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明明趙國境內也有路可以進入秦國,爲何六國卻傻傻地硬攻函谷關?

天眼觀世界


提問裡這條“趙國境內可以進入秦國”的道路,就是戰國一代雄主趙武靈王的戰略構想。

作為一位以創造性的胡服騎射,建立起戰國強大騎兵隊伍的鐵腕帝王,一心要與秦國扳手腕的趙武靈王,曾經謀劃出一個瘋狂計劃:不走秦國要衝函谷關,就以強大機動能力,從北方繞路,經雲中九原一帶強渡黃河,一口氣經陝北殺進咸陽,就此端了強秦的老窩。如此天才設想,也曾叫好些軍事愛好者生出遐想:假如趙武靈王沒有死於趙國內亂,最後順風順水執行這計劃,戰國的歷史走向,會不會就此改寫?

但只要仔細看看地圖,就知道趙武靈王的這個美滿的設想,其實無比骨感。

因為這個計劃能夠靠譜的前提,是趙國能否以強大的騎兵力量,搶在秦國集結部隊之前,迅速打的咸陽來。如果單看地圖,那確實沒問題,實實在在走一趟,就知道有多坑。

趙武靈王計劃裡,那理論上可以“快速突破”的陝北地區,現實中卻是溝壑縱橫的山地。雖然在兩千多年前,陝北高原的植被比現在茂盛,自然條件要好一些。可一樣還是難走的山路。平原上縱橫馳騁的騎兵,到了這裡也要翻山越嶺,走的全是辛苦路。看上去可以“快速突破”,放在戰國的交通條件裡,真不知道突破到猴年馬月。

而且退一萬步講,就算秦國真的犯了傻,對趙武靈王的這個瘋狂計劃毫無察覺,由著趙武靈王順風順水,一路走過了陝北高原,那他真能就此順利進入夢想中的關中平原?這事?比翻過陝北高原還難。

因為要想從陝北高原,進入到關中平原,特別是殺到咸陽,那就要了解關中與陝北高原交界處的地貌,那更是群山環繞。如果想殺到咸陽,那就必須要經過今天陝西銅川地區,整個銅川城,都是健在丘陵山地峽谷上。
這條仲家山和馬欄山之間的要道上,有大大小小的關口,只要少量兵力認真守好,那就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憑戰國的交通技術,千軍萬馬也別想過。

再加上後勤補給等各種問題,趙國的騎兵,就算冠絕天下,想要執行這瘋狂計劃,也幾乎如鏡花水月。

所以也不難理解,整個戰國時代,除了趙武靈王謀劃一番外,關東各國要攻打秦國,只能老老實實在函谷關下死磕。以這個意義說,秦國為何能取天下?這戰略地理條件,真心不要太好。

歷史風雲錄


傻?傻才從趙國北境路線打秦國!除了趙武靈王!

我們先來看看趙武靈王是如何規劃的

趙武靈王的規劃是:五國軍隊主力攻打函谷關,吸引秦軍注意,趙國精銳軍團從包頭,雲中,九原一帶度過黃河,然後集結大規模的騎兵部隊,像一把匕首一樣直接從北面經過陝北高原在十幾天內突襲秦國都城咸陽。

這個規劃要成功得有兩個前提,第一:要有強大迅速且有紀律的騎兵。第二:秦國不能知道,或者說知道了也來不及作出應對。

為什麼秦國不能知道呢?因為這條路太難走了,不是趙武靈王這種天生冒險激進分子和趙國強大的精銳騎兵支持,誰都不敢這麼玩。

這條路線上要經過的地方是陝北高原,現在的榆林市和延安市,還有關中與陝北的交界處銅川市。陝北高原基本不用佈防,溝壑遍地,戈壁縱橫,氣候非常乾旱,基本走過來就夠人受了,而且那地方當時還生活著諸多蠻族。

