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红利:亿万千百十,中华谁可敌

1

人口红利:引子

哥哥查了很久,也没有查出这个概念是谁提出来的。

因为这是个浮躁的时代,所以,没有人有兴趣去深潜到海底去看历史的底色。

埋身历史的狙击手,潜伏丛林的老猎人,是哥哥一贯自谓。

我记得很清楚,中学课本明言,古代战争的根本目的不是掠夺财富,不是金银珠宝,而是土地和人口。这句话一直刻在我的脑海里,因为对于今天这个年代来说,好像土地没有那么重要了(后来当然发觉很幼稚)。

以此为纲,你就会得出一个清晰的结论:能持续“抓住”土地和人口的民族,一定是最强的民族。

不是吗?如果日不落帝国现在还能日不落,谁与争锋?如果再辅之以十亿人口与统一的价值观、强有力的集权体系,美利坚何去何从还未可知。

因此,哥哥想说的是,这个人口红利中国吃了三千年。最多的人口,最稳定的生产复利模式,最具忧患意识和全局观的文化价值观,最具执行力的高度集权政治模式(确保最强的国家机器)……

这就是独一无二的东方力量。而其背后牢牢支撑骨架的,就是大一统。

2

关于华夏大地人口的变迁,资料浩如烟海,争议纷纭,哥哥采其大致,和兄弟们一观究竟。

中国的人口数量,现存最早的一项全国性和分政区户口统计数为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6000万,此前只留下零星的地区性数字。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实施了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民国期间也做过多次人口调查,但直到1953年全国人口普查,我国才通过科学的普查,获得了除台湾、港澳地区以外的准确人口数字。

下面根据有限的原始资料和目前的研究水平,对我国人口历史的发展作一简单概述。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时,秦朝的人口估计有3000万或更多,但到西汉初大约只剩下1500万至1800万,至西汉末的公元2年增加到6000万。

王莽时到东汉初,总人口下降到3500万。到东汉后期的永寿三年(157年)稍后,才重新突破6000万。

从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到220年三国鼎立形成这个期间,人口损失估计达60%,仅存约2300万。

4世纪初的西晋约有3500万。此后南北分裂,北方进入十六国时代,人口多次出现大幅度下降,直到隋朝重新统一后的大业五年(609年),才恢复到6000万左右。

隋末的战乱,造成人口降幅超过50%,到唐初仅有2500万。至安史之乱前夕的755年,又增至约9000万,达到新高峰。唐后期和五代的战乱导致人口锐减,到960年宋朝初建时估计只有4000万,其境内仅3000万左右。

北宋时期人口持续增长,大观四年(1100年)境内人口超过1亿,辽(金)、西夏、大理等政权的人口合计也在1000万以上。两宋之际的战乱使人口大幅度下降,但此后南宋和金的人口都有增长,至13世纪初,宋、金、西夏、大理及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合计已超过1.2亿。

蒙古灭金和西夏造成空前浩劫,北方人口损失高达80%,仅剩1000余万。元统一时实际人口约7000万。到14世纪中期增加到8500万左右。

明初的人口不足6000万。但到17世纪初,全国人口已突破2亿。但明末的天灾人祸和清初的残酷战争,又使人口降幅达40%,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估计已降至1.2亿。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恢复至1.5亿,以后很快破2亿大关,到道光三十年(1850年),全国人口创造了4.3亿的新纪录。

太平天国起义和清朝的镇压,导致南方人口稠密地区的巨大损失,人口下降超过1亿(最保守估计也有五六千万),以至到1912年尚未恢复到1850年的水平。

1953年新中国人口普查结果为5.8亿(不含台湾、港澳)。

人口红利:亿万千百十,中华谁可敌


中国的人口数量在世界人口总数中一直占有很高的百分比。除了东汉末年处于人口低谷、所占比例可能略低于10%以外,其余历史阶段占世界人口比例基本都在20%以上,一般在30%左右。

3

两千多年来我国的人口数量的衍变,可以整体感受一下节奏:

1、持续增长。

从公元2年的6000万增加到1850年的4.3亿,总数增长了7倍,年平均增长率约1‰。

2、大起大落。

某些时期的持续增长和某些年代的急剧下降交替出现。如西汉前期、8世纪前期的唐朝、11世纪的北宋、18世纪的清朝,数十年至百余年间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可以达到7‰-10‰。其中的恢复阶段还可能出现更高的年平均增长率。而在人口锐减时,一二十年间可以形成高达50%以上的降幅,每年的负增长率可以高达50‰-100‰。

3、人口发展呈现阶段性。

第一阶段,自商、周至公元初,达到6000万。

第二阶段,自东汉至8世纪中叶的盛唐,增加到近9000万。

第三阶段,从中唐经五代,至北宋期间的12世纪初突破1亿,至13世纪初达到1.2亿。

第四阶段,从宋末元初至17世纪初的明代,总数超过2亿。

第五阶段,明末清初的人口下降在18世纪初得到恢复,至19世纪中叶达到4.3亿的新高峰。

第六阶段,经过近百年的下降和低增长后,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出现高速增长,70年代后虽速度减缓,近年仍已突破了14亿大关(可能15亿)。二、三阶段翻番的时间为1300年,第四阶段为500年,第五阶段不到250年,而第六阶段只有40年。

梁启超在《中国史上人口之统计》一文中,对我国古代历次大规模动乱所引发人口数量的大幅度减少的原因,做过非常深刻的分析:“盖扰乱既亘二十年,则仕者涂膏血于原野。举凡有生殖力者而一空之,无以为继,一也;壮者既去,老弱妇女势不能存,二也;血肉满地,疠疫缘生,三也;田弃不治,饥馑相随,四也;……则当代之人,未能有存其半也。”这四条人口减少的原因,条条切中要害,值得深思。

每次大规模动荡时期到来,总会导致三者存一、四者存一的惨烈结果。

人口红利:亿万千百十,中华谁可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