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昭佩:半老徐娘,与梁元帝萧绎一生恩怨纠缠


徐昭佩:半老徐娘,与梁元帝萧绎一生恩怨纠缠

在中国历史上,给皇帝老公带绿帽子的后妃很多,但戴的高调且名垂史书的就很稀少了,毕竟这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南朝梁元帝和她的正妻徐昭佩绝对是奇葩的异类,作为皇帝的女人,徐昭佩的字典里根本就没有三从四德、恪守妇道这种词汇,梁元帝不待见她,她就让皇帝老公的头顶郁郁葱葱四季常青。遇到这种宫廷丑闻,别的皇帝捂都来不及,文艺青年梁元帝却偏不,徐昭佩死了,他忙不迭的写了篇《荡妇秋思赋》讽刺她,顺带着也让他们的绯闻流传千古。

徐昭佩是南朝梁元帝的正妻,她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和父亲都曾身居要职。徐昭佩嫁给萧绎的时候,萧绎还是只是湘东王。史书记载徐昭佩长得不怎么漂亮,姿色一般,萧绎对她谈不上喜欢,但也不至于讨厌。萧绎和徐昭佩结婚以后,徐昭佩先后给萧绎生下了两个孩子。

萧绎是梁武帝的第七子,年幼时就被封为湘东王,长大后担任荆州刺史,驻守江陵。萧绎这个人比较爱好吟诗作画,是个文艺青年。假如大梁朝一直国泰民安的话,萧绎应该就是一个安安逸逸镇守一方的藩王,没事吟诗作画,寄情山水。

萧绎是南朝四萧之一,另三个是萧衍,萧统,萧纲,分别是他的老爹和两个兄弟,他们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古往今来数百位帝王中,宋徽宗赵佶是写字写的最好的,萧绎确是当之无愧的绘画第一名,而且他著述颇丰,有四百余卷。

但天有不测风云,梁武帝末年爆发了侯景之乱,这就把萧绎推到了政治舞台前,侯景发动兵变后,在内鬼萧正德的帮助下,一路势如破竹,攻入首都健康,幽禁了梁武帝,年已八十高龄的武帝在忧愤中去世。

侯景搞兵变弄得民不聊生,按照历史发展的规律,这时候就应该有个人挑大梁出来讨伐逆贼,这个重任转来转去便落到了身在江陵的萧绎身上。萧绎还是有一些才能的,很快就平定了侯景之乱。

侯景死后,梁武帝还有众多子嗣在各地拥兵自重,南梁又陷入了皇室子弟的内战中。萧绎因实力雄厚,在这场PK中胜出,成为了南梁第三任皇帝。


徐昭佩:半老徐娘,与梁元帝萧绎一生恩怨纠缠

萧绎当了皇帝以后,虽然没有册立皇后,但是徐昭佩是公认的正妻。 随着萧绎地位的变化,他身边的女人也不断在变化升级。一些年轻貌美、姿容艳丽的妃嫔先后进宫,萧绎慢慢就冷落了徐昭佩,有时很久都不去看望徐昭佩一次。

徐昭佩也是个有个性的女子,她性情比较豪放,爱好饮酒,而且逢喝必醉。有时候萧绎好不容易去看她一次,又赶上她喝得酩酊大醉,徐昭佩吐得萧绎满身。萧绎渐渐开始对徐昭佩有了厌烦情绪,到最后两三年才去她宫里一次。

徐昭佩对萧绎的冷落也是一肚子不满,萧绎后来再来看她的时候,她化妆就只化半边脸。萧绎幼年时因病瞎了一只眼睛,他对自己的这个缺陷比较敏感。徐昭佩化半边妆的做法明显是讽刺他只有一只眼睛,这让萧绎生气得拂袖而去。

徐昭佩还是个心胸狭窄,善妒跋扈的女人。萧绎宠幸的妃嫔几乎都难逃徐昭佩毒手,或杀或毒死。对那些不得宠的妃嫔,她倒是很有共鸣,没事就招呼一些不得宠的妃子聚餐喝酒,一起吐槽皇帝老公。

按照常理,女子失去了丈夫的宠爱,下半生便注定凄凄惨惨戚戚,但徐昭佩并不是,她的生活开启了新的篇章。

徐昭佩开始致力于给皇帝丈夫戴绿帽子,而且还是明目张胆地戴。徐昭佩在出轨对象的选择上也是比较雷人的,寺庙里的和尚、萧绎的随从、民间的网红……, 反正她开心就好。

萧绎的随从暨季江长得比较帅,徐昭佩想方设法的勾搭上了他。暨季江常常感叹说:“柏直的狗虽老仍能狩猎,萧溧阳的马虽老仍能驰骋,徐娘虽老仍尚多情。”这就是成语典故“半老徐娘”的出处。


徐昭佩:半老徐娘,与梁元帝萧绎一生恩怨纠缠

徐昭佩在自娱自乐的道路上渐行渐远。写到这的时候,我就有个疑问:徐昭佩如此豪放,身为皇帝的萧绎,被戴上这么大顶绿帽子,为什么就没一点反应呢?难道他以为别人不知道,还是他真的是顾忌两个人还有孩子。

在后宫这种母以子贵,子以母贵的地方,母亲不得宠最直接连累的就是孩子,萧绎的长子萧方等是徐昭佩所生,萧方等小时候就相当聪明有才干,而且也擅长骑射之道。因为母亲不得宠,所以他一直活得小心翼翼。

萧绎对这个长子一直很嫌弃,没什么好感。萧绎宠爱的王夫人去世后,萧绎将其归咎于徐昭佩,这让萧方等感到相当不安。萧绎得知儿子的不安后,更厌恶他了。

侯景之乱的时候,萧方等曾受父命带兵迎敌,萧方等颇得军心,作战冲锋在前,萧绎这才觉得这个儿子其实不错。萧绎为此特别向徐妃赞美萧方等,感叹若再有一个像萧方等一样的儿子,他就无所忧虑了。

萧方等再能干,也实难抵掉母亲在父亲心中的负面印象。尤其是在母亲一次次给父亲戴绿帽子以后,他总是生活在恐惧之中,最后死在一次带兵出征途中。

萧方等死后,萧绎便越发痛恨徐昭佩。萧方等去世的同一年,萧绎逼令徐昭佩自杀。徐昭佩自知死祸难逃,于是投井自尽。

徐昭佩死后,萧绎下令把她的尸体还给徐家,说是出妻。他不愿意到了阴间,这个不省心的女人还是他的妻子。仅以普通百姓的礼节将她安葬在江陵的瓦官寺,而且不让儿子们为她穿丧服。

隐忍多年的萧绎为表愤怒,亲自写了一首《荡妇秋思赋》描述徐昭佩的淫秽行为。

终其一生,徐昭佩只是徐妃,萧绎未曾封她为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