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奚若故里——韦林镇仓溪村

张奚若故里——韦林镇仓溪村

韦林镇

韦林镇位于大荔县城东南22公里处,东邻国营沙苑农场, 南濒渭河与华阴市相望,全镇18个行政村,165个村民小组,4.3万人,总面积115平方公里,素有“移民大镇、畜牧大镇、粮食大镇”之称。明时属朝邑县洛苑乡,清乾隆时属南路,同治时设韦林局,民国时属渭滨乡。解放后属朝邑第八区,1956年为韦林乡,1958年设韦林公社,1960年因修建三门峡水库而废,1988年移民返库后重建命名韦林乡,驻地会龙,2000年5月撤乡建镇,名称沿用至今。

张奚若故里——韦林镇仓溪村

仓溪村由来

仓溪村为韦林镇驻地,全村有12个村民小组,656户2680人,耕地面积6100亩。仓溪村为原仓西村与会龙村的合并村。仓西村历史悠久,原建于洪武年间,因村庄位于永丰仓(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建)西边遂起名仓西村,之后沿用六百余年。20世纪50年代末因修建三门峡水库,村民迁移,1987年国家批准移民返库,由合阳,富平,蒲城,大荔,四县八方32个村庄72姓1260多口人重新组建仓西村。会龙村建村于1987年9月,村民们大都是蒲城安置的移民,因为是由三个村子的移民会合起来组成的村子所以起名“会龙”。2014年仓西与会龙并村时,因著名学者、辛亥革命先驱张奚若先生是仓西村人,故用“奚”加三点水(三水即黄河、渭河、洛河,有水有粮,水能生财)为合并村取名仓溪村。

张奚若故里——韦林镇仓溪村

仓西八景

仓西村原有八景,景色各异,在当地颇有盛名,村里文人曾将此八景赋诗赞颂,相传很久,至今,因时隔久远,渐已失传。村中后辈或听闻有“八景”但知之不详,唯有村中少数老辈人知道。

据传,一景为牛角川。位置在南北巷十字向东到斜巷善人庙处,由东向北形成牛角形状,老百姓称为牛角川。二景:金狮子。西岳庙(大庙)前开阔地摆放着两个巨型石狮,高1米5,连底座约高2米5,由于当地气候湿润,狮子绿苔遍身,每当天气变化,石狮变绿新鲜就预示要下雨了,有灵验的天气预报一说,百姓说:石狮变绿,大雨在即,金狮就这么神气,还有说那是天宫降下的神师,保佑老百姓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三景:金凌渡。此渡口也就是仓西古渡,据说当年八国联军侵占中国,慈禧从北京西撤至西安咸阳,从仓西古渡过,后来历代文人,因慈禧曾过此渡口,故称其为“金凌渡”。

原仓西渡在东寨子南离渭河一里处,当时属官码头,有七八艘小船,船工共20多人,属南北通道必由渡口经常车水马龙,渡口若市,人来人往,现在仓西码头旧址在渭河仓西抽水站。四景:瓦渣滩。相传瓦渣滩当时叫德安县,由于战乱打平县城留下破砖碎瓦,故称瓦渣滩,瓦渣滩在北寨子西北处离村五里,隋时开通大运河航运,当时渭河疏通航道改弯取直,由今长安至潼关汇通,叫通汇大渠,由大兴至潼关直通300余米,在区域的边缘上有一条皇道,十余米宽,长300余里,后曾在渭河北岸瓦渣挖出古币瓦片砖及石碑等物。

