绝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矢,眼、口岂不到乎?

运用协同效应,我们可以在对孩子的启蒙教育中事半功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