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捷”變“領途”

領途汽車的前身--河北御捷,成立於2008年,以低速電動車業務為主。有觀點認為,隨著各地對低速電動車進行嚴厲的整治行動,河北御捷不得不進行轉型。

“御捷”變“領途”


後補貼時代,車企進軍新能源領域的熱情仍未消退。

9月19日,前身為河北御捷車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河北御捷)的領途汽車正式宣佈轉型進入小型純電動汽車領域。

“領途汽車將專注小型電動汽車發展,致力成為小型電動汽車創新型企業。”在發佈會現場,領途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張立平說道。

據瞭解,領土汽車除了發佈新品牌外,還發布了五款新車,其中包括兩款A0級車型,三款A00級車型。

據瞭解,領途汽車首款車型K-ONE將於11月份正式上市,其它四款車型將於2019年年底前全部推出市場。

據瞭解,領途汽車的前身--河北御捷,成立於2008年,以低速電動車業務為主。有觀點認為,隨著各地對低速電動車進行嚴厲的整治行動,河北御捷不得不進行轉型。

與低速電動車徹底切割

記者瞭解到,更名之後,領途汽車將與低速電動車徹底切割,並有望摘掉“低速電動車專業戶”的帽子。

“領途汽車是做新能源汽車的乘用車品牌,與低速沒有任何關係。”領途汽車財務總裁史仲國坦言。

公開數據顯示,在品牌轉型之前,河北御捷累計銷量已達到30萬輛,並擁有包括SUV、MVP、皮卡整車和新能源純電動在內的乘用車生產資質,以及新能源轎車生產資質。

領途汽車副董事長張磊認為:“通過十年的探索和實踐,領途汽車對小型電動汽車產品的特性、市場需求、電動力系統核心技術,以及智能網聯研發應用等方面有了一定的積累。

此外,之前積累的2000家經銷商,也將成為領途汽車升級換代步入小型純電動汽車領域的基礎。”

記者瞭解到,此前在河北御捷內部,已分成了兩大業務板塊,其中低速電動車業務全部剝離到子公司御捷時代,而母公司河北御捷將專注於高速電動車業務。

此次品牌轉型,是繼河北御捷牽手長城汽車後的又一次轉型升級。2017年7月,長城汽車以增資入股的方式獲得河北御捷25%的股權。

達成合作之後,河北御捷的燃料消耗量正積分將全部免費直接轉讓給長城汽車,新能源汽車正積分在同等條件下優先向長城出售,使其能夠更好應對“雙積分”政策的考核。

彼時,按照規劃,河北御捷和長城汽車合資的新能源汽車品牌為“御捷長城”,以研發生產A0級以下電動汽車為主,並以河北御捷為主導進行研發生產,而A0級以上車型則以長城汽車為主導。

隨著長城汽車旗下新能源汽車品牌歐拉的發佈,未來領途汽車是否會與歐拉形成競爭關係?對此,張磊認為:“嚴格意義上來講,領途汽車與長城歐拉並不是直接競爭關係,領途更專注於A0級和A00級的精品小型電動汽車。”

不依靠補貼?

“領途汽車的車型續航里程一般在150公里以內,最多不會超過200公里,並且也不會再做更長的續航車型。”領途汽車新能源核心技術中心常務副主任周慶生透露。

按照2018年6月12日由國家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發展改革委四部委聯合發佈的《關於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純電動乘用車按照續航里程分為5檔進行補貼,續航里程越高,補貼越多。

純電汽車的續航里程在100-150公里之間將不給予補貼,150-200公里之間補貼1.5萬元,200-250公里之間補貼2.4萬元,250-300公里之間補貼3.4萬元,300-400公里之間補貼4.5萬元,而續航里程為400公里以上補貼達5萬元。

記者瞭解到,為了解決續航里程問題,領途汽車將採取換電、便攜式的電池方向,並推出了小型藍靈動力系統計劃。

小型藍靈動力系統包括了可採用多種燃料的增能補電的車電融合技術、動力模塊通用化平臺化標準化技術、支持電池整包快換和便攜電池的車電可分離技術。

它將有效解決純電動汽車裡程、安全、價格、充電、冷暖的五大痛點。

對於小型藍靈動力系統,周慶生進一步解釋稱:“小型藍靈動力系統在較短續航里程下,是以電池做主要能量提供。

較長續航環境下,是通過發動機發電,保持發動機在最佳工作範圍,並且在提供進一步的驅動能量的同時,實現每公里燃油效率最高。”

據張磊透露,領途汽車將通過推進“一小二不三能”工程搶抓後補貼時代發展先機。

“一小”即小型電動汽車系列化產品;

“二不”即不依賴國家充電樁、不依賴補貼;

“三能”即能夠支撐電池包快換的產品,能夠支撐電池包快換的技術裝置,能夠支撐電池包循環利用全產業鏈可複製的模式創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