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将哥舒翰曾经战无不胜,为何在安史之乱中,带20万兵一日覆没?

唐玄宗时期,太平盛世下暗潮涌动。京都长安城内,繁华热闹,街上行人如织,时常会出现各族的商人游客。在一家酒馆内,有一个深眼窝,高颧骨的突厥人身穿唐装,坐在窗下,一边慢慢独酌,一边望着街市发呆。

此人名叫哥舒翰,本是突厥哥舒部的后裔,突厥被唐朝灭掉后,很多突厥人为朝廷效力。哥舒翰的父亲哥舒道元曾经当过安西都护将军、赤水军使,所以哥舒翰仍旧世代居住在安西(今新疆及中亚部分地区)。


名将哥舒翰曾经战无不胜,为何在安史之乱中,带20万兵一日覆没?

哥舒翰不同于一般的突厥人,他汉化程度很深,能读《左氏春秋》、《汉书》,通晓大义。他家境富裕,仗义疏财,在当地小有名气。哥舒翰年少时就补任了效毂府果毅官,他不甘心于此,便去了长安。

哥舒翰来到京城,常常喝酒赌博,浪迹市井中。岁月蹉跎,转眼间哥舒翰已经40多岁了,父亲离世,他也没有回家吊丧。他至今一事无成,哪有颜面回家呢?他在长安没有人脉,但还是厚着脸皮去拜见长安尉,却被赶了出来。

此刻,哥舒翰回过神来,放下酒杯。他想到一个小小的长安尉就对自己如此无礼,更不用说那些王侯将相了,他不由得感慨愤怒,难道自己的才能就只能埋没蓬蒿了吗?但现实残酷,他在长安已经有了很痛的领悟,于是决定离开这里,去别处谋求发展。

哥舒翰来到河西(今甘肃武威),拜见节度使王倕。王倕攻下新城,让哥舒翰经营此地,哥舒翰治军有方,由此稍有名气。后来王忠嗣为河西节度使,很赏识哥舒翰,提拔他为将领,让他讨伐吐蕃。

吐蕃侵略边境,与哥舒翰在苦拔海相遇。吐蕃军分为三队,从山上依次冲下来,哥舒翰正面迎击,所向披靡,名声大振。朝廷提拔哥舒翰为右武卫将军,副陇右节度,为河源军使。

名将哥舒翰曾经战无不胜,为何在安史之乱中,带20万兵一日覆没?

之前,吐蕃军等积石军麦熟后,前来抢夺,没人能阻挡。哥舒翰到任后,设下伏兵,等吐蕃军下马,脱下盔甲,进入麦田割麦时,哥舒翰率兵袭击,将5千吐蕃兵杀光,连一只马都没逃出去。

后来,哥舒翰与吐蕃多次交战,每战必克,将大唐国境推到青海湖以西,并派人戍守,而吐蕃不敢接近。哥舒翰又奏请设立神策、宛秀二军,防御吐蕃。唐玄宗非常器重哥舒翰,封他为西平郡王,加以厚赏。

哥舒翰志得意满,纵情声色,嗜酒无度,因此中风了,肢体僵硬,成了废人。哥舒翰在京城养病,闭门谢客,也不能上朝。

后来安禄山、史思明反叛,唐将封常清战败。朝廷可用的名将寥寥无几,唐玄宗只好启用年老有病的哥舒翰,让他统领12部兵马共20万大军防守潼关。哥舒翰惶恐不安,屡次以重病在身为由拒绝,而唐玄宗不听。或许唐玄宗并不在乎哥舒翰有病,只是想借助哥舒翰的威名平叛。


名将哥舒翰曾经战无不胜,为何在安史之乱中,带20万兵一日覆没?

哥舒翰确实病的很严重,不能统御军队,便让部将田良丘主掌军政,王思礼主掌骑兵,李承光主掌步兵。但这三人争权,以致政令不统一,众将士不知所从,军心懈怠。

当初哥舒翰与安禄山、安思顺兄弟不和,而杨国忠也很厌恶安禄山,所以杨国忠结交哥舒翰。安思顺猜测安禄山必反,曾经劝诫过唐玄宗,所以安禄山反叛时,安思顺没有受到连坐。现在哥舒翰手握天下兵马,知道唐玄宗很重视自己,于是诬陷安思顺与安禄山暗中往来,除掉了安思顺。

有人说安禄山是打着清除奸臣杨国忠的名号反叛的,劝哥舒翰杀掉杨国忠,让安禄山师出无名。王思礼也劝哥舒翰杀掉杨国忠,但哥舒翰犹豫不决。

杨国忠听到了风声,非常恐惧,劝唐玄宗招募军队守卫京城,并让自己的心腹杜乾运统领。哥舒翰怀疑杨国忠对自己不利,于是杀了杜乾运,吞并了他的军队。杨国忠更加恐惧,认为自己必死无疑。

哥舒翰心中也不安,又迟迟下不了决心诛杀杨国忠。哥舒翰多次上书给唐玄宗说:“安禄山不得人心,请谨慎防守,等他们内乱,我们可以兵不血刃的取胜。”

名将哥舒翰曾经战无不胜,为何在安史之乱中,带20万兵一日覆没?