這種地形根本不適合騎兵大規模機動,但是不用騎兵,兩座肉眼能看見,對話能聽見的山頭你走一天都到不了,這種突襲情況下就別提後勤保障了。

而越過了陝北才是真正的考驗,我手邊正好有一本記載關中金鎖關的書,從這部書上,可以看出一個經常被忽略的小城市在拱衛關中的作用上發揮著怎樣的作用

以上兩圖是位於陝西中部小城銅川市的一個關隘金鎖關的地形圖,如果要從陝北進入關中,無論你來自甘肅還是內蒙,都必須從這裡過,這裡兩個最窄的山口之間僅僅幾十米,古代關城尚在的時候,其險要可想而知。秦軍只要將關城關閉,任憑後勤就可以將來襲敵軍消滅。

這座號稱“榆塞秦關咽喉要地”的金鎖關僅僅是從陝北通往西安咸陽等地的上諸多關隘的一個,僅像金鎖關那樣的峽谷路段在銅川市就有十幾公里,唐太宗李世民為了拱衛長安在後面的險地上修建了要塞仁智宮(後更名玉華宮),再往南,還有後世長安駐軍的大本營耀州,可以說一路上盡是艱難險阻。

在這條路上玩突襲,只能成功,一旦失敗,肯定全軍覆沒。

所以,這種大開腦洞的突襲,只有趙武靈王這種軍事天才敢於規劃,但後來,就算是趙武靈王,依然沒敢實施,那麼對比之下,其他人還是臉撞函谷關比較划算,最起碼輸了還能跑。


扣毛


這問題很好回答,為啥日本不過黃河打陝北?

因為黃河不好過啊,連日本人都過不了,更別說2000年前的戰國人了

黃河由黃土高原進入中原平原,剛好是中國第二階梯進入第三階梯。海拔由2000多米降低到200多米,黃河落差大、水流湍急,並不適合大型船舶過河。

要過也只能用這種小船過,日本人也是有打算過河的。

這種小船目測能搭20人,過10萬大軍需要5000艘?!

納尼!要5000艘?就算反覆運載,一艘船跑10趟,也需要500艘吧?10萬大軍在山西造500艘小船,這就是日本人不過黃河的原因。

說回戰國,那就是10萬大軍在趙國造船。造500艘小船,秦軍會眼看著無動於衷嗎?

秦軍在變法前,在函谷關還在魏國手裡的時候,就能通過黃河攻打東岸了。參考秦獻公的石門之戰

就算秦軍不過河,六國聯軍過河的時候遇到秦軍射箭···那也受不了


銫媒體


六國合縱攻秦,都走函谷關並不是六國傻乎乎的,而是攻破函谷關後六國大軍可以長驅直入咸陽,沿途再無險關;並且函谷關離各國都近,有利於糧草運輸,有利於步騎車兵前進。如果從趙國境內攻入秦國,那是走的北部的九原郡及雲中郡,路途遙遠不利長途行軍,且要渡過黃河天險,攻破秦長城、再攻破離石要塞,最後穿越秦國北部廣大的領土,才能直逼咸陽。

秦國四面環山,中間為關中平原,易守難攻,東來之敵首選就是攻破函谷關,然後穿過崤函古道進入關中平原。秦國東南方向有武關,楚國可攻破此關,穿過姚林進入關中平原。秦國南有秦嶺,巴蜀二國可翻過秦嶺攻擊秦國。秦國北有黃河天險加離石要塞,三晉可渡過黃河再從離石要塞進入秦國本土。

從秦國的地理形勢看,六國合縱攻秦,只有走函谷關,才是距離最近,易於集結步騎車三軍,並且後續糧草易入輸送。列國合縱攻秦,也是攻破過函谷關的,最後一次五國攻秦,由楚考烈王為約縱長,春申君為統帥,最終在距離咸陽百里的蕞地被呂不韋率秦軍合圍,戰敗而歸。

如果各國聯軍從趙國境內進攻秦國:一是距離太遠,各國糧草運輸困難;二是趙國不會讓各國從趙國借道的,因為聯軍內部是不團結的;三是渡過黃河不利步騎軍三軍的行動;四是攻破秦長城、渡黃河、破離石要塞,在秦國境內才途行車,風險遠大於直擊函谷關。

其時六國合縱攻秦,最佳的辦法是各國各從不同的方向進攻秦國,同時從西部策反戎人,再從北部策反匈奴,從西南方向策反巴蜀二國,如此九路大軍齊攻,則秦人不戰自敗也。但是六國內部矛盾重重,並不團結,又相互防備攻擊,因此散六雖強,不敵混一之大秦!


