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萬物理論》,記錄科學巨人霍金的一生,輪椅上的偉人

一代科學巨匠斯蒂芬威廉霍金幾個月前辭世,享年76歲,他脫去了肉體凡胎逃脫了半個世紀的輪椅的困境,帶著他求知的精神和智慧飛向屬於它的那片星辰宇宙,作為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偉大的科學家,霍金的成就可謂人盡皆知。

出生在知識分子家庭,從小就表現出了對科學探索的興趣,1959年17歲的霍金就讀牛津大學,攻讀自然科學,在這裡也被認為是大學裡最有天賦的學生之一,2014年由他為原型的傳記電影《萬物理論》上映,提名第87屆奧斯卡五大獎項,成為奧斯卡有史以來第一部為活著的人作傳記電影獲得提名最多的電影

電影《萬物理論》,記錄科學巨人霍金的一生,輪椅上的偉人

除了霍金本人的傳奇人生,電影本身的鏡頭語言也十分出色,在這部影片霍金從未患病開始在劍橋裡,他自信,自負,純真和專注,他站在那裡腦袋一偏,嘴角一揚,就是一副帥氣又不馴的模樣,非常意氣風發,在劍橋霍金和他的第一任前妻相遇。

一個物理學家認識了研讀文學的女生,科學與文學,本來就是理性和感性的兩極,學科學的男生與學文學的女生邂逅相戀,也帶些註定的浪漫,之後,小酒館中直接又笨拙的追求,舞會上的星光燦爛,康河邊充滿柔情的旋轉,他們像一對普通戀人一樣約會逛街吃飯。

電影《萬物理論》,記錄科學巨人霍金的一生,輪椅上的偉人

然而天妒英才,霍金在一次意外中失去意識,病床上醒來後醫生對霍金解釋病情,霍金的身體全部功能將會喪失的,幾乎只有大腦不受影響,總有一天人們將無法知道你在幹什麼,而且醫學認定這種病發之後只有兩年的時間可以存活,面對疾病,霍金在愛情面前落荒而逃,發病後的他逃離了簡,讓簡離開。

但愛情的力量是偉大的,簡義無反顧的嫁給了霍金,簡照顧霍金25年之久,一天24小時一週七天看護她,帶她到各地旅行,還要照顧幾個孩子,操持其他的家務,25年的時間,她看著他從默默無聞的研究生變成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

電影《萬物理論》,記錄科學巨人霍金的一生,輪椅上的偉人

霍金的一生既充滿戲劇性也最沒有戲劇性,這樣一個在一生大部分時間都保持著一個姿勢,腦子裡卻時刻裝著宇宙的人,電影中最不容易表現出他生活的跌宕感和內心的複雜,這是一部靠情感推動的電影,不溫不火的敘事下,兩位主角都暗藏著強烈的人物心情的塑造。

一方面得力於簡這個角色的側面烘托,在霍金絕望的時候讓他重拾信心,在病床上危機的時刻,靠的是撿的果敢決斷,再就是飾演霍金的埃迪雷德,一度讓你忘了演員的存在,相信這就是霍金本人,那張極力想表達的痙攣的面孔,讓人感同身受,而他也憑此奪得了奧斯卡影帝。

電影《萬物理論》,記錄科學巨人霍金的一生,輪椅上的偉人

晚年的霍金和第二任妻子離婚後和簡懷爾德重歸於好,並和二人的孩子們一起享受著天倫之樂,最終霍金在愛因斯坦的誕辰日走了,3.14是一個無限不循環小數,正如霍金給這個世界留下的影響將永遠的持續下去。

拍攝電影前,霍金也參與了整個電影的製作,他同意將自己真實的聲音放到電影中,電影首映時,他也是臺下的觀眾之一,看完電影,他默默的流下了眼淚。76年的歲月中有55年被禁錮在輪椅上,並且為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這是何等強大的內心與求知慾,霍金說:一個人如果身體有了殘疾,絕不能讓心靈有殘疾,他的心靈是高尚的,勇敢的,堅強的,同時也是自由的。

