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過聶樹斌,我們經不起再失去一個鄭成月

東方網·縱相新聞 宋祖禮

鄭成月,河北省廣平縣公安局原主管刑偵副局長,最早披露“一案兩兇”事件的公安人士,聶樹斌案得以平反的重要推動者之一,如今晚景淒涼。

今天,曾為子伸冤十一載的聶樹斌母親張煥枝,在河北廣平縣醫院與病床上的鄭成月抱頭痛哭。

失去過聶樹斌,我們經不起再失去一個鄭成月

嚴冬剛剛降臨的季節裡,這樣的新聞以及這樣的畫面,太容易讓人頓足扼腕,心境悲涼。然而,群體的悲涼必有顯而易見的不公,群體的不忿更是對法制公正的最大鞭策。由此我們不得不反思,遲滯了二十年得以昭雪的聶樹斌案,真的“圓滿”收官了嗎?

聶樹斌作為風口浪尖上的一個名字,在二十年後獲得了該有的哀榮。但對死者最大尊重應該是革除舊弊的同時,更以如履薄冰之心善待生者。且不論鄭成月在聶樹斌案中發揮的巨大作用,單其因莫須有的理由被剝離於公職一事,就應該給他一個公開公正的交代。

何況,如今鄭成月的命途多舛,已經與聶樹斌的冤案構成了直接聯繫。可以說,張煥枝在病房中與其抱頭痛哭的畫面在公眾眼前的每一次迴盪,都是對社會法制傷疤的摳擊。

失去過聶樹斌,我們經不起再失去一個鄭成月

換言之,鄭成月能否獲得公正對待,不僅關係到社會能否對聶樹斌案達成健全健康的法制共識,更關係到公眾對於“為眾人抱薪者”會不會“扼於風雪”的道德自覺。

我們已經失去了一個載入法制史的聶樹斌,因而我們更加不能再承受失去一個揭露真相、堅持正義的幹警形象。

從這個層面上來說,網友們的自發募捐活動,代表著人性的閃光,卻也同時代表著社會對“好人沒好報”這一群體詛咒的焦慮與反擊。鄭成月如今的遭遇侵蝕著聶樹斌案平反的歷史價值,更啃嚼著社會彌補歷史過失的法制良心。

幾個月前,聶樹斌的父親帶著兒子的無罪判決安然去世。張煥枝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自己未來也將帶著兒子的判決書走得清清白白,但當病體纏綿的鄭成月橫亙眼前,當年過古稀的張煥枝為之痛哭流涕之時,我們於心何安,百年之後,又將何以報之?

新聞鏈接(來源新華報業網):

2005年,從警第10年的鄭成月在偵辦案件時,意外發現王書金案與聶樹斌案的“聯繫”。隨後在對所有證據核查後,他堅信聶樹斌是被錯殺。通過司法途徑解決此事無果,鄭成月向媒體披露了案情疑點。隨後,聶樹斌案得以正式進入公眾視線。

但案件成功引發關注的同時,鄭成月也隨即陷入了漩渦之中。當年8月,遭到曾偵辦聶樹斌案的民警舉報,有關部門專門派了調查組,對鄭進行6個月調查,卻沒發現問題。可即便如此,2009年,鄭成月還是得到通知,不再擔任副局長,理由是“給年輕人讓路”,並收了辦公室。

當聶案離重審越來越近,鄭所遭遇的壓力也越來越大。2015年其妻子向小額貸款公司貸款30萬元用於治病,由於未能按時還款,公司將其起訴。鄭成月說,負責審理此案的磁縣人民法院偽造簽字送達判決書,並在2016年凍結他全部工資至今,且未按法律規定給其預留生活費。由此,如今身患多種重病的鄭還面臨著醫藥費的難題,可謂晚景淒涼。(來源新華報業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