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军人后代回忆他在青藏线上的童年生活

离开高原到内地也快20年了,但时常还能回忆起在那里的日子,1984年在我四岁时,跟随父母从内地来到了几千公里外的青藏高原,在格尔木在这座名副其实的“兵城”一呆就是10余年,我在那里读完了小学和初中,童年的欢乐都留在了那个天高云淡的戈壁绿洲,高原恶劣的气候铸就了那里一代代钢铁意志的西部军人,格尔木的部队基本上都隶属于解放军总后勤部青藏兵站部,大多数的军人都来自河南陕西和四川这几个省份,西藏驻守部队的生活和军用物资都靠这些汽车兵运输进去,十年间部队的军车从早期的解放到东风、五十铃,还有西宁76团配备的进口橘红色罗曼,(前阵子听子承父业还在部队当兵的小学同学讲现在都换成了北方奔驰了)。

在格尔木有一条路叫“八一路”,之所以叫这个名字,因为基本上部队就在这条几公里长的道路两侧,我印象中这条路上好像原来没有地方单位,记得每到礼拜天,路上走的都是绿军装,我们的单位在这条路的最南边,部队以前番号59264,旁边是59035(汽车三十五团)它对面是59001(汽车一团),再隔壁是3405工厂,这个厂是部队的汽车修理厂,再北边是大站和指挥所两个单位,下来是解放军第22医院,后面还有59003(汽车三团)以及通信总站,医院和通信总站那两个单位里女兵最多,其他的部队里是清一色的男兵,营部里的战士澡堂和厕所都只有男的没有女的。

当时那里环境极其恶劣,条件也不好,没有公园更没有肯德基麦当劳,我们这些小毛孩的活动场地就是部队的训练场,几乎每个团里都有我们捣乱的身影,常常一群小孩围在场边看战士们训练,他们射击训练过后我们一拥而上捡地上的弹壳,队列训练的时候我们就乱喊口号,搞得带队老兵怒不可遏又毫无办法,当然汽车兵的训练最主要的还是开车,青藏线道路情况极端复杂,没有过硬的技术将来是要车毁人亡的,几百辆车在哨音和小红旗指挥下整齐划一的上车,关门,点火,启动是多么壮观的景象,曾经遇见过一个在山东当过兵的汽车兵,他告诉我全国的汽车兵都视青藏和川藏线的汽车兵为偶像楷模,从部队50年代驻扎高原开始,一代代的汽车兵就延续着一个传统,每到进藏出征前所有的战士都要喝一碗壮行酒,所有的干部和家属站在团部门口道路两旁敲锣打鼓为车队送行,期待着他们平安归来。

那时高原的生活非常清苦,几乎所有的菜都被做成了罐头。

高原军人后代回忆他在青藏线上的童年生活

车队运输途中

高原军人后代回忆他在青藏线上的童年生活

军用回锅肉罐头

高原军人后代回忆他在青藏线上的童年生活

压缩饼干

高原军人后代回忆他在青藏线上的童年生活
高原军人后代回忆他在青藏线上的童年生活

车队中途休息

高原军人后代回忆他在青藏线上的童年生活
高原军人后代回忆他在青藏线上的童年生活
高原军人后代回忆他在青藏线上的童年生活

救援车辆

高原军人后代回忆他在青藏线上的童年生活

团领导送车队出发

高原军人后代回忆他在青藏线上的童年生活
高原军人后代回忆他在青藏线上的童年生活

紧急车队出发演练

高原军人后代回忆他在青藏线上的童年生活
高原军人后代回忆他在青藏线上的童年生活
高原军人后代回忆他在青藏线上的童年生活
高原军人后代回忆他在青藏线上的童年生活

车队有出发的路上

高原军人后代回忆他在青藏线上的童年生活
高原军人后代回忆他在青藏线上的童年生活
高原军人后代回忆他在青藏线上的童年生活

战士们在检修车辆

高原军人后代回忆他在青藏线上的童年生活
高原军人后代回忆他在青藏线上的童年生活
高原军人后代回忆他在青藏线上的童年生活

综合库官兵在装运军用物资

高原军人后代回忆他在青藏线上的童年生活
高原军人后代回忆他在青藏线上的童年生活
高原军人后代回忆他在青藏线上的童年生活
高原军人后代回忆他在青藏线上的童年生活

出发途中大雪封山

高原军人后代回忆他在青藏线上的童年生活

青藏高原雪莲花

高原军人后代回忆他在青藏线上的童年生活

后勤供给

高原军人后代回忆他在青藏线上的童年生活

烈士陵园大门

高原军人后代回忆他在青藏线上的童年生活
高原军人后代回忆他在青藏线上的童年生活

青藏高原雪山

高原军人后代回忆他在青藏线上的童年生活
高原军人后代回忆他在青藏线上的童年生活

军事射击训练

高原军人后代回忆他在青藏线上的童年生活

出发前准备

高原军人后代回忆他在青藏线上的童年生活
高原军人后代回忆他在青藏线上的童年生活

车队运输途中

高原军人后代回忆他在青藏线上的童年生活

检查运输物资

高原军人后代回忆他在青藏线上的童年生活

西部雕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