大秦鐵鷹劍士


那我家問你了,在三國時期的官渡之戰,袁紹擁有10萬大軍為什麼會敗下陣了呢?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青州險道,泰山險道都握在曹操的手裡面。以至於袁紹的10萬大軍只能夠在兩個小的渡口展開,如果袁紹的大軍能夠一下在平原地區展開的話,曹操縱有天縱奇才,都沒辦法阻擋這樣的軍隊。

函谷關前是什麼樣子,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歷史上這個地方確實發生過多次大兵團之間的對決,並且多國進攻秦國首選函谷關,也並不是沒有原因的關前那一塊空曠的地方正好是一塊兒屯兵之處。並且可以得到韓國,魏國的糧草供給,可以說糧草兵馬供應極其方便,在大秦帝國裡面曾經有一段對話讓我感到十分的意外,也就是在孟嘗君攻下了函谷關以後,當時秦國的主將說我們籌集糧草的速度甚至比遠道而來的多國聯軍還要慢,並且攻下函谷關天險,以後在此以後的就是秦國一馬平原的800裡秦川。

根據問題主所說,就是還有其他的攻擊秦國的線路嗎?有,楚國有一條,但是楚國是絕對不會允許中原其他的國家進入自己的國境線,並且這一條路線,說實話供給的線路太長了。其他國家要派援軍過來。可以說沒個半個月時間是到不了,在秦國攻下了楚國漢中等地以後可以說楚國完全喪失了進攻秦國的戰術上和戰略上的主動性。

趙國也有一條經典的進攻路線,並且這是趙武靈王親自制定的,但是這條進攻路線是有一定的麻煩之處的,麻煩的什麼地方,路線太長,只能選擇騎兵入境太過於崎嶇,只能夠選擇少量的軍力隨從,因為太過於漫長的補給線。如果以兵力增加的話,那麼增加的供給以及糧草,將會以幾何倍的增長,並且人數太多,也會導致整個軍隊行蹤暴露,使得秦國人早有防範,這樣的話,秦國只要扼守著重要的關愛口,這支軍隊將會不戰自潰,自動因為糧草沒有了而潰散。

並且這一支軍隊在進入關中以後將會成為一隻孤軍如果此時此刻沒有一隻其他的部隊來接應他們的話,這支軍隊遲早被秦國人給吃掉的,並且進入山地以後,整支部隊就必須進行山地作戰。縱觀天下,哪個國家的軍隊山地作戰能力能比的過秦國,又有哪個國家的軍隊對於秦國土地的熟悉程度比得過秦國的士兵,因此還是得依靠函谷關,但是在戰國中期開始,以後可以說當時的戰國裡面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能力單獨的單挑秦國更何況是攻下千年難以攻克的天險函谷關呢,就必須得依靠其他的國家一起進攻才能夠拿下函谷關,但是。趙武靈王會把自己精銳的部隊的命運壓寶在了其他國家的部隊上嗎?不說其他的,各個國家之間只要互相扯皮,就能夠使得進攻延長一個月。

有人說這支進攻的部隊難道就不能是多國軍隊組成的嗎?如此路線漫長,而且需要整秘計劃才能夠進行的奇襲計劃,必須要做到,整支部隊的成分統一,而且要服從號令,必須做到令行禁止,這樣才能夠奇襲成功。並且當時中原其他國家很少有一支國家擁有像趙國一樣,如此精銳的騎兵部隊。因此還必須得照過來親自完成這樣的任務。趙武靈王在世的時候,至少趙武靈王是一代雄主還能有魄力做出這樣的決定,但是自此以後,趙國可以說是越來越沒有這樣的力氣去做這樣的事情。

還不如多個國家部隊一起聚在函谷關門下,互相打打麻將,搓搓牌,今天你去進攻。明天我去進攻,這樣大家都互相不吃虧不是嗎?