叛贼将领崔乾祐守陕郡,以老弱病残之兵引诱唐军出战。唐军侦察兵报告说:“贼人没有防备,我们可以出击。”唐玄宗相信了,下诏让哥舒翰出兵。

哥舒翰回报说:“安禄山精通兵法,如今刚开始作乱,不会没有防备,是他想引诱我出战。贼兵远来,速战速决对他们有利。王师坚守,不要轻易出战,这是上计。况且我们的援兵还没到齐,应该观察形势,不宜速战。”

当时安禄山久攻不克,并且唐将郭子仪、李光弼收复了很多失地。安禄山开始后悔造反,想回到幽州坚守。而杨国忠无计可施,担心哥舒翰停留不前,早晚会杀了自己,于是劝唐玄宗催促哥舒翰出兵。

这时郭子仪、李光弼献计说:“不要让哥舒翰出兵。安禄山的精兵都在中原,而幽州空虚,我等直捣他们幽州老巢,以他们的亲人为人质,招降叛贼,则安禄山的人头就能得到。如果哥舒翰出兵潼关,一旦战败,京城失陷,天下就危险了。”

唐玄宗一向亲信杨国忠,所以听从了杨国忠的意见,派使者催促哥舒翰出兵。哥舒翰窘迫,不知道该怎么办。如果出兵,可能中了敌人的阴谋,一旦兵败,京师就沦陷了;如果不出兵,就是抗旨不遵,是杀头之罪。哥舒翰权衡再三,还是哭着出兵了。


名将哥舒翰曾经战无不胜,为何在安史之乱中,带20万兵一日覆没?

哥舒翰驻军在灵宝县西边平原,打算与叛军将领崔乾祐交战。潼关外七十里,道路险隘,南边近山,北边临河,贼兵以数千人先埋伏在险要的地方。

哥舒翰乘船在河中央观察敌情,认为崔乾祐兵少,容易击败他,于是催促士兵前进。道路崎岖,唐军队伍不整齐。贼兵在高处投石攻击,杀死很多唐兵。

名将哥舒翰曾经战无不胜,为何在安史之乱中,带20万兵一日覆没?

哥舒翰与田良丘登上北面的山岗,以三万大军在河边摆阵。王思礼等人以精兵在前,其余十万军士在后。崔乾祐也摆下兵阵,士兵十人五人,或前进或退后,不成阵列。唐军嘲笑叛军阵列没有章法,心中很轻敌。

交战时,崔乾祐的军旗一个接一个倒地,叛军做出想要逃跑的样子。唐军心中松懈,没有防备,忽然叛军又奋起与唐军近身搏斗。叛军边战边退,将唐军引诱到狭窄的山路,用柴禾堵住道路,顺风点火。浓烟滚滚,迷住唐军的双眼,让人无法分辨敌友。唐军各自挥刀乱砍,自相斗杀,死伤无数,过了很久才明白过来。

唐军大乱,丢盔弃甲逃命。河边有粮船一百多余,唐军争相上船,船只超载而沉没。叛军趁机追杀过来,唐军四处逃散。最终,哥舒翰带几百骑兵渡河还营,然后清点人数,20万大军只剩下8千人。

名将哥舒翰曾经战无不胜,为何在安史之乱中,带20万兵一日覆没?

哥舒翰一路收集散兵,回到潼关,打算坚守。崔乾祐率大军来进攻,哥舒翰部将火拔归仁等人见大势已去,于是绑了哥舒翰向敌人投降。

哥舒翰问火拔归仁为何这么做,火拔归仁说:“您带领二十万大军,一日内覆没,难道能安然回归朝廷吗?您难道不见高仙芝等人的下场吗?”哥舒翰说:“我宁可像高仙芝那样死去,你快放了我。”火拔归仁不听。

哥舒翰被绑着押送到洛阳,见了安禄山,立刻低头下跪说:“陛下乃是拨乱反正的真命天子,臣为陛下招降唐军将领。”安禄山大喜,当即封哥舒翰为宰相。哥舒翰写信招降唐军诸将,诸将都责备哥舒翰不为节义而死。

安禄山知道哥舒翰无法成功招降唐朝诸将,又对他不放心,便将他囚禁。唐军收复洛阳时,安禄山之子安庆绪在逃亡时杀了哥舒翰。

哥舒翰之所以败亡,主要是自己轻敌大意所致。20万大军,一日之内覆没,使唐朝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以致长安沦陷。况且哥舒翰屈服安禄山,招降唐朝诸将,节操尽失。哥舒翰可谓是罪责深重,但是朝廷考虑到他以前的功劳,追赠他为太尉,谥号为武愍。

史书参考《新唐书·列传第六十·哥舒高封》

流年檐下雨,浮世阶上苔。我是作者【檐雨阶苔】,欢迎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