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的大孩子看过来,你是否还记得当年放假怎么过?


相对于现在孩子放假了抱着手机、平板看动漫打游戏,被逼着去兴趣班学习,作为他们父母一辈在80年代假期里的日子可以说是尽情撒欢。

77年以后出生的中国人大部分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但他们并不孤单。因为当时大家都住在单位大院或居民区,同龄的孩子一大把。

大家放假后便约在一起在院子里玩着各种游戏。院子玩得不够大的时候,也会跑到街道上玩耍,路上车并不算多,倒也没担心过安全问题。那时候的街头巷尾便是孩子们天然的游乐场。

男孩子玩着滚铁环、弹珠子、拍糖纸、丢沙包、骑马打仗、捉迷藏等,女孩子也有属于自己的踢毽子、跳皮筋、抓石子、跳房子、过家家等游戏。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孩子们从大人那里学会了自制玩具。弹弓、火柴枪甚至堪称当时玩具中“劳斯莱斯”的弹盘车。

当然幸福的童年不仅仅只有大院和街道,他们还会跑到有山有水的地方去捕鱼捞虾摸螃蟹,用蜘蛛网做成网兜或捏成小团放在细竹签上捉蜻蜓。将捉到的蝌蚪,小鱼,螃蟹装在罐头瓶里拿回家用饭粒或馒头渣进行喂养,虽然最后的结果都是看着它们一命呜呼。

当然出去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尽情撒欢满头大汗回到家里免不了受到家长的责骂甚至体罚,但痛过之后并不知道“痛改前非”。好上几天,又和小伙伴们约着外出“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

当然,作为80年代的童年也同样会在假期看动画片。那时候的动画片记得是每天早上10点15分,印象最深的是《鼹鼠的故事》,当时动画片结束以后还会放电视剧《黑名单上的人》。

家长要是能给点零花钱当然是最幸福的事情,孩子们会拿去买糖或者看小人书,那时候在小人书摊看一本书的价格是一分钱,几个小伙伴凑在一起一看就是一天,完全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直到假期快结束,才发现自己好像还有不少假期作业没有完成,便会在最后一周甚至几天的时间里,找来提前做完的小伙伴的作业在家长不在的时候没日没夜的抄。

而今尽管作为父母的他们知道孩子童年少了许多乐趣,但总是以安全的原因不愿意放任孩子自由玩耍,并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挤压着孩子可怜的时间去上各种兴趣班。

等过了2018年12月31号,即便是最后一波80后,也都已步入了30岁的而立之年。当年的那份快乐你是否还能记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