所以說六國一直選擇函谷關作為進攻的主要路線,其原因也是因為各個國家之間心裡對於這件事情,太精明瞭。誰願意打個秦國把自己國力給消耗乾淨的,別忘了秦國一旦倒下了,其他國家就成你的敵人了。

所以一起去進攻函谷關,能夠攻下來,皆大歡喜,攻不下來,大家互相之間也沒有什麼損失。何樂而不為呢?


漩渦鳴人yy


不管在任何時代,只要是持久戰,補給都是必須要考慮的。隨著科技的進步,補給線不再是肩抗馬拉的陸路補給,還有空中支援、管道運輸等多種方式。

可是在戰國時期,交戰雙方打得正happy的時候,忽然一方的補給被切斷,戰爭的勝負幾乎已經錘定了。這樣的例子實在是太多了,比如官渡之戰、赤壁之戰等等。

如果,戰國七雄的其他六方想進攻秦國,那麼他們有三條路可以選擇:從趙國的運城盆地渡黃河繞道咸陽;強攻函谷關;從楚國的南陽盆地翻過秦嶺繞道咸陽。當然了,也有人會說從漢中進兵,那個距離更遠了。

在戰國時期,有沒有人這麼做呢?

魏文侯曾經認命吳起為大將,沿著運城盆地抄小路渡過黃河,攻克秦國的黃河以西的大片土地。但是因為補給跟不上,還是撤兵回去了。經過這場戰爭,秦國在黃河沿岸重修防禦工事,嚴防死守。

至於從南陽盆地進攻秦國,似乎有那麼幾分道理,可真要扯開地圖一看,你就會發現你要面對的是十萬大山!即便人可以過去,還有那麼多糧草輜重呢。待所有的東西都運到前線,秦國的士兵早已睡足了覺、吃飽了飯等他們好幾天了。

再者說了,六國之兵集結在楚、趙二國,人家君主會不會樂意?對付秦國是大家的事情,養這些國家的作戰部隊,可是所在國的任務!

趙國的君主再傻,也不可能拿自己的國運開玩笑!萬一他們來一次假虞滅虢,呵呵噠,想想都刺激。

直接走函谷關就沒這麼多顧慮了,首先戰線就沒那麼長,闖過函谷關之後便是關中平原,可以直搗秦國國都。戰線縮短,補給線也就相應的縮短。最關鍵的是,函谷關東邊就是東周國都洛陽。

此時的大周已是江河日下,像個絕戶一樣,誰見了都想扒一層皮。六國把部隊集結在洛陽,那是再適合不過了。然後以洛陽為據點,穩步推進函谷關就可以了。

因此,不是六國傻非要硬闖函谷關,而是秦國地理位置他刁鑽了,而且還堵死了偷襲的可能性。想要攻打秦國,函谷關是最簡單方便的路線。

秦國就是按照六國進攻秦國的路線,反擊並滅掉六國的。


山鬼祗樹


這麼說吧,看一下秦國的地形,你就可以明白了。在古代,山水是天然屏障。秦國四面環山,擁有廣闊的縱深,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要攻進去絕對不容易,會付出高昂的代價。

不論古今,打仗靠的是一套綜合的系統,包括兵源素質,軍隊數量,後勤保障,朝廷運轉等等。只能從函谷關進兵,是有特殊原因的。古代打仗,後勤保障是極大的問題,如果大部隊遠途奔襲,後勤跟不上,很容易被敵軍困死。但如果是小部隊騷擾,又容易被殲滅。六國合縱,既然合作,就要找一個共同點來調配兵力和物資,這樣才有更大把握打敗秦國。函谷關明顯是最好的選擇。列國合縱,也攻進過函谷關,說明集中優勢兵力攻打函谷關是可行的。另外,北方的趙國也聯繫過少數民族攻打過秦國,楚國也從商於之地進攻過秦國。只是因為各種原因,失敗了。



