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成功教師,同時也是失敗父親:細說中國父母的三大誤區

2003年,他班上的55高中畢業,有37人進了北大、清華,還有10人被哈佛

劍橋等海外名校錄取。可也正是這一年,他自己的女兒連高中都沒考上。

是的,你沒有看錯,是他親生的女兒。他,就是王金戰!


他是成功教師,同時也是失敗父親:細說中國父母的三大誤區


你可以想象一下。一個老師自己教的學生,全都考上了清華北大,而自己的孩子高中都沒有考上,自己的孩子都教育不好,還有什麼資格去教育別人家的孩子呢?

還談什麼教育理念呢?他備受打擊。

幸運的是,他警醒得快。很快找到了原因,因為工作忙,女兒上初中的期間,他一直沒有太關注過。他雖然很愛女兒,但教育方法上簡單粗暴,覺得自己付出很多了,孩子還這麼不爭氣,太對不起自己了。

久而久之,女兒跟女兒的關係越來越疏遠,說啥也不聽了。偶然看到女兒的日記,才知道孩子是多麼渴望得到老爸的幫助。

由此,他在開始重視家庭教育,並嘗試成從個家長的角度來研究教育。於是,王金戰跟他的女兒不斷的溝通交流。

女兒一天天變得陽光起來,遇到什麼問題,馬上跟老爸溝通。影響學習的因素被排除掉了,她的心裡變得輕鬆了,學習越來越好,三年之後。女兒考上了北大法學院。

之後王金戰老師,做了一個很重要的決定。辭掉特級教師的崗位,專心於家庭教育的研究和傳播。當時在教育界引起了許多媒體的關注。採訪他,讓她談一談自己的一些心得體會。


他是成功教師,同時也是失敗父親:細說中國父母的三大誤區


他經過思考總結,分享說。

影響孩子成績最關鍵的因素不是學校,而是家庭。如果家庭教育出了問題,孩子肯定會成為學校的問題孩子。每個家長都是需要承擔教育孩子的責任,我們是孩子一輩子的老師。如果我們自己從來不學習不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怎樣跟得上孩子的成長速度呢?

咱們來看看中國常見的幾種家庭教育誤區,我們來對號入座,看看自己是屬於哪一種類型的?

1、第一大誤區,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

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從農村到城市,這句話隨處可見。

別人家的孩子是五歲就會讀流利的英語,覺得好羨慕。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會,我們的孩子就不會,我們家的孩子都六七歲了,二十六個字母都說不全。著急啊,趕緊帶著孩子參加各種英語培訓班,請家教,買各種輔導書籍。

別人家九歲的孩子,多才多藝,這個舞跳的真好,這個畫也畫的不錯,孩子又自信又會演講,在班裡當班幹部,為什麼我的孩子都十二歲了,一點特長都沒有呢?於是幫孩子報這個班那個班。

週末的時候,家長帶孩子忙於穿梭於各種培訓班,輔導班,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今天奧數,明天畫畫,後天英語。好像不報輔導班,就一定輸在起跑線上。

小孩含著眼淚,一萬個心不甘情不願,硬著頭皮,望著窗外打發時間,把孩子僅有的一點點天賦全磨滅掉了。

我們曾經去少年宮的培訓機構觀察過,那些被迫去學習各種特長的孩子。那眼神裡面流露出來的都是無賴和委屈。


他是成功教師,同時也是失敗父親:細說中國父母的三大誤區


討父母歡心的眼神,讓人看過之後身體一陣陣悲涼,終身難忘。我們的家長終於成功的把一個天才培養成白痴,逼著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可以斷言,這樣的孩子,在這樣的家長逼迫之下,只能成為一個機械人,絕對成不了藝術家。

2、第二大誤區,我的孩子現在很聽話,長大會很有出息。我不需要學習家庭教育。

很多家長對於小孩教育這一塊,口頭上都說:哎呀教育孩子很重要很重要。但實質上呢?卻很少有人真正去覺察。自己除了給孩子吃穿之外,到底為孩子的教育做了些什麼呢?不知道。

很多人說,我孩子這麼乖很聽話,沒有什麼問題啊。我還需要學什麼學呀?這些道理我都懂,我不需要學習。

其實啊,很多家長不知道。在我多年的家庭教育指導實踐當中發現,教育孩子,要麼不出現問題,要出現問題就是大問題,等到孩子出現問題的時候連挽回的餘地都沒有,根本就沒有辦法去彌補。


他是成功教師,同時也是失敗父親:細說中國父母的三大誤區


3、第三大誤區,教育孩子是學校的事,教育孩子天生就有的。

親愛的家長,看完上面王金戰老師的真實案例,如果你孩子這樣固執地認為,老師我也無能為力了。

對於王金戰老師來說,在給予孩子學習上的幫助,絕對是頂級的優秀的家長。但是,在對孩子的家庭教育上面,他卻出了一個天大的錯誤。還好及時悔悟,才未釀成大錯。

其實家庭教育知識也不難,只要你掌握相關的理論即可。關注本號,卓如老師會不斷地給你分享家庭教育的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