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農民的楷模:建國史上第一位女性副總理,勤快且能幹!

可能大家對抗戰的將領比較熟悉,但是大家應該聽過江山好打,但是守江山卻特別難。今天小編給大家說的這倆個人呢,就是新中國的園丁,新中國的描繪師,新中國的大管家。分別在我國的農業和工業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貢獻,他們就是和平年代的將軍,帶領人民走向了越來越美好的生活,他們就是陳永貴、吳桂賢。

工人農民的楷模:建國史上第一位女性副總理,勤快且能幹!

大家瞭解陳永貴嗎?他的身材形象特別樸素。早年的陳永貴家裡特別貧窮,由於全家都吃不上飯,陳永貴的爸爸就把自己的親生兒女、老婆給賣掉,只帶著陳永貴逃到了大寨村。但是更讓人想不到的是他的父親受不了生活的不公平自殺了,年幼的陳永貴只好給地主家放牛,但是身窮志不窮的陳永貴加入到了八路軍,充當地下聯絡者。

但是被日軍發現被抓到監獄。最後從監獄出來的他去了一家燒餅店去當個小夥計。直到新中國解放後,陳永貴這些苦難的農民才迎來新生。32歲的陳永貴為了報效祖國組織村民進行糧食改革,陳永貴成立糧食互助組幫助29戶村民脫離沒飯吃的地步,後邊去晉中地區參加了一次農業培訓社之後有所啟發,帶領村民進行農業實驗,經過長期的摸索提出了新的種植方法和一些新的科學種田的方法。在陳永貴的倡議和領導下大寨村的糧食平均每畝有280多斤的產量,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1975年出任國家副總理。

工人農民的楷模:建國史上第一位女性副總理,勤快且能幹!

還有另外一位女性,因為饑荒的問題,不得不遠走他鄉。1951進入陝西的一家紡織廠。當時的她只有13歲!年齡小的他在記憶裡方面特別出色,短短几年就就被調到勞動模範組。並在趙夢桃死後成功的接上了領導班,成為當時的紡織代表。

1975年的時候總理身體不適,主席挑選出倆個人分擔總理的工作,並且成為了國務院的副總理。當時的她才僅僅只有37歲,既然國家把這麼大的事情交給自己,那麼自己一定不能辜負總理的厚望,一干就幹到文革。經歷文革的只想當一名普普通通的工人,就向國家交了辭呈回到了西北工廠,繼續她的普通生活。

工人農民的楷模:建國史上第一位女性副總理,勤快且能幹!

這樣的人一定不會那麼簡單的活下去,一次偶然的機會吳桂賢擔任了深圳紡織廠的董事長,這使她的生活迎來了一次重大的改革。帶領深圳外貿集團走向輝煌,就是這樣一個普普通通的一個女士,帶來了中國工業的重大改革,加速了新中國的進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