另外,還有一個政治層面的考慮,那就是大國都希望小國在前面抵擋秦國銳士,自己完成收割和搶地盤。六國合縱,也僅僅是利益上的關係,楚國齊國趙國肯定希望韓國和魏國在前面當馬前卒。選擇函谷關正好也可以實現這個目的。


fly四葉草


“傻傻”倆字用得特別好,不過可能稍稍說反了。

先說一點題外話,由於明朝之後,軍民之間顯著的分離,明清兩代民間文化裡傳播的軍事知識是非常“喪心病狂”的,當然,如果要回溯的話,宋代就已經有這個端倪了。

而我們今天所熟悉的“古典軍事概念”,其實多數出自明清兩代發端的傳統評書、話本和戲曲等等。

比如兩陣對圓,主將單挑,或者主將拿著幾百斤的兵刃……乃至於“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等等。

其實在軍事科學的意義上,哪怕是古代,“沒有攻不下來的險關”,只有綜合因素導致的無法完成這一作戰目標的情況。

換句話說,合縱的五國伐秦,進攻函谷關,本身並不能說傻,沒有打下來,只是因為各種綜合因素導致的,而不是說這險關就打不下來。

事實上,就在滅秦戰爭中,先入關中的劉邦在函谷關設防,項羽也輕鬆打下來了。

日後控制崤函谷地的潼關險隘,也曾多次被正面攻破。

我們回到問題上來。

那就得先看一下可選的進攻秦國的路徑,先借一下樓下的圖:

這是趙武靈王規劃的平滅林胡、樓煩之後,由北向南的進攻,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秦國在北方對遊牧民族是早早就建立了山地城塞防線的。

比如烏氏塞,就是秦孝公之父秦獻公流亡回國的入關隘口,有人考證,也就是後世的蕭關,那麼,趙武靈王的計劃有沒有可行性呢?

在古義渠國(都城在今甘肅慶陽附近)存在的情況下,這個戰略還真有實施的可行性,不過在大量山地、草原地帶的行軍,也不可能有良好的後勤支持,也就是說,大兵團是肯定走不了的,採取遊牧式的長途轉場,再在義渠的幫助下夾擊突破秦國的北山防線,不過整體來說,是一種戰略賭博,畢竟當時山高林密的地理環境,可不像地圖一樣平坦。

另外就是黃河的渡口,在山西面對陝西的南北向黃河一線,從北到南,知名的渡口就有不少,偏關老牛灣古渡(忻州市偏關縣)、西口古渡(忻州市河曲縣)、磧口古渡(呂梁市臨縣)、黑峪口渡(呂梁市興縣)、坪上渡口(呂梁市柳林縣)、軍渡渡口

(呂梁市柳林縣)、孟門渡(呂梁市柳林縣)、禹門渡(河津市西北,也成龍門渡)、吳王渡(運城市臨猗縣吳王村)、蒲津渡(永濟市西)、風陵渡(運城市芮城縣西南)、大禹渡(運城市芮城縣東南)、茅津渡(運城市平陸縣茅津村)。

理論上,這些渡口無處不可渡人,但是必須注意的是,山西北部地區的開發,在戰國時代並不充分,也就是人口、城邑稀少,也就意味著,你如果選擇山西北部的路線進入陝北,就要面臨距離自己後勤基地超遠、超長的補給線,而且沿路連可徵發的民夫都沒多少,擎等著餓死。

而這些渡口的興旺,恰恰是在宋遼,乃至於明代之後,因為人口和經濟的發展。

在春秋戰國乃至於秦漢之交,龍門渡,也就是秦國、魏國爭奪的“少梁”附近,蒲津渡,在魏國舊都安邑附近的兩大渡口,才是最主要的通路,比如韓信滅魏王豹,就是明著走蒲津,暗地經龍門渡過夏陽。

但是,這個地區,恰恰因為人口多,反倒成為防守方的軍事基地和後勤基地,輕易也打不下來。

與之類似的就是經南陽盆地從商洛進關中,一路打過去,打不下來嘛。

至於逆長江而上,入巴蜀,經漢中打關中,這個長途跋涉和遠征的難度,在當時的後勤情況下,可能也和登月差不多了。

所以,別覺得古人傻,之所以選擇那裡,可能只是因為他們別無選擇。


劉三解


戰國時期六國攻秦一般是兩條通道:一條就是從借道韓國,攻打函谷關;另一條是借道魏國,渡過黃河進入河西。不論是函谷關還是黃河天險,都不容易突破,易守難攻,需要付出比秦軍大幾倍的代價,絕不划算。那麼六國為什麼還要如此傻乎乎地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五六七八地硬攻函谷黃河天險呢?

