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過了一大半,「暑期綜合徵」是否已找上你的孩子

暑假过了一大半,“暑期综合征”是否已找上你的孩子

暑假前孩子們想法是這樣的:

暑假过了一大半,“暑期综合征”是否已找上你的孩子
暑假过了一大半,“暑期综合征”是否已找上你的孩子

認為自己開學後在班上是這樣的:

暑假过了一大半,“暑期综合征”是否已找上你的孩子

可惜“暑期綜合徵”太強大,孩子們紛紛“投械繳槍”,開啟瞭如圖生活:

暑假过了一大半,“暑期综合征”是否已找上你的孩子

fresh

暑假过了一大半,“暑期综合征”是否已找上你的孩子

flower

夏天的味道

實際結果是這樣的:

暑假过了一大半,“暑期综合征”是否已找上你的孩子暑假过了一大半,“暑期综合征”是否已找上你的孩子
暑假过了一大半,“暑期综合征”是否已找上你的孩子

如下是暑期綜合徵的重點表現:

壞習第1名:整天睡懶覺

偶爾睡個懶覺當然不是什麼大問題,可是如果天天睡懶覺,睡到中午才起來,那就成問題了。最基本的起居作息一亂,連帶著吃飯、遊戲、學習……什麼都跟著亂。

更糟糕的是,等到假期結束,還要恢復到早睡早起的規律作息,之所以把睡懶覺列在寒假壞習慣的第一位,主要是在於它昭示著假期壞習慣的最大根源:失範,就是沒了規矩。

習慣第2名:“狂”吃零食

對小孩子來說,吃和睡就是最大的問題。放假在家,各種零食隨手可得,放假期間,父母放鬆了。零食吃多了,就不好好吃正餐了,父母會生氣,飯桌就變成了“戰場”。

壞習慣第3名:“沉迷”看電視

看電視其實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只要有更有趣的事情可做,小孩子是不會太過分迷戀電視節目的。

壞習慣第4名:“宅”在家

活動不足,老是窩在家裡、吃零食。容易發胖,精神狀態也不好,無精打彩。當然這也有家長的原因,怕孩子熱著了,稍微熱一點就不放到外面去,其實是不對的。

壞習慣第5名:不學習做作業

有不少父母認為放假了就讓孩子“放鬆放鬆”,不用參加興趣班,這是很好的見解!不過,對於已經上小學的孩子來說,學校佈置的假期作業還是要完成的。此外幼兒園階段在學琴、學畫之類的小孩子,需要每天都有一定時間用來練習,不能隨意間斷的,即便在假期裡也需要堅持。

那麼如何讓孩子們脫離“暑假綜合徵”的魔爪呢?

暑假过了一大半,“暑期综合征”是否已找上你的孩子

壞習第1名:整天睡懶覺

專家支招:可以不完全按照平時的規矩來,稍稍寬鬆一些,偶爾做些平時不能做的事,但這並不意味著假期沒有規矩,比如睡懶覺這件事,重要的不是幾點起床,而是每天都在相對固定的時間起床,而不是任由他想睡到什麼時候就睡到什麼時候。

習慣第2名:“狂”吃零食

有專家指出,集中大量進食,可能會影響大腦功能。據說進食過量,會加重大腦控制消化和吸收等功能神經負擔,使相鄰的控制語言、記憶、思維等智力活動的神經處於抑制狀態,對新事物就很難產生興趣。

專家支招:當然可以讓孩子吃零食,這也是生活樂趣,但最好能事先商議好,比如吃什麼、吃多少,別人給零食時怎麼處理,等等。

壞習慣第3名:“沉迷”看電視

專家支招:不妨跟孩子講講道理,相比簡單粗暴地“我不許你看電視”而言,這是更尊重他的方式。當然這些話可能孩子聽得都膩了,因此最好的辦法還是和他“談判”,得出一個大家相對來說比較能夠認可的方案,因為是他親自參與制定的,他就會有意願去遵守。

給孩子決定自己要做什麼、該做什麼的自由,而不是亦步亦趨地跟在他屁股後面,簡單說吧,換了是你整天被人管著,你煩不煩,又會不會產生逆反心理呢。

壞習慣第4名:“宅”在家

專家支招:父母有空可以帶著孩子去公園逛逛,進行一些體育鍛煉,逛逛街。父母上班了,也要請看護人多帶孩子出門去玩,還可以鼓勵他跟別的孩子一起玩,注意不要給他太多“不可以”,手、臉、衣服、鞋子弄髒了回家洗洗就好,玩的時候讓他盡興,不要挫傷了孩子的積極性。

壞習慣第5名:不學習做作業

專家支招:跟孩子商議好日程表,規定每天的學習時間,但具體安排在什麼時候可以相對靈活一些。可以要求孩子把每天的活動內容按照時間順序記錄下來,如果簡單粗暴地強迫他學習,會讓他產生逆反心理的。

暑假过了一大半,“暑期综合征”是否已找上你的孩子
暑假过了一大半,“暑期综合征”是否已找上你的孩子暑假过了一大半,“暑期综合征”是否已找上你的孩子

以上就是本期老河口女性的主要內容了

歡迎繼續關注我們

後期會繼續推出更加精彩的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