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御捷」到「領途」 這家車企更名是爲了啥?

進入9月,車企的活動也多了起來,從新品上市到新車發佈,還有新車的發佈,不亦樂乎。似乎大家都要在這個時候,為未來做打算。就在9月19日,多家汽車品牌活動同時舉辦,有大眾新車型探嶽中文名的發佈,有斯巴魯新一代森林人的上市,當然,這麼熱鬧的日子又怎麼少得了自主品牌的參與。這一天,又一家自主品牌誕生了,這就是領途汽車。

從“御捷”到“領途” 這家車企更名是為了啥?


領途汽車發佈 是新人也是老朋友

9月19日,領途汽車舉行了主題為“領略新途”的品牌發佈會,正式發佈了領途品牌。既然是新品牌,肯定大家都是陌生的。不過,細究起來,這應該算是一位老朋友,它的前身就是河北御捷車業,此前在低速電動車市場中佔據了較大的市場。

對於小編來說,瞭解這家企業還是因為長城。就在去年7月15日,河北御捷車業有限公司與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簽署了合資框架協議。根據協議,長城汽車將以現金方式增資入股御捷,首次入股的比例為25%,最多可增持至49%。

從“御捷”到“領途” 這家車企更名是為了啥?


而在今年8月,河北御捷車業經工信部批准,正式更名為領途汽車。在19日的活動現場,領途汽車的五款全新的小型電動汽車也同步亮相,包括兩款A0級和三款A00級產品。它們當中,四款產品支持電池整包快換,一款搭載便攜式電池包,換電非常便捷。據瞭解,這五款產品將分別在2019年底前推向市場, 其中首款產品K-ONE將在今年11月正式上市。縱觀領途汽車亮相的這幾款產品,可以說,有著較高的原創性,已經迅速地從之前低速電動車的風格中抽離。

從“御捷”到“領途” 這家車企更名是為了啥?


政策、市場驅動 轉戰小型電動車市場

如前所述,御捷車業此前在低速電動車領域卓有建樹,有著較高的知名度。而今,拋棄原來辛苦努力打下的江山,義無反顧地投入新能源乘用車領域,所為何故。

在小編看來,御捷這樣做既有政策上的因素,也有出於市場競爭因素的實際考慮。

目前,儘管低速電動車的整體市場份額較大,但在政策層面,並不明朗。而在今年7月北京宣佈全面禁售違規電動車後,河南、河北、山東等地也紛紛將其納入整治的名單,一道道“封殺”令持續發出。將企業的未來繫於走向尚不明朗的產品,無疑是存在著一定的風險。而御捷將要進入的新能源汽車則是國家明確鼓勵的,儘管國家的補貼在逐步的消減,但政策層面的支持是確定無疑的,有著更好的市場前景。

從“御捷”到“領途” 這家車企更名是為了啥?


除了政策層面的因素,小型電動車市場的巨大潛力也促使御捷從低速電動車向新能源汽車市場轉型。根據乘聯會數據,2017年我國純電動乘用車銷量為438,918輛,其中,A00級車型銷量佔了68%,達到了297,834輛,是絕對的主力。在2017年純電動乘用車銷量排行前十的車型中,只有兩款A級車型,其它均為A00級車。同時,在今年上半年,A00級純電動乘用車型佔比也達到了61%,銷量達到了156,448輛,牢牢佔據純電動乘用車市場的主要份額。

A00級純電動乘用車的火爆一方面在於其購買門檻低,價格符合人們的預期,又有電動、新能源概念的加持,雖然補貼日益減少,但仍然有著較高的市場認可度。同時,當下,不少車企都紛紛加大在共享出行、分時租賃方面的發展力度,這也為A00級純電動乘用車帶來了新的充滿想象力的增量空間。

而御捷也表達了發展小型純電動汽車的雄心,在3月13日的御捷鋰系雙星新品發佈會上,御捷小型乘用車事業部總經理張利民表示,御捷已經實現了第一個十年目標,將全面推進第二個十年計劃,打造全系列鋰電生態2.0時代,實現小型純電動汽車品類全球銷量第一,成為全球優秀的出行服務供應商和千億級的新能源汽車企業。

從“御捷”到“領途” 這家車企更名是為了啥?


御捷董事長張立平也曾經對外表示,御捷的下一個十年目標:2020年,御捷將力爭做到小型純電動汽車細分品類銷量全國第一,2027年成為全球優秀出行服務提供商和千億級的新能源汽車企業。

還有一個不能忽視的因素就是長城汽車了。上面我們提到,長城汽車已經持有御捷25%的股份,這一次的更名應該與長城也有著一定的關係。根據兩者此前的協議,御捷的平均燃料消耗量正積分將全部直接免費轉讓給長城汽車。同時,御捷承諾取得的新能源汽車正積分在同等條件下優先向長城汽車出售。御捷的發展,將在更大程度上為長城汽車分擔壓力。

但是,話又說回來,目前新能源汽車領域已經成為汽車企業爭奪的重點,傳統汽車企業加速轉型,造車新勢力也是爭先恐後,挾資本而來,合資企業在國家政策放開後,也是磨刀霍霍。作為在新能源乘用車領域還是名不見經傳的領途,面臨的壓力可想而知。未來究竟如何,還是留待時間來檢驗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