其實題主自己的後半句話就是原因所在——六國之中除趙國外其餘五國只能走函谷黃河路線入秦,一旦攻破函谷關六國大軍將長驅直入,沿途再無險關阻礙,而且從地緣上而言:函谷關離各國都較近,便於糧草後勤保障。這倒是可以解釋除趙國之外的五國為何始終強攻硬打函谷關的原因,那麼趙國既然明明有其它路線入秦,為何沒想到趁其餘五國和秦國在函谷關下鏖戰之機以一支奇兵突襲秦軍後方呢?

其實趙國還真想到了這招:趙武靈王曾打算從九原郡或雲中郡出發,南下通過陝北高原,快速抵達關中咸陽,絕對可起到奇兵的作用,讓秦國防不勝防。那為什麼這個計劃沒能付諸實施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二:

其一九原、雲中等地在戰國初期並不屬於趙國,而是北方遊牧民族聚居之地,直到趙武靈王兼併了林胡和婁煩之後在北方新開闢了五郡,這才獲得了從北部直入關中平原的基地,所以在趙武靈王之前趙國同樣也只能配合五國攻打函谷關而沒其它入秦路線。

其二趙武靈王在趙國內部的政治鬥爭中過早身死,其後趙國國力滑坡,不敢再主動伐秦。尤其是長平之戰後趙國元氣大傷,再無伐秦的實力,因此也只能將趙武靈王那看起來很美的計劃束之高閣。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不是不想,不過這不是一個好的選項。原因如下:

1、任何時候打仗,後勤補給是重要的一環。去過山西和陝西的人應該一下就明白了,且不說古代,就是現代都不好走。在山西中部高速限速120邁,到了山西西北部高速就限速80了,而且有走不完的盤山隧道,更不用說還隔著黃河天險。趙國地理交通不怎樣,而且裡其他國家太遠,六國來趙國就跑死了,哪有力氣再翻山越嶺、爬山涉水運輸物資啊。

2、古代趙國攻打秦國可以選三條路,不管哪裡都要過黃河,關鍵是黃河沒那麼好渡的,不是哪裡都可以渡。看看現在解放前過黃河從哪裡走?一邊是山西西北部柳林這塊的軍渡渡口,一邊到了南邊運城的風陵渡了。或者是繞道內蒙包頭南下,也需要過黃河,那裡是蒙古高原與黃土高原結合處更難走,前幾年的拉煤車都頭疼呢,更不要說古代了。戰國時期估計是挨著人家匈奴的地盤更近吧。

3、為什麼選函谷關?函谷地處河南、山西、陝西交界處,離六國都不遠,關鍵是這裡的背後就是洛陽。交通環境好多了,大兵團作戰容易展開,周邊富庶,補給也方便。最最重要的一點打函谷關的話不需要過黃河,打贏了函谷關,往西沒多遠就是長安地界了,可以直接威脅秦國最精華的地區,何必要累哼哼跑山路,然後渡黃河?這樣說來打函谷關就是最優選項了。

4、不得不說秦國的位置,實在太好了,簡直是上天的禮物。西邊、北邊歷史上都是窮呵呵的遊牧民族,被佔據陝西中南部平原的秦國欺負的不要不要的。東邊北邊是黃河天險,在北邊秦國還修了長城防線。南邊是秦嶺橫在那裡,看得敵人都想哭。就剩下東南角這塊還修了一座函谷關。當年日本人肆虐華北大地,但也沒在陝西這邊討到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