電影《萬物理論》,記錄科學巨人霍金的一生,輪椅上的偉人

有生命的地方就有希望,史蒂芬霍金的一生就是對這句話最好的證明,當我們提到霍金,人們又會想到些什麼呢?一個傑出的物理學家,一個漸凍症患者,一個坐在輪椅上通過電腦說話的人,還是知道他研究黑洞理論,寫過一本叫時間簡史的書。

這些都不重要,因為這部電影並不像那些繁瑣的科學定理一樣,高大上到讓人摸不著頭腦,反而更像是一杯口感純正的英式下午茶,讓人在品位的同時細細感受其中的韻味。

電影《萬物理論》,記錄科學巨人霍金的一生,輪椅上的偉人

影片改編自霍金第一任妻子簡王爾德的回憶錄,通過導演唯美的手法以及演員精湛的演技,細膩的描繪了兩人的愛情從開始到結束的過程,雖然看似是在研究萬物的理論,但呈現出來的,更像是一部關於愛情的結論。

導演用浪漫文藝的外衣巧妙的將科學理論包裹起來,在理性與感性交融間取得了良好的平衡,在他們這段平凡卻不普通的婚姻當中,妻子簡一直都是任性的堅強著,一見鍾情自然美好,以身相許也固然可敬,可是堅貞的愛情終究抵擋不住時間和疾病的蹉跎。

電影《萬物理論》,記錄科學巨人霍金的一生,輪椅上的偉人

這就是現實婚姻與理想愛情之間的距離,導演力求在每個細節上都展現霍金對於簡漸漸疏離的內心,雖然對愛情的過分強化導致與其他人物之間的關係略顯薄弱,但是霍金這份獨有的偉大感情更加細膩。

名人傳記片模式的拍攝手法,其實在《萬物理論》之前就有人嘗試,但描繪人物生活瑣碎的傳記篇,重點在於一個度,達不到這個度,就會讓電影枯燥乏味,超過這個度則有可能把偉人拉下神壇。

導演偏偏選擇這條道路無疑是冒險的,而他完成的不錯,沒有畫蛇添足般的炫技,也沒有狗血爛俗的情節,用務實的筆觸勾勒出霍金對於生活的態度,使其形象變得非常的真實可信,這是一種看似簡單,而又極其難得的可貴。

電影《萬物理論》,記錄科學巨人霍金的一生,輪椅上的偉人

無論你遇到什麼樣的困難,總會找到適合自己的事情,並且獲得成功。有生命,就會有希望。天才的成功遭人仰望,但遭受的痛苦和努力是一般人做不到的,大多數人遇到一點挫折就自暴自棄,跟霍金相比的話,那些苦難又算什麼,只要活著,就有希望,不要輕易放棄自己的未來。

我無法感知一位全身癱瘓的靠著機器講笑話時,是一種怎樣的心情,但我知道他那執著追求科學的探索精神和樂觀的生活態度,是無法的被身下的輪椅禁錮的,霍金出生於1942年的1月8日,是伽利略去世300週年的紀念日,有人說這暗示了霍金的使命,但他自己卻不以為意,他說這一天出生的嬰兒就達到了20多萬。

電影《萬物理論》,記錄科學巨人霍金的一生,輪椅上的偉人

我們很好奇,究竟是什麼樣的力量能夠支撐一個身患重病的人在輪椅上完成大量不朽的著作,他說他想用一個公式來解釋宇宙萬物,也許正是對世界真相的孜孜不倦的追求,才成就了他偉大的人生。

個體生命在歷史長河中,是如此的短暫。但無數偉人,用生命探索出來的偉大著作,始終屹立在山巔之上,為人類社會的進步指引方向,我們這些生活在當下的人都應當珍惜這些寶貴的心血,繼承科學精神,不斷進步,致敬我們最偉大的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