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的背後,也許是對關係的渴望

失眠的背后,也许是对关系的渴望

失眠的背后,也许是对关系的渴望

失眠,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很多人都試過失眠,或偶爾,或長期。

失眠的時候,你通常會想一些什麼?

1

我每當晚上想睡覺的時候,雖然閉上了眼睛,但頭腦卻很清醒。因為沒有了白天的嘈雜,沒有其他人和事。

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我就開始控制不住地想很多事情,反思自己,審視自己。

總感覺自己不上進,總覺得自己不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整天這樣渾渾噩噩的過日子,自己也沒有前途,越發的擔心和自責。

失眠的背后,也许是对关系的渴望

我很希望自己閉上眼睛就能睡著,不然腦海裡,又會控制不住的出現一些痛苦難受的事情。

我想我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我沒什麼安全感並且過的不快樂,我很害怕第二天的到來,總是沒有安全感。

而這種不安全感,在我每晚將要入睡的時候,都需要獨自面對

獨自面對痛苦太難受了,因為這會把孤獨也牽引出來。

小時候我沒跟著爸爸媽媽一起長大,在外婆家裡我總是一個人獨自玩耍,感到很孤獨。那種孤獨感並沒有隨著我慢慢長大而漸漸散去。在夜深人靜時,總是孤獨感越發強烈。

失眠的背后,也许是对关系的渴望

當我審視自己的時候,就好像內在的父母開始挑剔內在的孩子,這個事情做得不好,那個事情做得不夠……

雖然自我攻擊很難受,但這種自己攻擊自己的過程,卻有種兩個人對話的感覺。

這種感覺,某種程度上,似乎可以讓我躲避內心的孤寂,至少還有個人陪著自己,儘管那是想象中的另一個自己。

為什麼白天不會想到那麼多,不會有太多的自我攻擊?

因為白天有太多人和事了,那時候,我們的身邊充斥著各種關係,這些喧鬧沖淡了孤獨的感覺。

但是夜深人靜,獨自一人的時候,孤獨就會侵襲。

失眠的背后,也许是对关系的渴望

所以,很多人在失眠的時候,都會有種把自己熬到困得要死,一閉眼就睡著的感覺才行。

否則躺在床上,感覺到的是無盡的黑夜與孤寂,那種感覺是那麼的可怕。

失眠的背後,是無法面對的孤獨。

2

有很多人有這樣的感覺,半夜醒來之後,卻怎麼也睡不著了。

睜著眼睛,看著漆黑的夜,內心卻無比的空洞。

我們怎麼理解這份空洞?

失眠的背后,也许是对关系的渴望

有多少人一個人的時候,經常熬夜,捨不得閉眼睡覺。必須在床上玩會手機,刷刷微博朋友圈看點兒什麼,直到困死才能入睡。

無聊,是因為孤單;而孤單,是因為跟這個世界失去了連接。

失眠的背后,也许是对关系的渴望

睡前刷手機,某種程度上,是想對外界保持一定的連接,來回避內心的孤獨。

失眠最可怕的原因,是致命的孤獨。

很多時候,小嬰兒即使是睡著了,如果媽媽離開一會,孩子可能就會醒過來。醒來如果看不到媽媽,就會大哭。

無回應之地就是絕境。

能否安心入睡,就是嬰兒對媽媽的存在是否有信心。

嬰兒夜哭,除生理問題外,更多的是感受不到和媽媽的鏈接。有時候是媽媽不在;有時候,是媽媽人在心不定。

媽媽的心好像也被什麼牽走了,媽媽也有自己的創傷痛苦,孩子哭鬧,媽媽沒有回應,也沒有辦法回應。

失眠的背后,也许是对关系的渴望

所以,失眠的人拼命睜著眼睛,當你盯著任何事情時,都貌似建立了一個關係,哪怕很無聊的關係。

因為,孤獨比死亡更可怕。

3

成長,意味著和過去告別。

個體的成長和發展,不可避免的要經歷分離和喪失。

如果在成長階段,有父母或其他重要客體的陪伴與支持,孩子就會形成一個穩定有愛的自體客體。

所謂自體客體,就是在你思想世界中,除了你之外所影響你的一切,包括人、物、事。

也可以簡單的理解為,你父母在你腦海中的樣子,即使你不在父母身邊,腦海裡也有父母。

這時,腦海裡的父母就是自體客體。

失眠的背后,也许是对关系的渴望

如果早年有與父母,尤其和媽媽有長時期分離,或是突然分離的經歷,這可能會引起分離個體化發展的固著。

你可能會覺得,你腦海中的父母會離你而去,你害怕這種喪失的感覺,而這種感覺會引起你的焦慮,尤其是對將要結束的、分離的事情。

失眠的背后,也许是对关系的渴望

睡眠,也就意味著,你將要結束這一天的生活。

無法結束,是因為你自我的內心世界,你的自體客體沒有很好的建立,所以也不能很好的分化。

失眠的背後,是我們難以面對的、獨自成長的痛楚。

就像小的時候,我們用不睡覺來等待,等待父母的心疼和照顧。

也許,我們都欠了自己一個擁抱;

也許,我們都需要和過去有個告別,和過去等待被照顧的執念告別。

放下那些防禦,好好的面對自己,即使沒有別人的愛,你仍然可以試著好好愛自己,即使成長不容易,你仍然逐漸的長大了。

當你覺得獨自面對很痛苦的時候,不妨給自己一個機會,在朋友、戀人、或者是心理諮詢的陪伴下,重新構建你的內在客體關係,並逐漸獨立和強大起來。

當你可以好好的擁抱你自己的時候,你也可以好好的擁抱你的睡眠了。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