张奚若故里——韦林镇仓溪村

五景:大官路。大官路分南北中三条,为东西走向,中路最长,东起望仙观西到官池杨村路,也就是现在的官韦路东延,东至沿黄路西至官池镇,这条路门店林立,热闹非凡,并北通同州府城。六景:野户陵。位于东寨子东北方向半里路,这里掩埋的野鬼乱魂,都是外来人入不了祖先老坟,这些外乡人骸骨露地,太阳一晒,夜间产生磷光,据说晚上行人路过坟地,好似进入神鬼之境,使人神魂颠倒,天明太阳出来时一切皆空,传奇神话形成一景。七景:知州墓。村中张姓居多,张姓氏族下的大户张源登在山西省运城解州任过知府,他为人正直,为官清政廉明,被百姓誉为明镜高悬的好官清官,他死后葬于祖墓,墓地在仓西大庙前开阔地,后人为纪念清官树碑,教育后人要为官清正。八景:钟楼大钟。仓西钟楼高20米,钟楼四窗通外,光风四通,钟声悦耳动听,一打声震四方,仓西四寨八方都能听得一清二楚,相传仓西钟声和相隔40里的潼关钟声遥相呼应,一声震三县,百姓听得见。在战乱年代,钟声就是命令,可指挥百姓应对战乱。


张奚若故里——韦林镇仓溪村

张奚若先生

张奚若(1889年10月-1973年7月18日),字熙若,自号耘,陕西大荔县朝邑镇仓西村西寨子人(今仓溪村人)。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后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1917年获得学士学位,1919年获政治学硕士学位。回国历任北京国际出版品交换局局长、大学院(教育部)高等教育处处长,中央大学、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教授暨联大、清华政治学系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奚若历任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常委、华北人民政府高等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部长,第一、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二、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等职务。


张奚若故里——韦林镇仓溪村

民主革命先行者

辛亥革命前夕,井勿幕(西安城墙小南门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派年轻的张奚若前往日本购买军火,准备在陕西举义。途中,张奚若被清军抓捕,武器还没运回来,武昌起义爆发了。不久,张奚若再去日本,将军械运回陕西,成为陕西辛亥革命的功臣。

张奚若故里——韦林镇仓溪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提议者

1949年6月15日,新政协筹备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张奚若以民主教授的身份出席会议。在各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对于新中国的国号问题,争论颇为激烈。有人提议用“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也有人提议用“中华人民民国”。张奚若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认为还是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国名好。张奚若说:“我们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人民这个概念已经把民主的意思表达出来了,不必再重复写上‘民主’二字。”与会代表经过反复讨论,认为张奚若的提法好,一致同意新中国的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张奚若故里——韦林镇仓溪村

“棱角先生”张奚若

“南仰华岳,壁立千仞棱角硬 ;东眺黄河,巨流万世砥柱擎”说的便是张奚若先生。中国人常讲,做人要圆滑,人情要练达,棱角太过分明,似乎是不成熟的,是要吃亏的。可是,张奚若这位大教授,辛亥革命斗士,他偏偏就不信这个邪,偏要铮铮铁骨,棱角分明!

1937年蒋介石在庐山举行国事谈话会时,请张奚若参会,蒋介石对张奚若可谓是“国仕”之礼遇了。在一次例行的国民参政会上,张奚若言词激烈地抨击了蒋介石的独裁和国民党的腐败。蒋介石顿感难堪,只好打断他的发言,插话说:“欢迎提意见,但别太刻薄!”一怒之下,张奚若拂袖而去。等到下一次参政会再开会时,蒋介石的政府给他寄去开会的通知和路费,张奚若当即回电一封:“无政可议,路费退回。”

张奚若故里——韦林镇仓溪村

张奚若生活俭朴、对子女管教甚严,但侍母至孝,继母把他抚养长大,解放后他在北京工作,就把继母接进了北京城,让老人安度晚年,坐享清福,当时在村里传为佳话,村里的老年人都说张奚若虽然官做大了,但是孝心常存,每次回家都要给继母买很多东西,而且嘘寒问暖,冬天有皮衣,夏天有凉衫,关心无微不至。张奚若尊师重教,他读私塾的老师叫王平甫,是本乡仓头村人,他到北京后多次写信关心老师的生活起居,只要他回到家乡,每次都要到王平甫老师家中看望,并和老师一同话忆当年学生时期的美好。他重情重义,有陕西或大荔乡亲到北京来办事,他都热情接待并安排好住宿,真正尽到了一个乡党的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