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把紫砂壺,紀念那段「我行我素」的日子!


這把紫砂壺,紀念那段“我行我素”的日子!

也無風雨也無晴,“定風波”創作前後

文 | 小偉

定風波·蘇軾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公元1082年春,當時是蘇東坡被貶黃州的第三個春天,他與朋友春日出遊,風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狽,他卻毫不在乎,吟詠自若,緩步而行。每次讀到蘇東坡的這首《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都會想起自己的“守藝”往事。


這把紫砂壺,紀念那段“我行我素”的日子!


90年代中期,我和先生兩人的壺藝開始漸漸成熟,因為我們基本功紮實、為人又本分,所以初出茅廬就有很多人請我們“代工”,加上幾位臺灣客商的惠顧,仿古、石瓢等傳統器型曾一度供不應求。

但接下來的紫砂壺市場卻從高峰向低谷急劇墜落,和當時所有走出紫砂廠“單飛”的人一樣,就感覺在一夜之間,連維持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都很困難。過慣了“受人待見、被人求著做壺”的日子,兩人一時間竟有些恍惚,怎麼也適應不過來。但“理想豐滿的羽翼”最終還是被“揭不開鍋的現實”壓折!

這把紫砂壺,紀念那段“我行我素”的日子!

“紫砂行情是好不了了,放下身段做批量低端壺又怕別人恥笑,要不趁年輕,改行算了,去工廠上班也挺好啊!”這樣的念頭不止一次被我們提起,但一想到家裡世代以紫砂為生,真要斷在我們手裡?又感到很愧疚、很不甘。在深思熟慮之後,最終還是給自己立下了3條規矩:

1、不丟壺藝,上午幹農活,下午給做雕塑、花盆、雜件的人打打零工,空了練素描,晚上回家了繼續做壺,求精不求多,而且堅決不聽小販忽悠,自己的壺不賤賣。

這把紫砂壺,紀念那段“我行我素”的日子!

2、減少一切開支,必要的儘量壓縮、不必要的就直接砍掉,多吃水產品少吃肉(因為家靠著太湖,水產品可以從太湖裡撈)。

3、學會重新開始,減少壓力,聽老輔導的話,空餘時間兩人一起研究泥料,家裡囤礦封存起來不動,有閒錢就想方設法去買紫砂礦石(那時候也談不上什麼高瞻遠矚,一方面,當時頂級的原礦料都是“白菜價”沒人要,我們想著礦石應該不會貶值,反正遲早也要用;另一方面,家裡實在太窮,也只有這個勉強能買得起)。

這把紫砂壺,紀念那段“我行我素”的日子!

現在想想這些都是“明智之舉”,但在當時,我們夫妻幾乎成為了村子上“沒有聊賴”(沒有追求、不思進取)的代表。

“都快家徒四壁了,你還有心思畫畫?肉都沒得吃,你還買礦石?”周圍親戚朋友都勸我們別再執迷不悟了。

就這麼一邊不被理解,一邊苦苦支撐,有時實在感覺太苦的時候,就各自做把壺,相互點評,自娛自樂。這樣的日子持續了相當長的時間,但也正是那段時間,我們對練泥、制壺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當時的感悟出很多制壺手法、練泥心得,一直用到了現在(比如,我們練“頂級大紅袍”的方子)。

這把紫砂壺,紀念那段“我行我素”的日子!

也許是想起一路“守藝”的艱難,也許是慶幸自己的倔強,再讀蘇軾的《定風波》,頓時百感交集,順著詞句,就構思了這把壺。我心目中的這把壺應當是初看“小巧精緻、拙趣樸雅”,細看卻又“明如鏡、穩如鍾”。具體有以下4點考慮:


這把紫砂壺,紀念那段“我行我素”的日子!


這把紫砂壺,紀念那段“我行我素”的日子!

1.在身筒的考慮上,我採“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之意,用“泥片圍攏”拍打成型,上平、中豐、下收斂,用“形態上的張力“表現出“憋著一口氣的膨脹感”。

2.壺嘴與身筒明接,短而上揚,給人一種“乾淨利落、我行我素”的倔強感,壺把順勢而出,看似圓潤,實則剛朗,兩者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這句相應,並與壺身融為一體,傳遞出笑傲人生、曠達超逸之感。

3.壺蓋靈感來源於“封神演義中度厄真人的法寶 — 定風珠”,表面處理成波紋狀,配合形似“一粒水珠”的“的子”,好像一切都定住了一般。單獨看每個各個部件都覺得很活潑,但蓋上蓋子,整把壺一瞬之間卻又“也無風雨也無晴”。

4.泥料選擇了頂級大紅袍,這也是為了紀念那段低谷期,因為我們的頂級大紅袍“練泥方子”正是那段時間摸索出來的,考慮到之前的文章裡,我對自己的大紅袍進行過詳細闡述,這裡的正文部分就不重複了。

這把紫砂壺,紀念那段“我行我素”的日子!

古詞、舊事、新壺。雖說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人語無二三”,但我們是幸運的,至少可以留把壺給自己……好了,我該做壺去了,統一回復:如有切磋壺藝者,請點擊我頭像,然後在屏幕底端點擊“氿岕官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